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之不存,“艺”将焉附

2018-11-13李茜睿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新生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道德经道家世间

李茜睿 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道德经 》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其对于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帮助作用,《道德经》所包含的道德理念极为注重个体思想的修养及升华。道德与艺术等系统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繁荣,因而“德”之于“艺”是唇齿相依,不可缺少的存在。

一、“德”之教化

《道德经》最主要讲解了“道”与“德”之间的关系;“道”并不是单纯所说宇宙之道、自然之理,而是指世间万物修身养性的方式;同时也是群体中个人所需要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体在社会中生存的必要手段。本书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思维,是要告诉人们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手段,“道”的本质观念是时间存在的最基本准则规律,是世间万物的集中体现与行为表现,也是个体不忘初心保持本真的内在依据; 而“道”对于“德”来说,是世间万物的具体形式与展现,是因为“道”的存在而获得的原因和兴起前提和依据; “道”和“德”两者之间存在着合一的关系,“道”是“德”的前提存在,“德”乃“道”的具体行为和体现。《道德经》分为两部,道经和德经,其中德经在全书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为承德是修行道法的最根本的要求。脱离了德的前提帮助,无论是个人修身、家庭中培养乃至整个国家有极大的可能出现偏差和失败,更不要说有余力去行为自身的道行,因此修养个人“德”性很大程度上能为修行道法营造良好的外界氛围,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修道者较常人而言更加需要空明的内心环境与超凡脱俗的生活理念,内心境界一旦脱离了“德”便无从谈起。《道德经》全书中还表现出了一种根据道法来改善自身德行的思维,这一观点更加体现了“道”与“德”之间虽然存在着某种差异,但其内部却依旧存在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昭示出“德”之普遍存在的伦理本质——自然无为; 体现了“自然无为”“返璞归真”“不争、知足和贵柔”“玄德”、“上德”、“常德”等诸种具体形态诠表现出了“德”自然无为的广泛的本性,同时提出了“物之德”与“人之德”等各类行动的本质上都体现了“道之德”,相当于根据“道”的要求或以“道”作为准则去要求。而“道”这一哲学思维也是中化文明传统艺术的准则。因此作为修“艺”者,必然先是一个修“道”者,更是一个修“德”者。

(1)自然无为之德

研究《道德经》中的教育理念,分析德育观念变化,研究道德经对人们的价值影响。世间万物,周而复始。将道德理念以及弗持思想进行研析。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思想自由,将道德思想和人们的处事准则进行研读。分析无为思想以及《道德经》中记录的思想行为,获取感悟。无为与不为不尽相同,具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将自然无为和毫无作为的两种词语进行解释,可以分析出在特定环境下,相关内容的差异性以及表述出的特殊意义。研究内容,分析验证涵义。其意义指的是按照特定的行为、内容、执行方法。了解自然规律,将事物的涵义特征进行分析,做好改造,掌控客观规律。无为也无始,不为终为憾。了解自然中的客观规律,将自然属性做出分析。本着遵循客观规律的原则,保持事物的平衡。

(2)返璞归真之德

《道德经》中提倡的行为本质上即为“返璞归真”,这对于当下人们有益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比如说:“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德经》中还指出了“自然”不单单指的现实客观的自然界存在的环境变化规律,同时也指的是世间个体人的单纯质朴的性格。老子同时说过:“大道废,有仁义,国家乱,有忠臣”,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了老子的思维理念和常人存在很大差异,“无为而治”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认为上述所说的治国能成和乱世忠臣都是因为当时时局而造成的,而出现乱世的本质原因是世间的大道出现了偏差和腐化。所以老子认为,世间最理想的思维境界恰恰是人们思维、观念自然发展而获得的最真实的体现,要求每个人能把个人的思想上做到摒弃浮夸,回归人类的本质,它的思想表面上看有些玩世不恭、放任自流,而本质上却处处体现了意味深远和醇厚的文化内涵。因为道家学者从更深的层次看到了人类本质的思维状态,他们希望人们不要被眼前光怪流璃、纸醉金迷的世界迷失了自己的心性,而是要时刻保持自己内心深处的淳朴和善良,从而形成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现实的生活状态。在当今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最求达到了最顶峰,追名逐利的风气在社会上蔓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恶劣思维日益蔓延,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在这种氛围下人们更要遵循道家“无为而治”的修身处事思想,万万不能急功近利、异想天开,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坚实稳健的走向未来,同时也不能过分消极和玩世不恭,更要充满朝气的去面对现实生活。因此,为了改变时下利益至上的恶浊世风,我们更要秉承道家“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的思想要求,自身做到朴实、善良,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良好生活行为。

(3)不争、知足和贵柔之德

道家所遵循的《道德经 》中还集中表现了德育的各项定义。比如道德经中的一句名言:“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同道家还认为祸乱的根源在于人性的贪恋和不知足,而个人的烦恼的源头在于各种事情锱铢必较,不肯舍弃,同时其还有一句话就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家认为最完善的人格修养就是不与人发生不必要的争执,放弃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同时要求要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为他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是在净化社会风气,帮助自己,同时道家把“知足”作为最高上的道德修养,知足者常乐,他希望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深处做到自重、自爱,对于外界物质和名利这类东西尽量看淡,万万不能走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不良道路。同时道家还指出了万物的发展都要遵循自然界的各种规律,从而做到以柔制刚,无为而治。

(4)常善救人之德

同时道家更加注重常善救人的处事理念,道家认为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求助处于危险中的人,就是充分理解了道的人,是明礼尚德的人。同时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认为,善良明理的人完全能够为不懂得道的人提供指导,可以教育、帮助那些身处不良世风的人。同时善良的人也能够用不善良的行为当做反面教材,去帮扶和引导世间的大众,善人完全有能力去引导不善良的人,帮助他们分析并发现错误出现在哪里,同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建议去改正,让他们迷途知返,重回正道。

二、“德”之升华

“道德”中道是指传承和主载世间万物;而德恰恰是展示和表现道的整体特点。大道是无法被观察和识别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和触摸的,唯有通过个体的内心去体会和感悟才能够了解的;而就德来说,则是道的直观体现和表达,是我们可以通过正常观察而得到的内心变化,使我们通过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体会得到获取的。综上所述,如果道脱离了德,我们就很难想象、真实的感悟到道的理念,甚至无法体会到道的存在,这就是德与道二者之间的联系。对于艺术来说道德与艺术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道德是支撑艺术发展的骨架,而艺术在道德的支撑下发展的有血有肉,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将道德观念植入人们的骨髓。

1. “德”之于“艺”

(1)“德”对于艺术创作者

艺术创作者的道德标准能够从他们的艺术风格、作品中得到全面的体现。现如今,更多的艺术形式将道德思想进行诠释,善恶终有报,人们的行为和人物的性格与之对应。将人物的性格以及行为特点做出分析,研究人物的性格特征,行为思想。通过艺术表现将人们的道德品质一一验证。艺术是一种先决条件,将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将人们的行为思想、道德规范进行研究。分析艺术特征,了解人们的工作行为、个人使命。通过行为贯彻思想,分析道德原则的特征、表现形式以及艺术魅力。道德作品为人们树立规范的思想准则,让人们拥有学习典范,使其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本心,使其不至于在生活中迷失自我。

(2)“德”对于艺术作品

德是道德品质,道德思想以及行为意志。对道德进行分析,研究道德内容。德将艺术思想尽善尽美的体现出来,将人们的生活价值进行反馈。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体现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掌握先进的世界观,落脚在关心人民的命运和前途上面。

(3)“艺”若无“德”

前不久轰动社会的“罗一笑事件”作者罗尔以一篇看似发自肺腑的性情文字,引发网民爱心,为其患白血病之女捐款数百万元。但事后被曝光一切皆为骗局时,我不禁思考“艺”若无“德”时,艺术竟被当今这些虚伪的“艺术家”当成了敛财的工具,使艺术成为了一把利剑伤害了那些为之动容的人们。可见若艺术家若无法超越对现实功利的执迷,只会让其背叛道德,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无法将正确的道德观念传递给欣赏者,更无法让世人所接受。

2.“德”之于“教”

①“不言之教”

道即指出品质高尚的人都会去做无为的事情,并非单单通过语言进行教化,也就是说具有高尚智慧的人用无为的生活方式去对待世间万物,用不说话的行为来进行教化。那么怎样才能不通过语言而对他人进行引导和教化,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以自身的行为为他人树立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受教者形成鲜明的模范和带动作用,为学者形成正确的态度,从而起到教育的帮扶和引导作用。

②“绝圣弃智

在道家的思想中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就话自身的意思就是放弃自身的小聪明和自以为是的智慧,人们恰恰可以收获极大的利益;而放弃了所谓的虚仁假义,人们恰恰可以获得失去的孝顺和此慈祥;而放弃了急功近利和巧取豪夺,盗窃者也就自然在世间消失了。根据这一点不难看出,道家所追求的是以心灵去悟道,自然质朴的表现事物的本质与内心感受;鄙弃过分追求行为上和表面上的虚假的善良,也就是提倡施教者要注重对受教者人格和道德的培养,而不是注重形式的培养。

③“教”若无德

近几年来,教师“体罚”学生依然成为风口浪尖上的热门性社会话题。为了追求教学成果,罔顾学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对学生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样的行为警示人们“教”若无“德”,教师不仅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成为了“人类灵魂的杀手”。

三、 艺术教育”之“德”

在《道德经》的学习启示中,我们作为一名艺术教育者与方法论的初学者,我对《道德经》的学习从“知、情、意、行”几个方面感悟如下:

知:知规律

知规律,即《道德经》所启示我们的自然无为之德。学习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各类艺术发展的本质,和教育者的个人艺术特性和行为特点来因才施教,让学者自己知道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往往不能一概而论,结合受教者的天赋异禀,发挥艺术媒介的功能效用,有规律的展开有针对性的艺术教育。

情:情净化

情净化,即《道德经》所启示我们的返璞归真之德。学习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受教者的我们摒弃物质的诱惑,使情感得到净化,从而使个人的情感从个体的冷暖,小我的悲欢中达到对功利的淡然。

意:意感悟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德思想有着很深的学习意义,蕴含着艺术和思想。被教育者进行品读时,将自身的状态升华至巅峰。清除心中杂念,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道心澄澈,心灵深处的灵魂受到洗涤。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感悟道德魅力,通过道德经的言语间道德思想进行更清晰的彰显,形成意境,增加感染力。

行:行如水

行如水,即是将《道德经》所启示我们将内化于心的诸“德”,外化于行,而最好的参照物便是大自然最柔之物——水。作为艺术教育的初学者的我们应“居善地”,学习水的谦卑居下的精神,不居功不自满,虚心在艺术的求学路上摸索;“心善渊”,学习水宁静的心境,潜心习德学艺;“与善人”,与人交往真心相待,以德报怨;“言善信”,说话诚实可靠;“事善能”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和艺术教育的特性;“动善时”行动善于抓住时机,才能“故几于道”。水之性,道不尽。修之以身,其德乃真。

猜你喜欢

道德经道家世间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所谓世间,不就是你吗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漫画道家思想
不敢说的话才是最想说的话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