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江西瘟疫的社会影响

2018-11-10苑桂玲

世界家苑 2018年10期
关键词:瘟疫江西医学

摘 要:明清时期的江西是一个瘟疫频发的省份,突如其来的瘟疫对江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民间和政府的反应各有不同,前者通过求医问药、祭拜神灵等方式来对抗瘟疫,后者通过遣医送药、赈济灾民的方式安定社会秩序。在与瘟疫对抗的过程中,各方都找到了相应的方式方法,无形当中还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明清;江西;瘟疫;地方;政府;医疗

明清时期的江西,瘟疫频发,对江西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一、对民间的影响

老百姓因为生活水平和知识的局限,对于瘟疫不能正确认识,往往采取一些在后人看来迷信甚至荒唐的方式来应对瘟疫。

1、通过神灵信仰驱瘟

明代史籍中出现了一些为驱除瘟疫而祈求神灵庇佑的记载。如:成化年间,江西南城人有一秀才罗圮在从陕西返回家乡途中,一船的人不少都得了瘟疫,罗秀才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脑中浮现出天妃神来救助的场景,因此痊愈,后来还专门去天妃庙虔诚拜谢,并“勒其事于嵋间”。明代城隍庙的信仰,也正迎合了民众的心态,利用天人感应思想,官方也倡導扶持地方信仰,控制民间舆论。但是,瘟疫带来的大量人口死亡,极大的冲击了迷信旧俗,改变了落后地区“信巫不信医”的陋俗。

2、民间风俗

在长期与瘟疫斗争中,一些预防瘟疫的措施发展为民众习俗,不仅点缀着一年年的工作节律,也引领者生活情趣,包括饮食、起居、服饰、旅游等,从而形成为民俗文化的特色。除疫祛灾成为民俗节日的主题。

3、大众心态

在瘟疫给人们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极大的冲击。在瘟疫中得到救治的人,会有感恩的心态。在亲戚、同族和、朋友和乡邻的帮助下,病者得到救治,死者得到埋葬,孤幼得到抚恤,加强了明代江西乡土之间的凝聚力,同族而居同族迁移。瘟疫给有些家族家庭带来的灭门之灾,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宗族来源,敬神崇祖,使得家族族谱开始流行。在瘟疫灾难下,为了生存卖儿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人相食的现象,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了极大的冲击和反响。在瘟疫中也有不少的医者能够秒手回春,被世人尊敬;有些庸医误人病情或是遗弃疫者,使得民众呼吁医者要提高医术医德。这时医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关注经世致用之学,纷纷著述立说。

在一次次瘟疫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共卫生对疾病的传播有着重大的影响,人们的视野开始关注到公共卫生领域,清除垃圾建立完整的排水设施,自发的投入到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中。

针对疫情,国家和政府救疫力量有时是相对弱化的。国家既缺乏制度性的得力施救,也缺乏对地方官救治的有效督促和制约,地方官的救饥、施药救疗行为,多是官员自身的为官一任就得为民办事的良心所驱使,因此仅有的一些救治手段和措施就显得零散而不系统,效果也就十分有限。在官府救治不力的情况下,江西民间社会自发的救治力量却颇为活跃,无论是积极地临灾救饥、施药送医、施棺掩骼,还是消极地祈神驱疫,都大大弥补了官府实际行政能力的不足和国家在民生政策方面缺乏制度性规定的缺陷,这对进一步控制疫情蔓延、减少人口死亡、安定地方社会和恢复灾地的社会生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政府的救治措施

1、疫情上报

在古代,疫情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的安定,所以历代政府都非常的重视。在明代,中央政府要求各地官员在灾情发生后,就要迅速报灾,以便上级部门采取及时的对策,并制定了报灾制度。

2、遣医送药

瘟疫发生之时,大批的普通民众或被感染,挣扎在死亡线上,或面临被感染的威胁,此时受灾的民众最需要的就是医生和药品。在瘟疫流行之时,政府一般都要派遣医官巡视灾区疫情,并由惠民药局散发药物。

3、掩埋尸骨

掩埋尸骨也是救治瘟疫中必不可少的措施。因为瘟疫的致命性往往引发大批人死亡,严重的瘟疫往往造成村落荒芜,尸横遍野,来不及掩埋的尸体腐烂,蚊蝇滋生使环境卫生恶化,则又促使灾难进一步加深,形成恶性循环。明朝政府在瘟疫发生之时经常积极掩埋疫死尸骨,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

4、发展先进的瘟疫防治技术

明代在防治一些瘟疫的技术上有了重大的突破,这其中最突出的是防治天花的种痘技术。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危害极大,我国古代人民与之进行过长期的斗争,最终找到了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即种痘技术。明代发明的人痘接种法,是更加安全的牛痘接种法发明前预防天花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驱,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5、觸免赋税或缓征

瘟疫爆发后,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人民饥困,为了缓解民困,明代各朝对灾民进行觸免赋税或缓征。明初由于政府财力充足,因此多数时候都全部镯免灾区的税。

三、对医学的推动作用

1、促进了地方医疗体制的完善

从医人员素养提高。以明代江西旰江流域为例,才子之乡,名人辈出,良好的社会氛围也影响着医学人物的成长。许多优秀青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献身医学,精研医理,重于实践,著书立说,脱颖而出。知识分子参与到医学领域,提高了从医人员的素质。明代江西医学主要有地方医学和藩王府医学。藩王府设良医所,王府医学人士待遇要比地方医学要高。太医院对“各府、州、县、卫、所的医官及医士俱由本院试遣,岁终会察其功过而殿最之,以凭馳涉。一岁一考核”。明代还实行“医籍”制度,保证有足够的医务人员。

2、江西医学界对瘟疫的认识和防治发生了变化

古方不能治今病明以前对痕疫的诊治多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理论,限于“伏气温病”范畴。明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流行性疾病成为了当时医学界面临的新问题。在大疫流行时,医学界认识到古方不能治今病。

大大的促进了明代江西医学的发展。在瘟疫最频繁的建昌府,形成了一个著名的制药群体,即建昌帮。明代江西医学家的治疫思想,特别是食疗法、针灸疗法、摄食法等科学保健保健疗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3、名医辈出

明代江西医学家在瘟疫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医学家,他们著述立说,影响深远。如金溪人龚居中和他的《红炉点雪》,为治疗痨瘵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明代江西南丰人李梃,医学理论渊博,临床经验丰富,行医江西、福建两省各地,疗效卓著,赢得病家高度赞誉,是明代江西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其《医学入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医学常识,还对治疗小孩痘诊也有独到到见解。明代江西“医学状元”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对明代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对医德修养的提高和医患关系的阐述,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借鉴。

瘟疫发生后,地方政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救济,就会出现盗贼甚至民变,导致社会治安紊乱。而要处理好瘟疫后的重建工作,需要地方与民间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医学书局出版社,1920年。

[2]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影印版。

[3]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上海书店(影印1936年暨南大学刊本),1986年。

[4]张剑光:《三千年疫情》,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5]梅莉、晏吕贵:《关于明代传染病的初步考察》,载《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6]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7]邱云飞:《明代瘟疫灾害史论》,载《医学与哲学》2011年第1期。

[8]《明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9]刘坤一等修,刘铎、赵之谦等纂,光绪《江西通志》,光绪七年刻本。

[10]王春林:明代江西瘟疫研究,2013年。

[11]孟亚肖:清代江西省疫失地理规律与环堍机理研究,2014年。

作者简介

苑桂玲,(1981--),山东招远人,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明清史,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明清江西的瘟疫与社会,项目批准号:LS162006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瘟疫江西医学
中医药,在战“疫”中前行
Bian Que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瘟疫算个啥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没有疫苗,古代大瘟疫有多恐怖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江西是个好地方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