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佤族文化中的生命观

2018-11-12赵叶香

牡丹 2018年24期
关键词:石洞佤族母体

赵叶香

佤族文化中的生命观源自佤族先民对于生命起源的追问与生命归宿的探寻,包含自然论、母体论与“司岗里”论,也涵盖了死亡的不可抗性及万物有灵论,以神话传说与史诗巨著作为依托,凝结成了独具佤族文化特色的生命观体系。

在寻求生命源头与探索生命奥义的长久历史征程中,佤族形成了独属于其民族特色的观点与认知,其对于生命起源与生命归宿的观点浓缩成为佤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生命观,值得人们进行深入研究。

一、佤族文化中生命观的当代价值

佤族的生命观是佤族先民的神灵崇拜、自然崇拜与生产生活经验知识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体现了佤族先民在探索生命起源时,基于神灵崇拜意识的神秘主义色彩和与生活经验直接联系的实用理性精神,对于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是人类寻求真理的工具和方法。

二、佤族文化中生命观的具体分析

(一)生命起源

1.自然论

一是生命来源于自然本身演化过程中取得的结果。作为佤族创世史诗的《司岗里》,这部著作详细记录了佤族社会在漫长历史更迭中的发展状态与迁徙历程,被称为佤族的“百科全书”,集中反映了佤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司岗里》对生命的诞生过程做出了明确记载与阐释,认为整个世界最初呈现为混沌未开的迷蒙状态,由连姆娅和司么迫将世界划分为天与地两种形态,于是世界中便陆续产生了水、土、阳光等自然意识形态,经历数以千万年的自然演变与进化,最终世界上出现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

与此同时,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的沧源县是如今佤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该地也流传着有关生命起源的创世传说。传说,空荡无物的宇宙中孕育出一枚石子,随着时间的更迭,石子逐渐演化为地球,在地球的云雾中孕育出一位叫做“达西爷”的天神,他的眼泪化作山川河流,滋养孕育出地神“麻西雍”,进而由天地二神创造出竹林、动物与人类。

以上两种传说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其本质上都将佤族的生命观做出了明确阐释,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经由天地孕育出水土,进而产生动植物与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佤族的生物进化观点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谋而合,生物进化过程都是由水生到陆生,意识形态构造由简单趋于复杂、由低等进化为高等。佤族先民对生命起源的久远记忆在世代流传中不断沿袭、得以继承,最终构成了佤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生命观,将生命的起源归结于自然,认为人是自然规律作用下诞生的产物,是自然演变与进化过程中孕育出的成果,凝结成为佤族人民对于生命观的直观认知,带有较强的朴素唯物主义特色。

二是人和动物之间呈现出互帮互助、和谐共生的友好关系。佤族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对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有着明确记载,自然为人与动物提供的生存机会是均等的,人与动物在生存考验中一直保持着彼此依赖的关系。因此,佤族认为人与动物呈现出平等的关系,应对动物保持尊敬与尊重的态度。

首先,人类的食物来源要依靠动物提供。人类以主食、肉类以及果蔬作为食物,而早期人类主要通过采集获取主食与果蔬,通过狩猎获取肉类食物,因此动物成为人类获取肉食的唯一源头。

其次,人类的生存依靠对动物行为的模仿,动物充当人类的老师。例如,人类通过观察蚂蚁搬家,学会了如何储藏食物;人类通过观察蜘蛛结网捕食,学会了如何织网打鱼。因此,佤族认为人类早期从事以种植活动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活动,学会搭建房屋过上定居生活,這些生存技能与本领都来源于对动物的模仿与学习。

再次,人类的智慧高于其他生物。《司岗里》中有这样的记载,天神将生存本领赋予动物,而地神将对付动物的本领传授给人类,人类由此拥有了智慧。佤族文化中将人类的智慧看作一种更加高级与繁复的生命形式,智慧的来源与用处也和动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后,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之间得以区分的最本质特征,便是人类独有的道德意识。《司岗里》中记载,人类之所以能够获得越来越好的生存条件,除智慧的头脑外还要依靠良心、毅力与坚强。这些美好品质也就是道德意识的外化表现,作为与动物世界明确区分的重要依据,推动人类脱离蒙昧、过上美好的生活。

佤族经典著作与民间传说中对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系统阐释,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地位,彰显着万物平等的生命观,使得人类在和动植物的相处关系中一直保持一种平等谦虚的态度,这也形成了佤族万物有灵的精神信仰。

2.母体论

母体论是佤族文化中对于生命观的另一种看法,动植物经由自然演变孕育而来,同样作为生灵代表的人类,其诞生也离不开自然的作用。但母体论对于不同个体生命的诞生方式做出了更加具体的进一步阐释,认为人类是由母亲孕育而生的。佤族传统文化中认为人类的始祖叫做“妈侬”,《司岗里》中便对于妈侬如何通过观察模仿动物行为学会生育、养育子女做出了详细的描述,最终归结为母体论。母体论将繁衍生命定义为人类的本分与天职,指出生命个体由母体孕育而生。

3.“司岗里”论

作为佤族的民族史诗著作,《司岗里》中蕴含着大量关于人类来源的故事传说,主要分为两种派别。一种观点源自西蒙佤族一派,他们将司岗里定义为一个“石洞”。最早由天神“木依吉”将人创造出来,随后将人放到密封石洞中,在动物的帮助下人才得以从石洞中走出来,因此认为人来源于石洞。关于该观点的科学解释分为两种,其一认为石洞源自古代对女子的生殖器崇拜,其二认为石洞是人们对于远古穴居生活的一种回忆,某种程度上石洞暗含了对人类母体的隐喻。另一种观点源自沧源佤族一派,这个聚居于西南的少数民族存在一种葫芦崇拜,因为葫芦的外形近似孕妇体型,而葫芦内部多籽的特征也暗含人类对于子嗣繁衍的期望,归根结底也源于一种母体崇拜。无论是将司岗里看作石洞还是葫芦,都暗含隐喻的形容手法,而在佤语中的“司岗”意指保护、爱护,是母亲的代名词,由此看来“司岗里”论主要代表了佤族文化的母性崇拜。

(二)生命归宿

1.死亡的不可抗性

《司岗里》中对于人类始祖妈侬的死亡有着这样的记载,在妈侬的女儿安木拐正值豆蔻年华时,妈侬已经走到生命尽头,她教导女儿“没有不完结的人生”,安木拐向神明寻求死不复生的原因,最终将生命的终极奥义归结为“万物之规”。由此可看出,佤族先民将生命看作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诞生、成长、壮年、老年、死亡的整个过程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死亡的存在正如生命的存在一样合理,这也是生物必然遵循的规律。

2.“万物有灵”论

佤族文化中关于生命归宿的另一个观点即为“万物有灵”论,这一理论来源于佤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认为万物都是有灵魂的,虽然人的肉体会死亡,但灵魂是永生的,死去人类的魂灵将化为祖魂,经由后世子孙的虔诚供奉可保家族的世代繁荣昌盛。佤族将祖魂视为超自然力量,认为祖先灵魂时刻关注后代的举止行为,相应对后代施以惩罚或庇佑。佤族对祖魂的态度将悼念与祈求紧密连接,寄托着生者对于自身命运的关注与期望,也将生与死紧紧相连,这种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决定了佤族对待客观世界之平等、对待生命之尊重与敬畏的行为取向,彰显出佤族人对于生命的敬畏、尊重与渴望。

三、结论

佤族文化中的生命观来源于佤族先民对于生命起源的探索与生命归宿的追问,既包含佤族人民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经验与体验,又包含神灵崇拜、自然崇拜与宗教信仰的相关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浪漫与理性之间碰撞交融的综合产物。

(西盟县民族文化工作队)

猜你喜欢

石洞佤族母体
蒲公英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皋兰县石洞小学为例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开启石洞密码
开启石洞门的秘密
吞噬64条生命的石洞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