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精准扶贫实行趋势看社工服务的跟进与发展

2018-11-13付珣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新生代 2018年15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助人群体

付珣 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反贫困的主要武器有福利制度和直接面对穷人的缓贫计划,福利制度作为一种消费补贴,只能帮助穷人维持一种过得去的日子,但不会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而直接面对穷人的缓贫计划是为了消灭贫困(王思斌,2006)。在福利制度过程中,社会工作得到了发展,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利制度对于反贫困并不可为长久之计,社会工作的发展已经将社会支持体系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将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精准扶贫的提出有着客观的事实依据(高飞、向德平,2016)。精准扶贫抓贫困区扶贫攻坚的同时,抓住贫困深入群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实践。显然,精准扶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治理过程,精准扶贫的提出是要按照贫困群体的现有条件指定脱贫路径,然而如何有效的将精准扶贫打造成“造血式”扶贫,在重视社会性因素的背景下,要大力借助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加强专业性的投入。

一、开展农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已有的政策基础

2012年4月民政部等19部委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计划——支持培养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广大农村社会工作服务人才”。2012年10月,民政部又出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项计划实施方案》,规划从2012——2020年,每年引导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三区”工作或服务,每年支持“三区”培养5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三区”社会工作事业。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2017年6月27日,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扶贫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扶贫脱贫的总体要求、服务内容、及壮大贫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保障措施。

通过以上政策不难看出,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到精准扶贫过程中是政策的内在要求,同时二者的基本理念想通,工作方法合宜,这也是社会工作作为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的强有力推进器,社会工作有助于优化精准扶贫的政策选择、提升精准扶贫对象的脱贫能力、激发精准扶贫对象的进取精神(陈成文、姚晓、廖欢,2016)。虽然我国一直力推社会工作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但只是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未对具体介入机制做出细致的说明,同时囿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对社会工作的认知有限,缺乏支持动力(任文启,2014)。这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定会带来实践中的各种困境和问题。

二、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发展分析

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的专业和职业,在助人的同时挖掘其自身的潜能,能够帮助其获得更多自我效能感,不再使贫困群体囿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交通等因素而困境于其中。社会工作将从资产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助力精准扶贫,提出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的需求,具体而言可以提炼为以下几点:

首先,社会工作将从资产建设助力精准扶贫。资产建设,是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穷人进行资产积累和投资,而非简单地直接增加其收入与消费(王思斌,2006)。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研究者和社会工作者将注意力转向贫困家庭的经济发展上(李迎生,2016)。资产建设通过投资和积累资产促使贫困家庭想要长远地改善生活条件。资产的积累通过教育、住房等方式进行投资,在此基础上,资产极具一定的福利效应,可以帮助贫困家庭生活稳定,减少社会排斥,积极融入社会,更多机会参与政治活动,增加个人效能。人们可以追求长期的目标,资产的积累可以促使贫困家庭的生活模式发生改变,也积极的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风险,同时增加了应对风险的信心,也可以促进意识的提升。在资产建设下实现精准扶贫是“精准”的最佳体现。

其次,社会工作将从制度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在具体实践中,社会工作一直审时度势为农村治理创造出整体系统的专业服务,要让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体现出“精细化”,精细化工作理念的缺乏制约中国扶贫工作开展的一个掣肘,社会工作精细化可以为精准扶贫诸如精准服务意识、可为精准扶贫提供一套精准调研技术、可为精准扶贫提供一套精准服务策略、可为精准扶贫提供一种精准检测方法(谢俊贵,2017)。与此同时,应该形成一套有助于社会工作参与农村建设的制度体系,制度的不完整性使社会工作成为一种华而不实的抽象物,同时在回应需求时社会工作举步维艰,更难以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即使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基本理念想通、工作方法合宜,在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下行事,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科学的助人方法才会展现的淋漓尽致。

再次,社会工作将从思想建设助力精准扶贫。思想建设,一方面使贫困家庭、贫困户去标签化,去除贫困群体的污名化,不至于对于“贫困”便产生“自我降格”的心理。负面的标签和污名化使本应接受救助的贫困人群因为内心自卑心理的加深而放弃受助机会。长期以来,受贫困文化固有思想模式的影响,给贫困群体贴上好吃懒做的负面标签,加深了社会排斥,逐渐被推向了社会边缘,收到贫困文化的影响,逐渐成了社会边缘的次群体。另一方面,要改变一些贫困地区过度依赖制度的思想,将过去“输血式”粗放扶贫模式改变为“造血式”精准扶贫模式,去除仅依靠外部资源的依赖思想。社会工作从思想建设介入精准扶贫帮助扶贫对象摆脱自卑的心理,树立积极进取的思想。扶贫先扶志和扶贫必扶智就是要让贫困人口有自我造血功能,只有贫困人口积极自助生血,才会有好的效果,并且立足长远持续生血。同时,采取个别化的方式充分体现了精准扶贫之“精准”,采用个别化的处理方式,促使“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运用个别化技术,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顾东辉,2016)。

最后,社会工作将从能力建设助力精准扶贫。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者,其助人的目的在于帮助贫困群体实现“自己能帮助自己”的效果,需要在帮助过程中培养受助者的能力,尤其是使用优势视角发掘其潜能至关重要。(顾东辉,2007)社会工作的本质即是助人自助,对于贫困家庭而言更是要帮助自身成为减贫脱贫的生力军,社会工作的功能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认为,“扶贫工作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赋能的方式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赋权增能的社会工作,主要就是帮助遭受歧视的弱势群体对抗不公平待遇,降低贫困群体的无能和无权感,增强自身的权能感。同时,增强贫困群体的抗逆力,社会工作者要相信每一个人身上都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和能力,要用优势视角去激励、支持贫困群体内在的优势和潜力,并且也要让他们自身明白,他们有对抗风险、走出逆境的能力。精准扶贫意味着不但在扶贫期要增加他们的收入,而且要提高他们走出贫困的能力(王思斌,2016)。这样看来,扶贫任务并不是千篇一律、完全设计好的,而是要在扶贫工作中不断去完善目标。

三、精准扶贫政策支持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日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作为和谐社会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实践场域(徐选国、杨絮,2016)。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应当充当什么角色,并且在开展专业工作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这是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后所要完成的任务。精准扶贫实际上是实践型精准,需要在实践中实现精准,通过系统实践达致精准脱贫(王思斌,2016),精准扶贫过程中融合社会工作者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使扶贫实践工作精准的开展。

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贫困群体扮演了一个支持者的角色,不仅是政策的支持者同时也是贫困群体的支持者。社工要从同理的专业角度出发,在接纳、保密、不批判、尊重的基础上与贫困群体建立专业的帮扶关系,贫困群体处于经济落后、资源缺乏、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在政府根据实地情况制定出扶贫制度时,社会工作者应该运用科学的助人方法帮助贫困群体和贫困地区立足长远进行脱贫工作。

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贫困群体充当了一个资源提供者、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对于贫困群体,工作者首先要明晰贫困群体缺失的资源,对于贫困群体医疗问题,社工可以链接资源,为贫困群体做义诊,可以建立“社工+义工”服务模式,为贫困群体提供日间照料和心理帮扶,只有前期社会工作者进行大量的工作,要更加真是、及时、明确地了解贫困群体的问题与需求,在后续工作中才可以整合政府资源,有效稳妥的满足贫困群体的需求。同时,社会工作者将为贫困群体链接资源,使他们积极融入社会之中,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不至于让他们一种处于被社会排斥,处于社会的边缘,要让他们明白他们也属于社会之中的一员,同样有权利与义务,要增加贫困群体与外界的互动,要鼓励他们挖掘自身的资源并且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

社会工作要推动精准扶贫的发展,应该嵌入到当地的情境和结构脉络中,当社会工作者进入到贫困区域时,由于许多贫困群体习惯了以前传统粗放的“输血”模式,社会工作者进入到贫困区域一时难与当地群主建立起信任关系,借助第三方身份将大学生村官引入到社会工作队伍中,一方面弥补了农村社会工作者的缺口;另一方面更有利于社会工作者进入到农村开展扶贫“造血”工作。大学生村官对当地的优势相对了解,使得社会工作从当地优势出发,不论是资源优势,还是风土人情优势,引导贫困群体自助、互助开发优势资源,为贫困群体致富提供新的路径。

四、结语

反贫困从建国至今,农村社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贫困群体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与精准扶贫及政策的走向。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的走向息息相关。近年来,精准扶贫已经积累了很多积极成果,现已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将社会工作嵌入到精准扶贫的过程中。

笔者认为,所有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道德推进都需要面临诸多积极的或者限制性的因素。密切关注相关政策走向,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和理论研究能力,是社会工作赢得更多关注和空间的唯一路径。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助人群体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中部地区持证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研究
助人为乐的事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