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红色文化融入当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18-11-13张欢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新生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琼崖理想信念海南

张欢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海口 57115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南高校应深入发掘海南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让海南文化走进海南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当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塑造同红色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海南、热爱海南、服务海南、奉献海南;有利于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立场,坚定其对国家的自信和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一、海南红色文化积淀的精神信仰

地理和历史条件决定了海南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李硕勋烈士纪念碑、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冯白驹将军纪念亭、红色娘子军雕像、临高角解放海南纪念园,生动形象的展现出了在革命战争期间,海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英勇奋斗,努力拼搏,坚持“23年红旗不倒的”伟大业绩。琼崖革命斗争史陈列馆,记录黎族党组织在不同时期开展的活动,展现党政军民不怕牺牲、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斗争的画卷,展现了以冯白驹为代表的党的集体一心为民的浩然正气。六连岭烈士陵园是1961年万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修建,该陵园彰显了黎族军民坚持23年,为夺取革命胜利,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上种种都是海南军民在革命艰苦岁月中为维护民族的尊严、追求自由,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最生动形象的体现,是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些宝贵的革命遗址中所凝聚的宝贵精神,是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革命精神体系中,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琼崖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琼崖革命精神,可以说是一朵奇葩。聂荣臻曾盛赞琼崖纵队“孤岛奋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周恩来也曾指出:“海南斗争,坚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这是很大的成绩。”“从大革命起……两面不倒的大旗,一是陕北,一是海南,对我们国家民族贡献很大。”琼崖革命以其独特的丰采和精神风貌镌刻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的鼓舞下,海南的红色文化及其革命精神信仰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所处的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趋向成熟的阶段,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他们必须有一个正确坚定的政治理想,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立志为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必须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王纲在《建设小康社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文中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当代大学生把远大理想与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当代大学生用正确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抵制腐朽的、落后的思想的侵蚀和影响。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当代大学生将科学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转化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力量。

(二)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来看,必须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刘英在《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和原则》一文中从大学生自身特点的角度论证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意义。他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从年龄上看他们已经进人了青年时期,身体发育达到高峰,社会参与欲、好奇心、智力等达到高峰。从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具有了一定参与社会的本领和能力。但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广泛地接触社会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人生阅历还不十分丰富,对人生体验和思考并不深刻,因而常常缺乏辨别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有引导大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各种信息,抵制住各种诱惑和攻击,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在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充分发挥自己才干,使自身的价值在为祖国的贡献中得到实现。

三、海南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塑造的积极意义

首先,海南红色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琼崖革命造就了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信念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在海南这样艰苦的革命环境下,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坚定的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新时代,同样需要这样一种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来激励大学生团结奋斗,奋发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大学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即将步入社会的他们将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通过红色文化的教育熏陶,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其次,海南红色文化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海南环境的恶劣,使革命具有更大的难度,艰苦的革命环境夜市伟大的革命者在与敌人斗争时,永远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如今的时代,和平昌盛,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其永远是推动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永远充满生机活力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面对学习更加自由自主的大学环境,大学生更加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要更加主动的多积累,充实自己。在生活上,同样也要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让自己成为更加坚强成熟,不惧怕恶劣环境,能够为国家奉献自己的才智,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地方服务的四有青年。

再次,海南红色文化有利于指导大学生更好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海南红色文化不仅展示了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气节,同时也展现出了海南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定决心。作为一名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更加广泛,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或者书本的教学。要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接触更多的人民群众,更加贴切的去感受社会,这对于更加深入的了解档的方针政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可以更加近距离的接触人民群众,学习更多在校园内所学不到的知识,更加的充实自己,使学校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真正的做到实事求是。海南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这种群众路线,对于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最后,海南红色文化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培养团结合作的良好风尚。革命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革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联合起来取得的胜利。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更多的家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面对一些事情,就会显得有些“不合群”。海南革命能够保持“23年红旗不倒”这样伟大的功绩,是一群人努力的结果,其中所蕴含的团结合作精神,有利于教导大学生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会更好的和他人相处,更好的与他人沟通,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提高自己的集体荣誉感,使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四、建构海南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融通机制

(一)构建大学与红色基地的互动教育机制

首先,高校可以努力争取与海南本地区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海南,冯白驹故居、临高角解放公园、秀英炮台、海南省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万宁市六连岭烈士陵园、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张云逸纪念馆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校通过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带大学生进行实地教学或者邀请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进入高校讲解宣传本地的红色文化,实现有效互动合作。

其次,高校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化设施、人文景观等硬件设施中。比如,高校可以结合海南的红色文化区位优势以及学校的历史变迁,建立校园红色文化长廊,通过革命历史图片和文字来记载海南革命历史变迁,使大学生对海南的红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崇高的理想信念的追求。

再次,琼崖革命中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他们都是给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活的“教材”。在学校互动机制建立的条件下,高校可以邀请曾经参与过琼崖革命战争的老战士来给大学生们讲讲他们的故事,或者听革命者后代来叙述长辈的故事,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和海南红色文化有关的知识竞赛,红色文化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使其对海南的红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树立正确的三观。

最后,学校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目前,信息高度发达,手机等自媒体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学校在进行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如在学校官网上建立红色文化教育板块,尽力做到图文并茂,以生动的形象增强对学生的感染。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以快捷的方式接触红色文化知识,还能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接受红色文化知识的熏陶。

(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主阵地

首先,高校可以根据海南本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师资力量创新海南红色文化的校本课程,将海南的红色文化引入高校课堂。例如,井冈山大学就抓住本地资源,在大一新生中开设《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使全校学生系统地学习井冈山的革命史,全方位的接受井冈山精神。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海南的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如在进行《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机融人琼崖革命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海南的红色革命传统有机结合,体现其中的传承与发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上,可以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海南革命的历史相统一,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红色文化和理想信念的真实性、科学性。

最后,红色文化教育要融入“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可以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第二课堂”组织大学生瞻仰红色文化,塑造崇高的理想信念。当地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更加了解红色文化的内容及其中所蕴含的优秀革命精神,自觉地将其内化为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品质,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当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HSJG2018TS-11)成果;2018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项目编号:hnsz2018-16)之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琼崖理想信念海南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砥砺前行
琼崖纵队何以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琼崖革命历史文献选编》出版
琼崖革命精神研究的新探索
——《琼崖革命精神》评介
周恩来与琼崖革命
——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