APP下载

从高中入学率看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问题

2018-11-13宫浩家田丽娟马德云聂雨婷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关中地区

宫浩家?田丽娟?马德云?聂雨婷

【摘 要】 本文在新一轮“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问题对高中入学率的影响,聚焦于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显著性因素。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旬邑县两镇三校历时一周的实地调查发现:由于受教育主体家庭原生环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学生与教师方面的主观性因素,加之缺乏对校园霸凌问题的有效解决,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较低。对症下药,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是高中入学率提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高中入学率;关中地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在中国青少年的求学之路上,高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教育在于完成青少年的基本知识素质与思想素质的培养,并通过高考机制将人群分流,一部分流入高等院校,另一部分流入职业院校学习职业技能,还有一部分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与生活。一般来说,完成高中教育并通过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使大部分人掌握某种专业技能,从而有效提升高素质人口的比例。当前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现实是,受教育人口的高中入学率低,这相当于阻断了贫困农村地区人口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高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农村教育的研究,并得出研究结果:中国大陆63%的农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没有上过,与之相比较的是城市中93%的孩子是上过高中的,这一比例甚至高于美国城市孩子的高中就读率。而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中国3-5岁的儿童数量中,城市占据1/4的數量,农村占据3/4的数量,而儿童数量中的1/2生活在贫困农村。[1]从儿童数量的分布与当前农村教育现状的对比,不难看出,农村教育的繁荣能充分发挥中国未来的人口资源优势,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

事实上,提升农村受教育人群的高中入学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会有效提升受教育人群的素质,从而使初中考入高中的人数增加,最终提升高中入学率,形成良性循环。令人欣慰的是,农村教育专项资金的增加与政府力量的支持,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与关注。

但是,由于农村小学、初中的教学管理、师资水平以及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的差距持续拉大。特别是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导致的部分学校生源减少,以及随之兴起的部分地区撤点并校,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受阻。

因此,为了分析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显著因素,我们在陕西旬邑县的张洪镇中学、底庙镇中学、底庙镇中心小学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并分别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回收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监护人状况、教师的教学观念、校园霸凌等因素,对在校学生的受教育状况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具体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探讨问题所在与形成原因,进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与高中入学率的提升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2016年,我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2.97万所,其中,普通小学17.76万所,农村小学占全国小学总数的85.02%;普通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5.21万所,农村初中占全国初中总数的77.16%。2016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2亿人,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数量仍然占全国的主要部分。[2]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其一是撤点并校的政策下,就近无学校接受教育及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而家庭情况不好的学生学习动力更大,这导致农村教育阶段生源方面数量和质量的缺失;其二是更多的小孩到乡镇接受更好的初中教育,结果是乡村进城小学生(语数外)成绩高于未进城学生,但低于县城(或乡镇)当地学生;乡村进城初中生(语数外)成绩既低于县城学生,也低于乡村学生,而且他们感知到的教师关心程度、对县城(或乡镇)学校的适应性均是最差的,想离开当前学校的比例最高。这种情况反映了中国城乡与地域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数量大,同时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较低,而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高低对高中入学率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以深入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

问卷主要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个人与家庭情况、学校教育中的教育环境等方面对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的性别与学习质量和接受高中教育的意愿密切相关。女生愿意接收更高的教育的比例约为78%,而男生为57%。此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低,家庭年收入在0-2万的占49.8%,基本快到一半的数量;有14.4%的学生,父母都不在身边(如表一)。父母受教育程度以文盲和小学文化占很大比率,家庭中与父母关系不畅而导致的生活压力的比率是33.5%,以上这些来自家庭方面的现状,导致部分农村孩子无机会接受义务教育或不能高质量地完成学业。

学校方面是造成农村义务质量偏低的另一个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因上学距离远而有生活压力的学生的比率是19.9%,班级学生人数在30人以上的比率在83.3%,而一个教师带两门以上主课的比率是47.3%。对教师课程的满意度调查中,全部和少数课程满意的比例是28.4%,将近1/3,而教师对成绩较差学生存在歧视的比例是67.6%(如表二)。

此次研究的创新点是对校园霸凌的关注。校园霸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尤其对家庭情况较差学生的心理、学习、观念方面的影响是社会忽视的一面。数据显示,近三年内,有68.9%的学生听到、看到或亲自参与到校园霸凌之中,对整个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来说,校园霸凌最重要的影响是心理创伤,其次是对学习的影响;而家庭收入在0-2万的学生中,约有36%的学生认为校园霸凌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学业。对家庭情况不好的学生来说,除了经济生活上面的压力之外,还要承受校园霸凌对精神、学业进步的恶性影响,这两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导致部分农村学生辍学。

三、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较低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将问题所涉及的主体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及家庭,二是学校。基于这两个主体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1、个人及家庭方面的因素

(1)性别差异和观念影响。从性别来看,加拿大的研究人员从近一个世纪308名专家对100多万名儿童进行考察数据中,也得出了女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优于男生,其主要原因是男女之间心理、生理的差别和应试教育等。

通過对被调查者的性别与接受高中教育的意愿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显著相关(其中相关性数据p=0.005<0.01),并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回归关系,发现女生接受高中教育的意愿程度比男生更为强烈,且女生的成绩总体好于男生。此外,初中毕业后男生的选择范围要大于女生的选择范围,这是导致男女生接受高中教育的意愿程度差异的原因。现阶段,读书难、就业难等问题,加上机会成本,“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通过对读书无用论的看法进行分析发现,被调查者中男生认同此观点的人数大致为女生的2倍。

(2)父母受教育程度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其受教育程度会在学习、教育观念等方面影响孩子。相关调查表明,家庭收入不平等,造成孩子在受教育程度和成绩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被调查者的学业成绩水平与父母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的相关性,发现均存在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28、0.02,均小于0.05)。一般来说,学生的成绩水平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

父母关系不和谐、气氛紧张的家庭环境,往往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分析被调查者学习之外的生活压力,发现家庭收入较低(占总体百分比30.3%),与父母关系不畅(占总体百分比33.5%),是较为集中的两大压力来源。这表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恰当处理对减轻子女的思想压力、子女学业成绩的提高有益。调查发现,当下农村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但仅仅停留在关注孩子的分数层面上,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对分数的过度关注导致对子女再度施压。家庭两代之间平等和谐的沟通,对子女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学校方面的因素

(1)学校教学。班级人数过多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大重要原因。根据国家相关调查,15人的班级是最理想的班,30人以下算是比较标准,一般情况下不准超过30人。但根据对被调查者所在班级人数的频率分布表来看,样本量中30人以上的有效百分比加起来超过83.3%。这就说明我国农村学校班级学生人数太多,这样班级的教学质量就会降低。撤点并校和教育经费不足是此问题的主要原因。

教师不足,一般而言,一名教师教授的课程数目增多会分散其精力,减少其专注于一门课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根据对被调查者的教师所带课数分析发现,一个教师带多门主要课程的有效百分比是46%,可见教师兼任多门课的比例较大。教师的学历、年龄、学科、职称、性别结构不合理会加剧师资缺乏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其学习效果。被调查者认为,教师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存在歧视的比率是67.5%。对优秀学生的资源倾斜和特别关注,使更多成绩一般的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即便是有能力学习的学生,也有可能因为和教师关系的处理不当而导致不理想的后果。教师对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接受更好的高中学习的意愿,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相关性分析(P=0.013<0.05),表明二者显著相关。教师总是对学生态度不好甚至恶劣,使得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成为“附衬品”,容易形成隔阂、分化和对立,形成师生的“精神隔阂”,使得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捣乱,影响课堂纪律,更深层次会影响甚至打消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得学生逃避和厌恶学习。

(3)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程度,从侧面反映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对课程的满意程度也作用于学生自身,对课程越满意则学习效果越好。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教师教授的课程是否吸引学生以及学生对于该课程是否有兴趣。

通过对课程满意程度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对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歧视程度、对同学的学习要求,和学生接受教育意愿、对课程的满意程度,显著相关(其中P分别为0.00、0.012、0.001均小于0.05)。教师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在平时工作中也会不自觉地在言语和行为上表现出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差别对待或特殊关照,教师对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歧视程度越高,学生越会产生逆反心理,更加抗拒该门课程,影响其满意度进而影响成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会影响其对课程的满意程度。样本数据显示,学习要求不同,使课程的满意程度有极其显著的差异性,学生对于教师更关注课业纪律以及要求严格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教师对课业纪律要求松散的满意度。学生个人是否接受更好的教育意愿,也会影响他们对课程的满意度,较强的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意愿,会使得学生更愿意主动努力学习,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其满意程度也会随之提高。

(4)校园霸凌。通过对校园霸凌对受害学生的影响的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最大的是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其次是影响学习、伤害身体。心理伤害是内在的,可能会对人产生永久性的伤害。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心理伤害比肉体上的伤害大得多,是对儿童自尊心的破坏。数据表明,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心理伤害,而身体上的伤害则不及心理伤害。校园霸凌也会影响学业,有的学生为了避免再次受到校园霸凌,会采取逃课、旷课甚至辍学的应激反应,对学习和学校有了心理阴影。而实施校园霸凌的学生,会受到一定影响,根据相关调查,每一种霸凌行为的频率越高,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负向影响越大(见图一)。[3]

四、改善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较低的难点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改善存在很大的空间,但同时存在着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其中家庭原生环境和校园霸凌是改善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两大难点。

1、家庭原生环境

(1)家庭两代关系不畅。家庭原生环境中的两代关系、父母观念、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的程度,是短时间内不可改变的定性因素。调查中得知孩子与父母关系不畅,是因为代际差异,这导致在幼儿教育时父母与孩子关系的处理不当,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孩子与父母两代人的关系不和谐。这种不畅的关系在学生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稳定的认识,很难在短时间内加以改善。

(2)父母的思想观念。伴随着关系不畅的就是父母的观念,农村家庭的父母抱有的观念是孩子上学的唯一目的是將来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只要最终的结果不是回家务农,那么无论上学与否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这种观念也是很多学生放弃学业的借口,而父母抱有的这种观念是一种普遍的农村亚文化的外在表现,这种思想不利于孩子接受教育,正如《乡土中国》中描述的:一种亚文化一旦形成,它的改变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在这种亚文化的长期作用下,农村家庭的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加以改变,这是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一大困境。

(3)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发现,有部分同学辍学或有学习压力,是因病返贫或者是由于学校离家太远。相当一部分家庭难以承担交通、食宿等教育支出,即便政府有一部分补贴,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个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是因病返贫,由于农村家庭的生病率较高,经济压力加重,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教育。

2、校园霸凌问题

校园霸凌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的另一大改善难点。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个体的对抗,而是团体对于个体的欺凌。学生遭遇校园霸凌的时候,往往通过自己所属的团体来解决问题,这种隐性的处理模式,学校很难监管。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对受害学生造成二次伤害。即便学校加强学校的管理,小规模的霸凌事件却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积极探索。

五、进一步改善与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建议

从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较低的相关因素来看,要提升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可从受教育学生的价值观与读书观念教育、家庭两代关系的沟通与改善、创建有利于优秀教师引进的平台机制建设、教师对每个受教育个体给予平等的关怀、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机制的建设以及对校园霸凌的有效管控等方面着手。

就学生的价值观与读书观教育来讲,学校要引导学生形成读书成才的价值观念,并通过案例与道理的结合,激励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学生有较强的内在驱动力与热情参与到学习之中;要重视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的心理疏导,及时了解并解决此类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其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教育。

就家庭两代关系的沟通与改善来讲,父母要与孩子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而不只是物质生活上的支持与接受关系,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心理需要与生活状态,给予其有益的指导;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及时化解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消除不必要的代沟与对抗,培养密切的两代关系,进而更好地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就创建有利于优秀教师引进的平台建设来讲,政府需要与学校联合行动。引进平台建设要在重视提高教师基本工资的基础上,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较快的、特殊的发展渠道;要力求引进来的教师通过绩效获得发展机会,而不是一味强调奉献与付出;要重视教师的双向流动(“引进来”与“流出去”),从而使真正能留得住的教师留下。

就教师对每个受教育个体给予平等关怀来讲,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引导与改善。义务教育在我国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即每个受教育的个体有权利接受公平的教育,因此教师有责任对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给予相同的帮助,而不是差别待遇。学校要引导教师加深对公平教育观念的理解,而不是从管理上就重视优等生,忽略其他学生的教育需要。

就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机制建设来讲,针对“教”方面,可通过对教师进行高质量培训,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针对“学”方面,较佳的学习效果,有赖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师的督促程度,在此主要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督促。教师需要对学生科学地引导,对学生有效监督,以促进良好学习效果的形成。在教育方式上,应当培养民主的课堂氛围,在师生间形成一种亦师亦友、师生互相尊重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对课程的满意度。

针对校园霸凌管控,校园霸凌的发生源自于一种亚文化,在这种文化的作用下,学校很难去根本解决校园霸凌的滋生,而解决结果也不尽让学生满意。研究表明,实施霸凌行为的人群中存在团体与领导人,领导人的个性对整个团体有重要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建设一系列积极向上的学生组织,扩展学生活动,意在建立平等、互助、和谐的学生关系,从而减少不良组织的产生与缔结,降低校园霸凌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种改善虽然不能根除,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

因此,学校与家庭可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改进,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良好成长与学习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农村学生高中入学率的大幅提升。

六、结论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与农村学生高中入学率的责任与意义重大。针对受教育主体家庭原生环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学生与教师方面的主观性因素以及校园霸凌等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其健康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主体协调,努力克服家庭原生环境和校园霸凌两大难点,逐步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繁荣发展,从而为农村学生高中入学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斯高.现实是有63%的农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没上过,怎么办?http://wemedia.ifeng.com/29876137/wemedia.shtml.

[2] 邬志辉.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N].中国教师报,2017-12-27.

[3] 钱磊.校园霸凌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台北TIMSS2011数学测量数据的实证分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6(06)52-55.

【作者简介】

宫浩家(1998.3—),陕西咸阳人,西北大学本科生.

猜你喜欢

农村义务教育关中地区
浅析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明器
基于均方差决策法的关中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市域差异分析
关中地区农用地流转对农户福利影响的调查研究
关中流动重力测网的中小地震映震能力分析
如何实现“供给侧改革”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贵州农村各类型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析
谈陕西关中地区土葬与风水的农业基础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履行契约行为的影响因素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