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轮高考改革政策分析及应对举措

2018-11-09喻金水

江西教育B 2018年8期
关键词:科目考试改革

喻金水

我省拟于明年秋季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将对现行高中教育和高考模式带来极大的冲击。各高中学校将在课程开设、选课走班、生涯规划指导、学考与综合素质评价、教学管理和改革等方面遇到诸多难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深入研究,提前准备,制定对策,才能有备无患。

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本轮高中教育改革的冲击点就是以高考改革倒逼课程改革,以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带动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修订。

(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最大亮点是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为顺应新高考改革,高中教育将会发生以下重大转变:

首先,高中教育将从仅仅关心一次终结性考试的成绩转变为要关注学业水平考试、外语考试和高考,同时也要关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学生的学习将从过去的统一化、单一化转变为个性化、有选择。

其次,学校组织教学将由固定班级的统一授课方式转变为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实行选课制、分层教学和走班制。

再次,基础科目将发生重大变化。语文由于广度、难度提升,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取消文理科之后,过去对数学的不同要求转变为统一要求,试题难度会大幅度降低;英语拥有2次考试的机会,要拉开距离很难。

而课堂教学趋向于“少而深”,即少教而深学。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学习、合作解决问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高中课程结构的调整是为了增加选择性

高中新课程方案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一是取消了学习领域,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

二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必修学分进行了重构,适当增加了选修学分。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改革相衔接,具体见下表。

(三)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为了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新修订的高中课标有两大突破和三大变化。两大突破即第一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三大变化是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要求发生的相应变化。

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利用学业质量标准,可以衡量学科素养的达成度,并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四)相关制度和标准的建设是为了强化课程有效实施

高中新课程方案提出了需要完善的配套制度,包括选课指导、生涯规划、走班教学、考试评价等。

要求调整高中教师编制标准、完善图书资料技术装备教学设施标准和经费投入标准。

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建立国家、省两级课程实施监测制度。

二、我省高中教育将面临哪些挑战

(一)学校管理与课程开设

1.千校一面,学校类型单一,怎样实现高中发展多样化和特色化

目前普通高中的最大问题是“同质化”“千校一面”,无法为学生发展提供多种选择。这次改革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就必须要求普通高中教育走向多样化、特色化。

2.大校额和大班额普遍存在,走班要求的教室和师资不够怎么办

我省高中大型学校不少,学生人数5000至8000的学校占50%,但真正的万人学校和超大班额也不多。教室、功能用房、器材普遍不足。

据上表分析,县级中学班额偏大,教师总数和结构性缺编缺额比较严重。

从全省情况来分析进入改革后教师需求情况(按2016年数据统计),全省总体上缺口老师人数为17806人。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缺额在2000人以上,地理教师额达1000多人,生物、政治、物理教师可能出现富余。

3.配套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如何建立

要指导学生理性选择学习课程,必须建立选课制。要编制《学生选课指南》,指导学生做好人生发展规划,建设网络选课系统。

要分学科分层次安排教学,必须实行走班制。合理分班和编排课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走班模式,编排教学班课表。

要加强教学班管理,必须建立导师制。教学班导师既要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又要与行政班班主任协同搞好教学班的学生管理工作。

4.如何开设足够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要满足选择性必修42学分、选修14学分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选择28门选修课程。据测算,每1000个学生需要提供100门选修课程供其选择。

必须通过课程整合增设选修课,比如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校本课程开发、大学先修课程等。

(二)教师提升和教学改革

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严重滞后。新课标今年初才公布,新教材至今还未审查通过,相应的培训工作大幕还没真正拉开。尤其是基层学校忙于当下的教学工作,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研究显然滞后。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体系亟待建构。如何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确立教学目标,重组课程内容,测定学业质量,使学科从学科知识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等,还任重道远。

新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模式还未形成。新课程改革以来,尽管我省各地各校开展了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但目前为止还没有行之有效、普遍认同的教学模式脱颖而出。

(三)学生负担和偏科問题

学生能否成为改革的受益者,很大程度体现在学生课业负担和偏科方面。从我省实际情况来看,在改革初期将遇到如下问题:考试次数过多,如何有效减轻学生负担;提前分班越来越早,如何防止产生新的偏科现象;高三只拼语数两科,如何避免加剧竞争;学生在校三年学习和考试如何科学安排;“拔尖学生”和“短腿学生”如何培养和提高;等等。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三、先期实验省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上海、浙江实验遇到的问题和政策调整

新高考方案中的6选3或7选3的选考模式,完全不同于此前的文理分科,不少学校为了保持教学的正常进行,给出选考的固定组合让学生选择。

无论浙江还是上海,选考方面都出现了学校和学生的投机现象,学生选择选考科目第一考虑的不是兴趣和特长,而是如何在选考考试中拉开差距。

浙江方案的复杂之处还在于选考有两次考试机会,按照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学生要在高三的10月和4月进行选考考试,但实际情况是不少学生抢跑,高二期间就参加选考考试。

多次考也带来了某些学校的“流浪学生”和师资的“潮汐”现象,即有些成绩好的学生提前考完选考,到高三就只有语数两门课,大量时间闲置。同时,也导致学校师资结构出现失衡,对学校的管理均提出挑战。

2017年11月,浙江省对试行三年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作出调整。其中学考选考时间调整为每年1月、6月,且高一第一学期不得参加学考,高一第二学期参加学考的科目不多于3门。选考科目考试只能高三学生参加。

针对此前出现的“弃选物理”现象,调整后的方案设置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如物理科目保障数量被定为6.5万。

(二)后加入省份采取的应对措施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份2017年秋季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具体方案到2018年上半年才陆续出台,他们又有哪些非常之举呢?

基本上参考上海的方案,选考采取6选3方案,且只考一次。英语有两次考试,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成绩,但山东只是听力部分两考。

选择试点学校开展选课走班制,认真测算开展选课走班工作所需的师资、校舍、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平台等教学资源需求,做好统筹配置。

高考综合改革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学校须按学生选择科目情况实行走班教学。要落实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各门课程,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课需求。生涯规划教育将是不可或缺的课程,学校应从高一起开展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教育。

地方配套政策是关键。教室资源配置方面,一般是通过新建或扩建部分校舍和调整招生规模等方式,解决新教学模式下校舍场馆不足问题。

针对师资配备的校际矛盾和学科结构矛盾,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改革,区域内教师统一调配管理,鼓励一专多能,富余教师转岗培训,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学校外聘紧缺教师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为了使成绩呈现方式和等级赋分方法更加科学公平,各省市做法也不尽相同。如海南高考总成绩以标准分呈现;山东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8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有效缩小了分差。

四、基层迫切需要得到哪些支持

尽快确定具体改革方案。目前,学校最关心的是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何时发布,方案的确定涉及课程和考试的具体安排。具体方案未定,学校准备工作无从下手。

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针对新高考提出的要求,在师资、办学条件和经费方面出台相应政策。如对于紧缺科目类教师,可适当放宽准入条件。

及时提供专业支持。教研系统要努力成为高中改革的专业支持力量。研制各类指导意见,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开展教学质量监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分类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学校希望有关部门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对于学校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一线教师、家长要进行分类培训,以尽快适应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

开发生涯规划、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在改革的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选课编班、个性化课表、教学班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网絡平台解决这些问题。

尽早公布高校招生录取对选考科目的要求。高校自主提出的选考科目范围,与学生选课和报考专业密切相关,必须提前两年向社会公布。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

猜你喜欢

科目考试改革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瞧,那些改革推手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