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书法中的“势”

2018-11-10胡锦涛

世界家苑 2018年10期

摘 要:在古代“势”出现在美学范畴,在文学、书法等艺术形式中较为常见,书法史上最早出现“势”这个概念是在汉代,此后历代书家和书法评论家,对书势的审美意蕴不断补充。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所以书法之势贯注在书法形式因素的各个层面,包括点画的笔势、结体的字势以及章法的全局之势,三者从局部到整体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本文主要从笔势、字势和动势三部分来浅谈势在书法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势;笔势;体势;动势

一、势的概念

“势”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并未出现,《说文解字》段注:“盖古用执字为之。”执,古文字作手持农具种植状。种植是要用力的,所以后来广泛使用的“势”,有意在“执”下面加一个“力”。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势”为气势之势,按,力也。势植用力最劳。”说明“势”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力。这种力是带有方向的运动。如卫夫人《笔阵图》中说“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丶,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这些笔画中都体现了力的运动方向,也就都体现了势。

二、“势”的来源

先秦文献中的“势”具体用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周易·上经》中的“地势坤”,“势”指的是地形高下之势。《尚书·周书》中的“无依势作威”,“势”指的是君臣卑微之势。《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不如乘势”,指的是时运前后之势、时机、机会。“势”是《孙子兵法》的核心范畴,既是本体论又是其方法论。全文中直接提到势的有15处之多,涉及《计篇》、《虚实》、《地形》等其中《势篇》是阐述“势”的专篇,其它篇幅虽未直接提到,但都是围绕如何“借势”、“蓄势”展开的。

东汉以后各阶层文人对书法的热衷与自觉的艺术追求开始蔚为风气,书家成为社会各阶层尊崇的对象,并形成师承、流派以及家族传承的家学,出现了纯粹的书法理论文章,书写工具与材料也获得了重要的改进。这些都表明书法已正逐步成为一个自觉、独立的艺术门类。书法理论也相继出现,细心梳理书法理论过程过发现很多理论都是围绕书法中的“势”展开的,如蔡邕《九势》、卫恒《四体书势》、索靖《草书势》、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等等历代书家对势的描写具有神秘色彩,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如见舞剑、见担夫争道;如见道上斗蛇;如闻嘉陵江声;……总之是悟得个“势”字。由此可见“势”是最能体现书法艺术本质的重要美学概念。书法是表现生命的艺术,“书肇自然”、“书为心画”,宇宙自然推移之奥赜、情感意绪律动之微妙,全凭形态的生动变化来展现,而所谓势,正是书法艺术形态的运动趋向,即他的动感、动态、动向、动势。因而“势”乃是书法形态美的根本,也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所在。在古代中国绘画中 画家也充分认识到了“势”在绘画中的作用,如顾恺之《论画》:“若已临见妙哉,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王微《叙画》:“以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而工篆隶者,自以书巧为高,欲其并辩藻绘,核其攸同。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由此可见以是否有“势”为是否“达画”的标志。如果说顾恺之以人物画应当“以形写神”,王微则以山水画应当“以形写势”。自古以来书画同源,画之势与书之势也是一源同流。

三、“势”在书法中的具体运用

(一)书法中的笔势

笔势是书法艺术的连贯性表达,着重强调时间性。书法创作之中线条的形成是连续的,也就是说创作过程中,点画的起笔至收笔、点画和点画、字与字都贯通了,从而充分体现了书法创作的时间性。卫夫人《笔阵图》云:“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并对横、点、撇等七种笔画分别如千里阵云、高峰坠石、陆断犀象、百钧弩发、万岁枯藤、崩浪雷奔、劲弩筋节进行形象的解释。“永字八法”对“永”字八种笔画分别取名侧(鹰隼侧身斜落)、勒(拉缰以勒马)、努(弩之怒发)、趯(人之踢脚)、策(以策策马)、掠(长空掠雁)、啄(鸟之啄食)、磔(裂牲磔肉)等,都可以看出对不同笔画所呈现的势的认识和强调。蔡邕在《九势》中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并把“九势”分为“结字”、“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等九势,后面的八势都是在说明书法中的用笔,都是有效的造势方法。“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行草作品的气脉正是这样形成的。一般来说,笔势的行进总是向前的,或者是下行的,但是我们在行云流水的笔势中适当“遏止”一下,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意趣。

(二)书法中的体势

体势是书法艺术的块面性表达,着重强调空间性。体势的表现是千变万化的,因为结体的大小、疏密、伸缩、向背等组合的变化会对体势产生很大的影响,欧阳询在《三十六法》中就字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把字的结构分为三十六种。除此之外,书法家自身的情感也能对体势产生一定的影响。每种书体都有自身的体势,小篆纵势为主,隶书横式为主,楷书纵横交错、险中求正,行书纵横交错、俯仰呼应、收放自如,草書连绵起伏。每个出色的书家都有自己的结体风格,如王羲之的飘逸、颜真卿的宽博、苏轼的石压蛤蟆、黄庭坚的枯树挂死蛇。隶书横势主要表现在波画、掠笔由字的中心向左右舒展,弱化纵向伸展的笔画,令横向笔画之势更强。如此隶书较于篆书为方形、扁方形。在隶书作品中大部分字宽度(横向)长于高度(纵向),几乎每一个字都有明确的隶书标志性笔画。卫恒《四体书势》中云“鸟迹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从此简易。厥用既弘,体象有度,焕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随事从宜,靡有常制。或穹窿恢廓,或栉比针裂,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在作品中有笔有势,气息相贯,给人以“纤波浓点,错落其间,若钟虡设张,庭燎飞烟,崭岩嵯峨,高下属连,似崇台重宇,层云冠山,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开,近而察之,心乱目眩,奇姿谲诡,不可胜原。”另外,在简牍碑刻中有少部分字夸大纵向某一笔,以肥大场面结束,如碑刻中《张景碑》、《石门颂》,拓片中亦为多见。隶书发展成熟后,在章法上普遍是字距大于行距形成字间疏朗行间绵密的气势,横势表现更为强烈。在一副作品中当笔画多的字与笔画少的字在一起时,对比不同于楷书强烈。

(三)书法中的动势

孙过庭《书谱》云:“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朱和羹《临池心解》云:“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说的就是每个字呈现不同的姿态,每个字巧妙的组合成一幅作品,造就了整幅作品的势。书法中的动势在行草书中体现的最为突出,以“势”论行草书,强调了行草书的势给欣赏者以强烈的动势感,即行草书形态运动和力的表现,为行草书之美的根源。苏轼《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其字间距较小,充分利用上字与下字之间取势之空白处予以穿插,如“来”字左下右上取势,“黄”字右上撇尽量右上伸等。字态却大小、斜正、长、方、扁姿态百出,各尽其势,又统一于整体行气之中。

参考文献

[1]朱骏声著.说文通训[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1982

[2]《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3]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胡锦涛,男,1992年11月,河南驻马店人,硕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书法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