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新型家长会
——(特色主题家长会)成为家校交流的新风景

2018-11-13周贤香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21期
关键词:心声特色交流

周贤香

(贵州省福泉市宏福实验学校,贵州福泉 550500)

新型家长会模式的探索,需要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三方联动,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进而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同时,家长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是十分重要的,将家长会的主体地位还给家长。

1 当前家长会存在的问题

按照上级部门规定或学校制定的要求,家长会成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随着信息网络化,教师认为通过电话或网络交流可以随时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家长会只是例行公事,走个流程。因此,开家长会时,教师并未做一些准备,只是一味地“告状”、“提要求”,汇报班级和学生的情况。而且家长会的流程一般都是各科教师轮流汇报成绩,提出要求,班主任做总结。总体上形式比较呆板,内容有局限性,教师与家长的地位不平等,学生、家长、老师三者之间缺乏互动,氛围沉闷,家长的满意度不高,效果不佳。

2 开展特色主题家长会,促进家校友好交流

针对上述分析出来的问题,笔者经深入思考,结合自身经验,倡导开展特色主题家长会,促进家校合力的形成,进而实现同心育人的目标。以下浅谈开展特色主题家长会的有效策略。

2.1 精选会议主题

2.1.1 多维观察,理性沟通

每次家长会,教师确定不同的会议主题,以培养教育学生为宗旨,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到家长会中。对于家长会的的通知,要注意主题的凸显,有创新,又温暖,又体贴,让每一位家长有备而来。同时,确定的主题尽量为家长创造更多的交流空间,让家长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理性交流和讨论。例如,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将纪录片播放给家长看。因为实践活动中,学生住在集体宿舍,生活起居要自理,需要自己动手操作栽培、挑水等,这都是家长看不到的一面。视频中家长可以看出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发生的趣事,以及与其他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然后家长之间相互交流,感受孩子的成长,增强亲子之间的心灵沟通。

2.1.2 倾听心声,增强体验

爱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活动永恒的话题。虽然家长与孩子天天见面,但未必了解孩子,熟悉孩子,时间久了,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对此,特色主题家长会不仅需要家长的多维观察,还要静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加强对学生的关怀。这种关怀更容易让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与他们进行一次心灵上的交流,体验孩子的心路历程。例如,在开家长会之前,要求学生为家长写一封信,汇报自己的情况,用信表达平时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说的话。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创设出一种温馨的氛围,家长在认真读信时,或许会有深刻的感触与反思,或许看到了孩子成长的印记,都会有利于促进亲子的和谐关系。

2.2 优化会议效果

2.2.1 开放交流,智慧分享

传统的家长会都是教师担任“家长的家长”,一个人唱着独角戏,学生和家长仿佛置身事外。而新型的家长会需要坚定家长的主体地位,教师确定会议主题,家长围成一圈,就会议主题进行访谈、辩论,充分发挥同伴教育的力量,分享丰富、有效、实际的育儿资源,拓宽教育知识面。家长轮流分享自己经验时,其他人容易产生共鸣,有选择地借鉴学习。在这样开放式交流中,教师要参与到其中,与家长平等交流,调控现场,引导交流的内容,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的氛围,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首先让家长做一份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题目开展讨论。由于家长的思考的角度不同,思考的起点不同,教育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家长拥有话语权,分享自身经验,有利于促进家校教育效益最大化。

2.2.2 创新环节,创设情境

传统的家长会通常把学生排斥在外,仅是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特色主题家长会不仅在内容上有所改进,形式上也要进行创新且符合会议主题,坚持教师、家长、学生三方互动的形式,为家长和学生创造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创设情境,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潜力和进步。例如,开展一个“派对”主题,教师和学生精心布置会场,包括灯光、音乐、座椅等,用点滴细节触动家长的心。会议开始,学生进行才艺表演,尤其是内向腼腆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克服胆怯,迈出前进的一步。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特色主题家长会的实践中,教师要增强服务家长的意识,认真倾听家长的心声,家长倾听学生的心声,同时获得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在交流中敞开心扉,缩短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家长会焕发活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心声特色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再不陪我玩,我就长大啦!
交流平台
一头黑鲸的心声
交流平台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倾听心声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