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与衔接—基于数学学科的调查与研究

2018-11-08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410013杨芳

中学数学研究(广东) 2018年20期
关键词:方程班级作业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410013) 杨芳

根据中国国情,目前我国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6年,初中3年,本身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但据学生反映,在小学的数学相当好,可进入七年级不久,就感觉学习数学不那么得心应手了,学习成绩下降了不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小学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致使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与衔接出现阻碍,为此,本人特在七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47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

(见右表)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中,学生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以及在学习方法上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表1

1、从数学学科内容上看,小学数学侧重于打下数学的基础.因此,其内容主要是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各种基本运算、基本的数量关系;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以及简单的代数知识等.而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比如,小学应用题大多都是用算术方法解决,而进入初中之后老师会要求学生学会用方程来处理,并且一些较难的小学奥数问题如鸡兔同笼问题,初中则直接用方程显得简单很多,所以导致初中阶段在学习方程时,学生头脑中的新旧知识体系会有所冲突,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小学内容较具体,而初中内容则显抽象得多,如数到式的过渡,用字母来表示任意的数,a可以是正数,可以是负数,也可以是0,学生从小学计算具体的数字到七年级接触整式,刚开始是有所抵触的,而且因为字母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在后续学习含参数的问题上,一直觉得是个难点,难于突破.

2、从学生身心发展来看,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而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倍增,内容不断加深,刚开始学生难以适应.而且初一学生基于小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认为学数学就是做作业,多做练习,而忽略了思考,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初中学习只是小学学习的一个自然延续,能学好小学数学,就一定能学好初中数学,当然,信心是要有的,但也不可盲目乐观.进入七年级阶段,小学里的许多学习方法已不再适用,越来越多的知识必须通过学习、实践、探索、归纳等环节才能巩固和深化,更需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三、对调查结果的反思与行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中,绝大部分学生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试图改进,但不知从何下手.那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小学到初中的顺利衔接呢?为此,本人在七年级21个班级随机选取2个班级做相应实践与研究.

从七年级入学开始,在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已逐步适应初中校园生活,心理状态也有所调整.通过调查,本届阳光招生进来的学生中,尖子生少,学困生多,并且几乎每班都有特殊孩子,为了更好的做好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与衔接,让孩子们能对初中数学有进一步的兴趣,我们初一数学组做了如下工作:总体上,1、坚持无特殊情况每周末数学竞赛、培优工作,确保让那些小学思维就比较敏捷的学生更优秀,对数学充满信心,并通过这些优秀孩子去感染影响更多的同学,力争让人人都觉得数学其实不难,而且很有意思.2、每周的集体备课,力求精细化,根据学生情况做适时地调整,不图速度,但求质量.

同时针对随机选取的2个班级,本人还做到:1、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根据内容采取不同的引入方式,如图片引入、问题引入、典型错题引入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站在一定高度,让学生学会一些常见的数学思想及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思想等,引导学生勤思考.2、作业分层布置,对于确实存在特殊情况的孩子我们更关注他所完成的作业情况,而非因能力达不到而未能完成的作业,并适时给予鼓励,实践证明分层布置作业后,学生完成作业的心理压力减轻,质量上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3、课后的落实做到位,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利用课间时间实施面批,不放弃任何孩子,坚持不懈的培养学生及时更正的好习惯,力争让他们在学校将当天所学内容重点吃透、难点弄懂,真正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老师是关心爱护他们的,从而坚定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与信念,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从七上期中实施行动至七下期中的过程,通过表2、图1、图2,我们可以发现成效是显著的.

表2 (其中红色为试验班级对比数据)

图1

图2

在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与衔接中,我们初步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作为教师,更用心的做事,更用心的关心学生,那么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与衔接就会更为顺畅.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目前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与衔接初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不同因素给学生造成的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有所体现,为了让这种差别往更好的趋势发展,作为教师,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致力做好.

接下来,我们计划:1、通过各种方式如课外书籍,增长学生的见识.2、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如调查统计.

学生若能做到小学到初中的顺利过渡与衔接,这样他们会更自然的适应初中数学,同时启迪思维,也为他们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与衔接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方程班级作业
方程的再认识
班级“四小怪”
方程(组)的由来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圆的方程
作业
班级被扣分后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