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全”社工: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新样本

2018-11-13王泉超

党的生活(江苏) 2018年5期
关键词:双全社工工作者

■王泉超 丁 毅

3月20日,家住镇江市京口区恒美嘉园B区6幢301室的准妈妈金孙洁从焦顶山社区工作者郑玲手上接过准生证,连声道谢。这是郑玲办成的最后一项以前没办过的社区事务了。“以前我只负责劳动保障条口的工作,考取‘双全’社工后,我已经能比较熟练地处理社区各类工作事项了。”郑玲说。

郑玲口中的“双全”社工,是“全科+全能”社工的简称。这是京口区去年以来积极推广的“双全”社工管理方式,将“双全”社工证作为准入门槛,推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

“全科+全能”成为社区工作者标配

“全科+全能”其显著特征是变过去守株待兔、坐班工作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为前台接待、后台处理的“一口式”服务模式:两名轮值“双全”社工回应居民咨询,接待来访群众,处理日常事务,推行首问负责制,其余社工沉到网格,进行入户走访和业务处理。该服务模式具有有的放矢、灵活工作的显著特征,以及社工综合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强、社区整体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京口区实施的“双全”社工培养工程,开发运行了“双全”社工技能培训平台,编制了公共服务题库,举办专业培训,已考聘首批156 名“双全”社工,占比 40.7%。计划到2018年、2019年、2020年底,全区“双全”社工占比分别达到70%、80%和90%以上。

“双全”社工培养工程,是京口区构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京口区委书记殷敏介绍说,城市化率高达97%的京口区,在镇江市率先开展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并将这项工作作为今年的区委“书记项目”。3月21日,镇江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京口区举办,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季振华肯定了京口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鉴于这项工作是创新城市基层党建的务实举措,因而引起了市委书记惠建林的高度重视,被确定为镇江市委今年的“书记项目”。

“土八路”成了“正规军”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好为。”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治理和服务的主力军,他们的服务质效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京口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徐玉军介绍说,为了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质效,京口区针对目前社区工作者的存在的“队伍不稳定、选聘不规范、晋升不通畅、能力不适应、任务不明晰、保障不到位、职业荣誉感归属感不强”等“七个不”突出问题,率先构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六有六化”工作格局,同步出台了《关于构建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意见(试行)》“1+6”系列文件,形成了由社区工作者员额管理、招聘转聘及人事档案管理、职业培训、“全科+全能”社工考聘、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三岗十八级”职业薪酬体系构成的“职业体系建设链条”,将社区工作者建设成为一支独立于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职业队伍。

该区率先制定了社区工作者依法履职、网格走访、“双全”事务办理3个方面的岗位职责,将工作实绩和网格服务作为考核重点,明确分值占比不低于70%;制定社区正职、副职及以下社工考核暂行办法,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岗位调整、等级调整、薪酬待遇、奖励惩戒、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建立社区工作者退出淘汰机制,对连续三年未考取“双全”社工证或连续两年绩效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辞退并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制定社区治理与服务四张清单,包含社区工作者服务清单37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94项、社会组织服务清单26项以及社会治理和服务特色品牌清单18项,涵盖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

京口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赵晓文介绍,无论是“1+6”系列文件,还是四张清单,其目的都是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提质增效、走在前列,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在全区实施社区治理和服务“166”工程,“1”即“两网”治理服务品牌,“66”即辖区66个社区(村)“一居一特”特色亮点,打造以“两网”治理和服务为主品牌、链接66个居(村)子品牌的社区治理和服务特色品牌群,把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作为这项工程的“构建年”“巩固年”“提升年”,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和服务格局。

“兵马未动”,保障先行

构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各项保障工作至关重要。京口区率先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规范和落实基本报酬定期增长机制,明确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分别占薪酬的70%和30%,并根据考核结果,差别化发放绩效工资。2018年,按照“三岗十八级”体系,将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社区正职月基本薪酬最高能从2017年的3500元增加到5073元,增幅为45%;副职最高能从2017年的3100元增加到4771元,增幅为54%;普通工作人员最高能从2017年的2800元增加到4469元,增幅为60%,这必将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让大家更有劲头、更有奔头、更能尝到甜头,做到用事业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加强阵地和队伍建设,建成8个街道(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22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的专职党群工作者。按照服务城市人口每人每年50元标准核定社区运转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严格执行专款专用。每年举办“社工文化节”,评选表彰十佳社区党组织书记、十佳社区工作者、十佳网格长,调动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开创新局面。

四牌楼街道江一社区党委书记张凤霞激动地说:“党和政府为我们把待遇和发展前景打开来,我们也一定要更尽心尽力借势鼓气把激情燃起来,带动社区广大党员、群众,共同投身于社区治理和服务中。”

赵晓文说:“我们重拳构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让社工的光荣和梦想在新时代精彩绽放,让社区的治理和服务在新时代更有质量,让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变成真实模样。”

猜你喜欢

双全社工工作者
A Social Crisis
关爱工作者之歌
青春社工
诗经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书画双全
美丽双全的爱情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