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2018-11-09虞莲会封大连袁灵刘义容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尖端置管成功率

虞莲会 封大连 袁灵 刘义容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我国医疗机构行PICC置管时有两种血管选择方法,一为盲穿法,二为超声引导下置管[1]。但是在临床试验中发现,盲穿法对于患者的局部血管有一定条件,患者血管必须足够清晰,才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2]。但是新生儿的血管比较细窄,血管壁薄,通透性较高,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一旦没有成功到达上腔静脉,出现导管渗液的几率非常高[3]。因此,选择合适的PICC置管方法,对新生儿成功置管的关键。本研究探讨了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5—2016年例行PICC置管(盲穿法)的4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2017年—2018年的35例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观察组,两组新生儿一般情况如表1。

PICC置管的新生儿符合以下条件:①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肠外营养、预期持续2周以上;②置管时间均在生后2~4天,生命体征相对平稳;③每位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由具有PICC专科资质的护士进行穿刺;⑤B超血流显像由同一超声科医生监控。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盲穿法。

观察组: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行PICC置管,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探查新生儿的血管状况,排除狭窄、畸形,并做好位置标记,并选择标记下无损伤的皮肤作为本次穿刺部位。将新生儿平放在治疗台上,并帮助新生儿上肢外展(90°),测量穿刺点至新生儿的右胸锁关节的总长度,并按照PICC置管规范操作,在导管达到新生儿肩部时,帮助新生儿头部转向穿刺方向,并将新生儿下颔紧贴肩部,直至导管成功送入,并达到预测长度。若新生儿穿刺部位为下肢,放平穿刺下肢,并测量穿刺点直至肚脐与剑突的中点为总长度,不需变换体位,按照PICC置管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送入导管并达到预测长度后,封管,并拍摄X线片进行定位。在送管过程中实时监测导管刺激及外在刺激对血流的影响,监控导管尖端有无打折、,异位、并进行实时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

两组新生儿的导管位置准确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出血量,静脉炎发生率,心率波动水平,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n=35)的导管位置准确率,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n=46),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出血量,静脉炎发生率,心率波动水平,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3.讨论

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出生后体质量较差的新生儿,以及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的重症患者,身体素质低下血管通透性较强的老年患者。诸多研究显示PICC置管是一种适用性极强的治疗方式,操作容易简单,成功机率较高,插管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较小,术后固定容易,安全性可靠性较高[4]。

但是,新生儿PICC置管危险性普遍高于成年人。新生儿体内的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身体素质较为低下,PICC置管的轻微损伤也会给新生儿造成极大的生理痛苦[5]。同时,新生儿年龄较小,治疗依从性较差。在PICC置管置管期间会发生乱动,哭闹等行为,影响整个置管的成功率。且体质量较差的早产儿生命体征不稳定,部分患儿有明显的水电解质不平衡状态,早产儿血管细,窄,通透性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进行PICC置管的观察组35例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为100%,优于应用盲穿法行PICC置管的对照组46例患者的71.73%,73.91%。对照组一次性穿刺失败的12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在调整后穿刺成功,但是仍有4例患儿穿刺失败,经调整后导管尖端无法达到上腔静脉。对照组患儿有6例发生静脉炎,对症治疗后炎症消失,继续使用导管。置管期间,对照组有3例患儿进行非计划性拔管,原因是1例患儿置管后肢体肿胀,无法缓解,1例患儿则出现导管堵塞,溶栓失败后只能拔管。由此可见,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行新生儿PICC置管的实用性远高于盲穿法。

超声血流显像B超定位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优势:(1)早产儿在行PICC置管时绝大多数生命体征是相对平稳,但仍需静脉补充营养维持血糖稳定。传统的盲穿方式需X片定位导管尖端位置,需搬动患儿,造成肺泡的二次损伤。(2)早产儿脑部发育不成熟,不适当的搬动可能导致颅内出血等并发症。且X定位后,若导管尖端未在预定位置,需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固定,加重皮肤损伤及多次X线暴露的风险。(3)B超定位方便、快捷、无创。通过穿刺前对血管进行全面评估,选择血管条件最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可避免在盲穿过程中因血管狭窄、畸形导致的送管困难。(4)送管过程中实施血流、导管尖端移行位置监控,可及时对导管位置进行调整,减少盲目、反复送管导致的血管及导管损伤,提高置管的成功率。(5)病儿相对舒适,心率波动范围仅5~10。由于整个过程未中断患儿的一切治疗,病情平稳,血糖稳定,肺泡处于持续夸张状态,未对患儿的安全造成二次伤害。对照组与B超观察组对比,各项数据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进行新生儿PICC置管,简单,好操作,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不良现象发生率较小,实用性强,值得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推广。

猜你喜欢

尖端置管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
基于位移相关法的重复压裂裂缝尖端应力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