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温灸督脉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2018-11-10黄清霞钟应虎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温灸痉挛性夹脊

黄清霞,钟应虎

(广东省高州市中医院,广东高州 525200)

中风为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现已成为危害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1]。患者多以半身不遂、猝然昏倒、言语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痉挛性偏瘫为主要后遗症,可对其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为此,本研究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温灸督脉治疗,且已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11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35岁-71岁,平均(52.48±4.01)岁;病程4个月-11个月,平均(7.92±1.05)个月。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34岁-72岁,平均(52.50±3.98)岁;病程3个月-11个月,平均(7.88±1.03)个月。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①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内诊断标准,即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病轻者可无昏仆,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喁斜等症状;②所有患者均经MRI或CT检查确诊;③近期未接受过镇静药物与肌肉松弛剂治疗。排除标准:①非脑血管意外而导致的肌张力障碍患者;②并发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等疾病患者;③伴有严重原发疾病与精神障碍者;④对治疗依从性差。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取督脉与华佗夹脊穴位,督脉从大椎至长强,隔2个-3个椎体取穴,华佗夹脊穴位于第2腰椎-第5腰椎,在各腰椎棘突下方开0.5寸,隔2个-3个椎体取穴,同时取患侧悬钟、足三里、环跳、伏兔、外关、丘墟、昆仑穴位;操作方法:使用0.3 mm×40 mm不锈钢材质的一次性针灸针,常规消毒后开始进针,在督脉穴、华佗夹脊穴分别向上斜刺、向斜内侧针刺13 mm-25 mm,采用捻转、提插得气法;合谷、外关直刺13 mm-25 mm,曲池、肩髃直刺25 mm-40 mm,环跳直刺50 mm-75 mm,足三里、伏兔直刺25 mm-50 mm,昆仑、丘墟直刺13 mm-20 mm,悬钟直刺13 mm-25 mm,均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艾条温灸督脉,取大椎至腰俞穴,确保针穴位始终有温热感,以皮肤显示微晕红且无烧灼感为宜,温灸时间为30 min。两组疗程均为45 d。

1.4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5 d后对两组患者痉挛情况、肌张力进行评定对比,其中痉挛情况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进行评定,包括阵挛、肌张力及腱反射三方面,最高分为16分,轻度痉挛:1分-9分,中度痉挛:10分-12分,重度痉挛:13分-16分;肌张力采用修订的Ashworth评分(MAS)进行评定,评分范围在0-5分,分值越高表明越僵硬。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5 d后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对比,其中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包括洗澡、进食、如厕、穿衣、上下楼梯等,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则越高;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定,包括上肢功能及下肢功能,各66分、34分。以50分为临界值,运动功能与分值呈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SI、MAS评分对比(Mean±SD,分,n=5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I、FMA评分对比(Mean±SD,分,n=55)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SI、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为临床治疗难点,在西医治疗中以口服药物为主,虽对患者痉挛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长期用药可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针灸疗法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优点,可有效避免服用药物所带来的胃肠道反应、疲乏、困倦等症状,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2]。本研究针刺选取督脉与华佗夹脊穴两个主要部位,华脊穴具有调神通络、脑醒开窍等作用,既可补泻经气,又可使筋脉自柔,对阴阳调整、患肢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针刺督脉穴位可达到补益脏腑、醒脑开窍等效果,进而帮助患者改善机体功能,调节全身阴阳静脉气血等,同时针刺悬钟、足三里、环跳等穴位可促进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此外,温灸督脉可产生良好的疏筋缓急效果,同时对患者痉挛状态形成抑制作用,通过将温灸督脉与针刺疗法联合使用可较好地调和气血,使患者各项机体功能得以快速康复,具有一定可行性与有效性。综上所述,将针刺与温灸通脉联合用于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可有效帮助其缓解痉挛状态,进而达到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

猜你喜欢

温灸痉挛性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隔姜灸治疗冻疮效果好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马氏温灸传承基地落户朝阳传统中医将更多回归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元胡止痛口服液对缩宫素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性收缩的影响
温灸加推拿法治疗腰椎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