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声音,致敬恢复高考40周年

2018-11-10任捷

中国广播 2018年8期
关键词:全媒体中国梦

任捷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特别节目,以人物系列報道、直播、纪实广播剧等3种广播样态来展现主题,不仅凸显了广播特色,更是融媒体业态下多维度报道的一种尝试。在创新节目样态的基础上,节目全媒体呈现、多样态传播,深层次展现了恢复高考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着力体现高考所承载的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并肩前行。

【关键词】广播声音 全媒体 多样态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1977年那场冬天里的高考令我们铭记,恢复高考不单是个体生命的刻度,也是我们国家社会不断前行的里程表。2017年5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以下简称中国之声)推出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特别节目——“高考三部曲”:一个人物系列报道《那年我高考》,一场3个半小时直播《今天我高考》,一部4集纪实广播剧《历史的抉择》。用3种广播样态的集合来展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相伴同行的主题,不仅凸显了广播特色,更是融媒体业态下多维度报道的一种尝试。

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的报道怎样才能从同质化报道中突围,做出特色、做出精品、做出影响力?2017年,春节假期刚过,台领导就提出明确思路:“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人物这个载体最丰富,报道主题应确立为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进程的关系,通过个人梦想折射中国梦,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在精心的指挥部署下,中国之声随即启动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系列节目的具体策划,力求在创新节目样态的基础上,深层次体现恢复高考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着力体现高考所承载的个人梦想与中国梦并肩前行。

一、人物系列报道《那年我高考》:讲述个体命运成长,记录40年家国变迁

《那年我高考》选取了11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们亲历了恢复高考的激情岁月,见证了高考制度的发展变迁。现在,这些人中有的在高精尖领域引领行业发展,有的在文学艺术上有建树,有的在海外学成之后毅然回国,有的在平凡岗位上耕耘奉献。

可以说,“高考”承载的是家国梦。因此,《那年我高考》的人物遴选紧紧围绕两个主题:一是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一)寻找人生截面

罗中立,著名画家。1977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20世纪80年代初,他通过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得知自己的油画《父亲》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艺术人生迈向巅峰。

刘震云,著名作家。1977年10月,他从部队的广播大喇叭里听到央广播发恢复高考的消息,没过多久,他成为1978年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

钱颖一,著名经济学家。4年的“上山下乡”插队生活,他一直在田埂上痴迷地收听央广的英语教学节目。

……

当记者通过各种途径辗转联系上这些人时,他们很少谈及个人经历,但都对当年恢复高考充满感恩,同时也因为与央广种种不能割舍的渊源,欣然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也因此成就了系列报道《那年我高考》的精彩。

每集短短8分钟的报道篇幅,如何铺展他们的人生起落?又如何书写这些人的努力与成就?这是创作时最艰难的抉择。比如,第一集《罗中立,趟过那条河》的采访速记稿4万字,第二集《苗文明的延水谣》采访速记稿6万字。面对如此多的采访素材,掂量取舍实在是太艰难了。编辑记者果断放弃了贪大求全的写法,而选取了主人公的人生截面,以此作为报道的支点。罗中立,选取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那幅画作《父亲》的创作历程,用一幅画诠释一个时代。刘震云,大漠军旅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段经历,战友情浸润着他的生命和作品,着墨战友之间的兄弟情义,细腻而动人。

(二)复原社会生态

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一群因参加高考而改变命运的人,因为他们的命运转折都是在时代背景下完成的,他们的故事是当时的社会土壤、时代变革孵化出来的。所以,40年前渐行渐远的高考记忆,既是个人命运的交响曲,更是40年家国变迁的映照。

比如,罗中立在谈到自己创作《父亲》的初衷时说:“文革结束了,重新回到学校已经是一种大开放迎来春天的感觉,可以自由地画画,可以高声说话,没人再说你是‘白专了。那时候仿佛只有领袖可以画大尺寸的肖像,我想把它转换成一个普通的衣食父母,用这样一种方式、这样一个尺寸的转换来说出一个时代的转折,一个真正的改革开放、一个真正的人文精神时代的到来。”

刘震云谈到自己的父亲同时收到两个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那种开心是从心底里发出的:“我没什么,我弟弟也没什么,就是我父亲‘疯了。他拿着两个录取通知书蹲在街头,碰到人就说‘你看这个事很难办啊。人家说‘怎么了老刘?怎么难办啊?他说‘你看吧,这个录取通知书有时候你真看不明白,你得帮我看看。你看北京大学都知道是在北京,这个西南政法学院你知道在哪儿吗?西南有多大?其实,这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里肯定写得特别明白。人家说‘老刘你家好事啊!”

这些主人公生动地口述历史,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历史留痕。

(三)契合重要政策

高考制度的恢复,让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为我国在新时期的飞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让强国战略、大国崛起有了最核心的人才保障。一代又一代英才蓬勃生长,成就了当今中国的光辉时刻。如何在英才辈出、人才济济的40年中选取我们的报道对象?如何确定入选我们人物系列的原则?做这样一个人物系列,很容易流于名人名家的展示。创作团队最后确定入选该系列的人物一定要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40年中的某一项重要政策契合,或关乎高考,或关乎高等教育,或关乎我国的重要国策。

著名画家罗中立、原延安中学副校长苗文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均是恢复高考、最具划时代意义的77级大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王永,是首届少年班毕业生;复旦大学教师鲁绍臣,是首批国家助学贷款受益者;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副总设计师张嘉振,作为国家“千人计划”归来的海外专家参与了中国大飞机的研制;中国中车科学家忻力、“蛟龙”号潜水艇副总设计师胡震则都是恢复高考后“中国制造”的领军人物;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技师黄实现是我国强化职业教育、培育大国工匠战略的代表性人物。

节目以11位人物的高考记忆、人生故事为载体,展示了历史变迁中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家国情怀,每一位讲述者的独特记忆,又是中国梦在我们身边的真实表现。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客观真实,但做报道的编辑、记者必须带着感情采写和制作,这种客观与主观的悄然融合,决定了作品的高度和深度。

二、特别直播《今天我高考》:4条主线同步推进,在虚拟时空中交互体验、切换呈现

承续人物系列报道《那年我高考》,2017年6月7日8:30~12:00,中国之声推出高考首日特别直播节目《今天我高考》,节目在关注实时进行的2017年高考的同时,回望和对话1977年,把恢复高考40年的厚重历史融入直播当中。

这两种节目样态都突出“我”高考,就是表达高考对个体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用“我”来做标题,更能凸显个体和高考的重要联结。

《今天我高考》直播设计了4条同步推进的主线:第一条,多地、多路记者直击2017年高考第一天动态信息。第二条,引入“虚拟时空”,通过真实情景再现,重现40年前恢复高考的历史场景,让恢复高考后首届延安考生、已经62岁的苗文明“重返”1977年,还原他当年从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到报名参加考试,再到进入考场答卷的全过程。整场直播时长设置为3个半小时,就是为了围绕苗文明重温40年前报考、高考的动态过程,以此作为推进整个直播的情感主轴。在各地考场和高考新政的连线中,信息的密集发布使整场直播内容丰富,但也会带来层次单一、基调过硬的问题,苗文明的故事不但是时空转换,更是节目节奏、层次的调整和变化。第三条,视频直播间搭建“虚拟考场”,让目前在校大学生体验40年前的高考;同时通过新媒体推送虚拟考场考卷,邀请受众同步参与体验和互动。第四条,教育专家储朝晖坐镇直播间,梳理盘点2017年高考热点。

4条主线交互推进、信息鲜活、场景丰富、切换流畅,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时时观照现实。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腾讯新闻”客户端对《今天我高考》全程进行了音视频直播,听众、网友跟随直播在“虚拟时空”中穿梭,感受40年前恢复高考时那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

3个半小时的直播中空间拉开、节奏紧凑、内容饱满、层次分明,并通过交互式体验将受众全程强力吸附,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纪实广播剧《历史的抉择》:充分发挥声音优势,重塑时空,解密40年前恢复高考的艰难突破

直到今天,高考依然是选才育人的重要路径。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中国之声除了关注个人、群体关于高考的回望和讲述,还重现了当年恢复高考制度的历史背景,体现了它作为拨乱反正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广播剧《历史的抉择》以纪实手法还原了40年前恢复高考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的几个关键时刻——1977年8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打破沉默,向刚刚复出主管科教工作的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高考的《难忘二十分钟》;做出恢复高考决定的关键转折的《一份内参》;中断十余年高考,高等教育百废待兴,却因师资、教材、校舍等短缺与紧张不得已而为之的《清华·减半招生》;非常状态下紧急出炉的高考试题《江苏·一套试卷》。这4个历史截面呈现出40年前冲破重重阻力和障碍的艰难历程,通过广播剧的再创作,让听众感知恢复高考作为拨乱反正序曲的艰难曲折,更加深刻地认知恢复高考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4集广播剧的创意、策划、采访和创作过程历时近半年时间。前期,记者寻访40年前当事人,搜集大量历史资料;中期,剧本创作尊重史实、还原原貌;后期,全体创作者倾情演绎、精心制作。同时,该系列广播剧还特别邀请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忠杰,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作为顾问,从党史和高等教育发展史两条脉络严格把控作品的创作,确保整部作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国家电台以《历史的抉择》致敬恢复高考,播出后在听众中反响强烈,听众称中国之声创作的纪实广播剧有担当、负责任、有意义。业界专家也纷纷对这一全新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历史的抉择》具有很大的创新创优意义,在此之前,业界还从未涉足这一题材的创作,这部作品填补了广播剧创作的一个空白。

四、系列节目全媒体呈现、多样态传播,引发网友共鸣和热议

中国之声纪念恢复高考40年特别節目在发挥声音优势、做好广播产品的同时,注重融媒体合作、全媒体呈现。中国之声的微信、微博和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等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推出集音频、视频、文字、图片于一体的系列节目新媒体产品,形成了广播特有的产品形态,积极探索“新型广播”融合发展之路。

此外,央广新媒体团队根据自身的传播特点,也推出一系列独立策划的新媒体产品,包括面向广大网友征集的《独家记忆·我的高考》、以复旦77级数学系为观察样本的《1977,他们高考——复旦77级数学系的来信》、邀请网友一起来答题的《邀您参与1977年高考综合卷》等,新媒体特色报道有规模、有声势、有参与,引发网友热议、共鸣、感动、深思。

(本文编辑:宁黎黎)

猜你喜欢

全媒体中国梦
全媒体时期时政新闻发展的新常态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