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海拔优质冬青稞品种冬青18号高产模式化栽培方略

2018-11-10多吉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3期

多吉

摘 要:本文针对冬青稞品种“冬青18号”的特征特性,对昌都市农作物,增产、增收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昌都市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农业新技术措施。

关键词:优质冬青稞品种;高产模式化;栽培方略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52

1 冬青18主要特性

冬青18作为优良的冬性青稞品种,该品种青稞具有抗寒、抗倒、抗黑穗病、轻感条纹病及出苗整齐,分蘖成穗率高,茎杆弹性好的特点;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抽穗、成熟整齐一致的表现。其全生育期275d,植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叶宽,叶色浓绿,属中穗型,平均穗长7.5cm,平均穗粒数55粒左右,穗大粒多:籽粒为椭圆形,呈白色,短芒,籽粒饱满,千粒重为42.6g。

2 栽培技术

2.1 地块选择

该品种适宜在海拔3700m以下中上等肥水条件下的保灌区种植,但由于该品种生育期较长,不宜在海拨2400m以下的二季作物生产区种植,避免影响后茬作物的正常成熟。如果后茬作物种植箭舌豌豆和芫根等饲草作物和荞麦等早熟作物,可根据当地种植习惯在适宜区种植。选择中上等肥水条件的地块,且灌水条件较好,前茬作物以绿肥、油菜、豆类、荞麦、玉米、小麦等作物为宜,应避免连作。

2.2 深施基肥、精细整地

一般每667m2施底肥农家肥1000~1500kg,磷酸二铵15.0kg,尿素7.5kg,钾肥1.5~3.5kg。或按测土配方最佳施肥确定施肥量,将基肥撒入田中后,进行翻耕。要求土碎地平,上虚下实,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性[1]。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播种。针对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田块,每667m2用3%地虫杀星颗粒剂2.5~3.5kg,兑水1.0~2.0kg,掺拌细砂15.0kg左右,混合均匀,撒施于地表后耕翻。防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2.3 播种

2.3.1 播种时间

9月下旬—10月下旬播种。

2.3.2 播种方式

提倡机耕机播。

2.3.3 播种量

机播15.0~16.0kg/667m2。

2.3.4 播种深度

5.0~7.0cm。

2.4 管理措施

2.4.1 查苗補种

青稞出苗后检查出苗情况,检查标准为苗均、苗齐、苗壮,对于缺苗、断垄的地块应及时进行补种。补种的种子宜先用温水浸泡做催芽处理进行补种;查看苗情,以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2]为抓手,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灌越冬水,宜采用小水漫灌,不能造成田间积水。甄别不同苗情采取不同的措施。引起冬青稞弱苗的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土壤缺氮造成的苗弱。表现为:基部叶片从叶梢开始,逐渐变黄直到干枯,并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土壤缺磷造成的苗弱。表现为:叶尖及叶鞘呈紫红色,植株矮小,分蘖较少;土壤过干造成的苗弱。表现为:生长缓慢或停滞,分蘖慢,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土壤过湿造成的苗弱。通常表现为:分蘖慢,甚至叶尖变白干枯;播量太大造成的苗弱。其表现是:幼苗群体密度大,幼苗瘦弱、纤细;播种过浅造成的苗弱。表现为:分蘖减少,根较少,幼苗黄、弱,容易受冻害枯萎;播种过晚造成的苗弱。表现为:由于冬前生长时间短,导致青稞苗生长瘦弱,分蘖少。

2.4.2 田间管理

春季青稞田间管理要遵循促控结合,肥水运筹根据苗情长势,科学进行分类管理[3]。针对不同的苗情长势,要做到因地制宜,促控结合,分类管理,肥水调控。旺长苗以控为主。对无脱肥现象的旺苗,早春镇压蹲苗,返青期(一般在翌年的3月15—20日期间适时灌溉)结合浇水,追施尿素7.5~10kg/667m2,深施覆土,根据土壤墒情,可适当晚灌或不灌拔节水;对有脱肥现象的旺苗,结合返青期浇水,追施尿素7.5~10kg/667m2。早春返青后对旺苗镇压,及时控旺转壮。根据土壤墒情,可适当晚灌或不灌拔节水;弱苗以促为主,春季应追施2次肥料,返青期第1次追肥浇水,施尿素7.5~10kg/667m2;拔节期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拔节水,可适当早灌拔节水并增加灌水次数且根据实际情况酌量追施尿素;对长势正常的晚播较弱的青稞田,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浇早春水,避免因地温降低和土壤透气性减弱而影响生长;做好早春划锄镇压工作,保住地墒,增温促进青稞早发。

2.4.3 除草

昌都市农田常见杂草以野燕麦、野油菜、灰藜(灰灰菜)、白茅(然巴草)和冰草等为主。

2.4.3.1 中耕除草

返青后结合灌水进行中耕除草;拨节前做好第2次中耕锄草;青稞拔节后期要及时拔除野燕麦、野油菜等大株杂草。

2.4.3.2 化学除草

对双子叶杂草发生较重的地块,灌返青水、追返青肥7d后,每667m2用“千里寻”60mL兑一喷雾器水,均匀喷雾,灭除野油菜、灰藜等双子叶杂草,在防治时注意风向并远离十字花科等作物,避免产生药害而减产。对野燕麦发生较重的地块,在青稞四叶一心期,每667m2用“爱秀”80mL兑水一喷雾器,均匀喷雾,灭除野燕麦。“千里寻”、“爱秀”使用间隔期为7d。

2.4.4 病虫害防治

2.4.4.1 蚜虫防治

宜早不宜迟,冬青裸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重点调查田间地头冬青稞的下部叶片,当百株蚜虫量达到100头时,用“叫停”进行防治。

2.4.4.2 锈病、白粉病防治

重点是降低菌源密度,有效控制锈病菌的传播。“叶将”可防治锈病、白粉病。

2.4.4.3 蝗虫防治

每667m2用“铁证”30mL兑水一喷雾器均匀喷雾。

2.5 收获

2.5.1 收获期

在冬青稞腊熟末期,即茎叶已变黄,穗下节间是黄色,最上一个节及附近叶鞘仍是微绿色,籽粒呈现黄粒时,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4],做到单打、单收、单脱、单储。

2.5.2 收获方式

人工或机械收获。

3 昌都市2017年冬青18号种植的基本情况

3.1 播种面积及化肥调运情况

2017年昌都市在左贡县、卡若区、察雅县、洛隆县4(县)区种植“冬青18”共计213.3hm2,其中左贡县(扎玉镇133.3hm2、碧土乡3.33hm2);卡若区(俄洛镇3.33hm2、沙贡乡50hm2);察雅县(烟多镇8.67hm2、荣周乡4.7hm2);洛隆县(白达乡6.67hm2、腊久乡3.33hm2)。完成“冬青18”调种56.45t;化肥调运82t(其中复合肥74t,尿素8t);预定农药(爱秀、千里寻、叶将、叫停、铁证)共计0.75t。

3.2 播种时间及播量

昌都市“冬青18”播种时间集中在9月下旬—10月下旬。10月前播种地区主要分布在卡若区,现阶段处于四叶期;洛隆、察雅、左贡除个别村以外,种植时间均集中在10月10—15日,现阶段处于三叶期;昌都市“冬青18”的播量基本控制在15~17.5kg/667m2。

3.3 基本苗情

基本苗差异较大。由于各地土壤墒情、播量、播种方式(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无法大范围开展机耕機播作业)不同导致“冬青18”基本苗差异较大,其中卡若区基本苗24~25万株;察雅县基本苗15.8~16.3万株;左贡县基本苗17~18万株;洛隆县基本苗23.4~23.6万株;现阶段各县“冬青18”长势良好,均无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发生。

3.4 下一步工作

“冬青18”的种植是为了确保青稞总量安全,挖掘“冬青18”收货后复种高产优质饲料潜力,推动昌都市畜牧业增产增效,实现适宜区青稞增产、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3.4.1 做好田间管理

做好越冬水的灌溉。在气温在3℃左右,根据土壤墒情实时做好越冬水的灌溉, 昌都市灌溉时间一般以11月下旬—12月上旬为佳,灌溉应采取小水漫灌,避免造成田间积水。冬灌后针对土壤出现的板结、龟裂应及时进行耙地锄地及镇压,降低越冬死苗率;做好追肥工作。“冬青18”由于生育期较长,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结合返青水或降雨追施尿素,每667m2施用量一般在7.5~10kg;针对基本苗少于18万株的田块,需增施2~3次追肥,以增强分蘖成穗率;做好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

3.4.2 做好野生禽类和家畜啃踏防护

由于冬前麦苗体内积累了大量碳水化合物,啃食和踩踏导致幼苗失去营养,将无法越冬。因此要做好以下2点:做好防护栏修补工作,防止家畜啃食;做好野生禽类的驱赶工作。

3.4.3 强化复种工作,确保复种质量

做好提前安排部署,提前做好复种技术指导,真正实现复种面积增加,农田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显萍.提高青稞田出苗率的主要技术措施[J].种子,2010

(10).

[2]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冬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J].种业导刊,2012(11).

[3]耿书梅.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2014(6).

[4]其美旺姆.从优良品种选育试验结果谈西藏冬青稞育种发展对策[J].西藏农业科技,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