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意回避还是刻意纠缠

2018-11-09祁顺成

江西教育B 2018年8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预设

祁顺成

摘 要: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积淀经验、积累方法、发展思维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抓住学生易错的关键点,并科学地预设学生纠缠的环节,让学习真正发生。善于假借学生的纠缠,让学生在纠缠辨析中明理,在纠缠争辩中明智,从而领悟知识的本质,掌握学习的真谛,学会学习。创设学习纠缠的情境,不仅能让学习更具智慧,更让数学学习充满灵性。

[关键词 ] 预设;掌控;纠缠;有效学习

让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正逐步成为教师的共识,也正演变为教师的实践活动。然而,在真实的教学中我们却很难摆脱经验的束缚,很难走出世俗的影响。如以前提倡课堂上要尽力避免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无谓的纠缠,可当我们的教学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进入学生的世界,是有意回避学生的纠缠,还是围绕纠缠、紧扣纠缠灵活施教呢?这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名师的精准教学掌控机智为我们提供了典型的示范。

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的教学片段回放:

师:刚才有同学说两张一样长的纸条能围成三角形。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先把两张纸条还原,看看是什么样子。

生:这两张纸条是一样的,先把红色的纸条剪断,变成两段,然后与蓝色的纸条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用蓝色纸条调整,试图围成三角形。)

师:我首先佩服你的堅持!刚才你们都说围不成,他不是围成了吗?

生:因为两边的和等于或大于第三边,都能围成。

师:同意的请举手(一半学生举手)。我们再来看看他围的这个三角形(投影放大),你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你觉得哪儿需要调整?(学生上台调整)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现在左边又分开了。

生:不能围成,就差一点点。

师:我很佩服咱们班同学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就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究竟行不行呢?

(其他学生继续提出要调整的地方,该生不断调整,但是最终也没有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

生:我认为永远也不能围上,因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现在这样只能平行。

生:(主动走到投影前)我认为三角形是由三个顶点组成的,它现在就差一点点,只有两个顶点,就不是三角形了。

生:从这个点到那个点是这条蓝色线段的长度,如果红色线段的两个点和蓝色线段的点连在一起,两条线就会重合在一起。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里是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是大于第三边。

师:看看能不能再围一次。比如,先把蓝色线段两端和红色线段一端的点连起来,然后呢?

生:把线段两端往下压,再压,最后就平行了。

师:我们看到似乎是围成了,但是还差一点点。学数学,往往不能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现在你闭上两只眼睛,睁开第三只眼。第三只眼在哪儿呢?(手指眉心)想一想,如果两张纸条是一样长的,把其中的一张一刀两断,然后把它们的两端接在一起,再往下压一点,再压一点,最后会怎么样?

(教师用动画演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学生随着演示过程发现总是差一点点,或者平行,或者接不上,或者重合,都围不成三角形)

师:看来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时候还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

华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引发了笔者对数学教学的深度思考:

1.什么才是真正的小学数学教学?这是一个很大也很复杂的话题,但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镜中花,而是来自于学生真实感受中的活动反思,是一种直觉的感悟,也是在教师引领下的探索研究过程。华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也许看不出新颖之处,但如果细细品味,就会发现简朴中的睿智、平实中的玄奥。就以“为什么要选择两张纸条作为探究材料” 来说,华老师在他的教学后记中是这样阐述的:把两条边作为一个整体与第三条边去比,这是学生没有经验的。给他们普普通通的纸条,需要学生忽视其宽度,重视其长度,把它“想成”只有长度的线段。这就有了“数学化”的味道。也许这就是我们平常教学构思中无法达到的高度,也不能契合学生认知水平、经验储备所达成的思考深度。

在课改多年反思的延续中,呼吁“让数学教学回归数学”的声音越来越强烈。的确如此,如果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一味地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忽视数学本身的知识性,那这样的教学就沦为表演或作秀。华老师在此教学片段中设计:拿两张一样长的纸条,剪开其中一张,指导学生在这种情形下去围出三角形。这个设计使学生一开始就获得一个最直接的感知、最真实的表象,即两张纸条是一样长的,剪断后还是一样长的。因为这个感知的存在,会促使学生自觉地实践、科学地观察、谨慎地反思,并促发学生去探究、去深思:“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当大部分学生获得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感知时,也有极少部分学生竟然认为能“围成”一个三角形。面对不同的声音,科学地掌控课堂就成为教师的智慧体现。对此环节的纠缠,也会丰富学生的感知,促进思考向纵深推进。利用学生对“两张纸条的和等于第三张也能围成三角形”深信不疑的思考,巧妙地组织操作、观察、质疑和提炼等活动,从直观中找出实践的误差。利用真实的活动,让学生体味知识的形成,从而有效地避免苍白的说教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华老师没有有意地回避退让,也没有强势引领,而是灵活地引导学生再实践、再反思,让学生再度面对实践操作,反思操作的不足,反思思考的不足。预留出充足的纠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看、思、议等活动成为研究的主旋律;创设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动画演示等情境,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给学生真实的体验,特别是引导学生睁开“第三只眼”的教学环节,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较短的两张纸条的另一头接头点在哪儿?”“能接上吗?”等话题呈现,从表面上看,让教学只围绕“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纠缠不休,浪费了学生较多的精力,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学生再度沉到冷静的思考与激烈的争辩之中,就会更加理性地审视学习历程,自觉地对先前的错误想法进行自我否定。课堂探究活动因为“纠缠”而厚实了许多。

2.静心预设才能科学掌控。预设和生成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环节,没有预设就无法进行掌控,没有生成就缺乏生机。因此,我们要科学地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意外,灵活地把握纠缠现象的出现,从而让课堂充满情趣,也充满灵性。本教学案例中华老师的纠缠场景如不细细品味,我们也许会认为这是一次意外,但是如果静心审视教学流程,我们不难发现,这里出现的纠缠场景是科学谋划的产物,更是走进学生内心的数学教学。

纠缠通常来源于意外,教学中如能科学地判断意外的价值,灵活地拓展意外资源,使其成为活性的教学资源,那我们的教学就会收获无尽的精彩。善于借助学习冲突,科學地制造纠缠,可以达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反之如果我们教学缺乏前瞻性的思考,不能科学地预设冲突、意外和纠缠,如果只是一味地顺从和接受,放弃应有的态度与立场,或者是选用部分学生的经验去覆盖、掩盖学习的进程,这样会对大多数学生造成无形的伤害。因此,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势必会在课前酝酿好、准备好“有预谋”的纠缠,为可能形成的纠缠铺就好各种学习研究平台。

为什么要预设纠缠的环节?因为纠缠会使学习更加集中,也能使学习更具靶向性。同样,因为纠缠会进一步凸显知识点的探索研究过程,使原本一带而过的教学环节成为学习的焦点,也在无形中使之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能促进学生思考,将他们引入“纠缠”,并在对不同见解的思考、讨论中实现澄清思维过程、反思学习历程的理想状态,以便于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最大面积的思维成果。纠缠的结果要么是让“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真理”经历被集体论证的过程,成为大家的共有财富;要么是少数人提出的见解虽失之偏颇,但是经过一番纠缠,起到了正面提醒或反面衬托的作用,同样也丰富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历程。

当然,化解纠缠需要价值判断,更需要学生立场。设计纠缠不是噱头,而是通过纠缠的化解,澄清学生的模糊理解,使知识点在明辨中变得科学清晰。化解纠缠,也需要教师有准确的判断力和良好的调控力,用科学的引领、有效的调控,使学习更具指向性,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实现在纠缠中自我修正的学习目的。本教学片段中,华老师营造了平等、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一再鼓励学生“能不能再围一次”,让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华老师组织学生“同伴互助”,一起寻找错误背后的闪光点,让他们在明理、析错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思维,真正促进了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深度思考。

预设纠缠是一种学问,需要教师智慧的掌控,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和学习水平上分析其错误产生的深层原因,营造适宜的氛围,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感受到探究的乐趣,不仅“明其错”,而且“明其何以错”,从而提升思维活性,积累学习经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水泗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预设
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