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忠县桂花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践研究

2018-11-07罗春花

卷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桂花美丽村民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于“美”,不仅仅是从外观上乡村景观美、环境美,还要文化上乡风文明美,在经济上要人民生活美。

1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意义

1.1 建设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生態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将建设美丽中国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我国的生态恶化问题不仅存在在城市、在工业,也在农村、在农业。例如,耕地的闲置和破坏、草场的退化、森林乱砍乱伐、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农村垃圾的无处理堆放等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广大的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增强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1.2 建设美丽乡村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小康的标准涵盖了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等方方面面。这些标准和目标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设目标相契合的。广大的农村地区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水平是对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

1.3 建设美丽乡村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期盼

建设美丽乡村要强调以人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差距大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典型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近,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序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等设先进典型。但是多数农村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条件、农民素质低等问题。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也是城镇居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农民群众希望在收入、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服务、文化生活等方面缩小城乡差距。城镇人民也希望回到家乡或到乡村旅游时,不仅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品尝到绿色食品,而且有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能够住得下来;有丰富的农耕文明体验场景,能够对子女寓教于乐;有“小桥流水”式的乡村景观,可以怡养身心;有文明和善的农家主人,可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4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山清水秀之地的必然要求

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提到,希望重庆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截止2017年4月重庆共辖38个区县(自治县),213个乡,611个镇,192个街道,5721个社区,8318个村,全市常住人口2991.40万人,农业人口2003.08万人,非农业人口1372.12万人。由此可见在重庆,乡村是展现重庆山清水秀生动画卷的最大版图。将重庆建设成为山清水秀之地不仅要城市美,还要乡村美。

2 桂花村“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

2.1 概况介绍

2.1.1 地理位置与自然禀赋

桂花村地处忠县西大门,距忠县县城52公里,距新立镇4公里,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全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91.5亩,平均海拔为513米,日照1355小时,降雨量1140毫米,无霜期225天,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有利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发展。

2.1.2 人文条件

全村共有7个居民小组,590户,总人口1888人,农业人口1844人,非农业人口44人, 拥有劳动力1278人,外出务工人数860人,外来人口12人。村党支部下设7个党小组,村两委委员8人,党员人数62人,40年以上党龄的党员有24人。桂花村及党支部先后获得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小康示范村、村民自治模范村、无邪教示范村、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等殊荣。村支部中有17人次获县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表彰。

2.2 美丽乡村建设措施

2.2.1 循序推进、因地制宜

2017年1月,忠县桂花村获评国家住建部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桂花村及党支部先后获得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小康示范村、村民自治模范村,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等殊荣。为了脱贫致富,桂花村在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中主要立足两个目标:第一步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第二步发展乡村旅游,带领村民致富。桂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进行产业选择时坚持绿色发展、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效益农业,例如柑橘产业、林下养殖和无污染无公害的莲藕产业。

2.2.2 科学规划村庄建设

首先是科学规划住宅、文化、产业区域。桂花村选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域集中连片建设新农村居民点,而且居民点邻近村社区服务中心和产业发展的藕塘等,生活、文化、产业各有区域确相互关联。其次桂花村在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时牢牢抓住重点、难点,超前规划一张整体蓝图,先改善涉及民生根本的基础设施例如村庄的路面扩展与规划、便民小道硬化到家门口,路灯照明设施的改变,再发展例如文化广场的建设、接待中心建设等。

2.2.3 文化建设引领长效管理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为了维持乡村的清洁、美丽和文化生活的健康,还要注重改善村民生活习惯和意识,建设真正的文明乡村。例如,在清洁村庄建设方面桂花村建立村规民约严禁乱扔垃圾、在户外养殖家禽、无序燃放烟花爆竹等;在环境优化方面严禁在绿化带拔花种菜、乱砍乱伐;在文化生活方面严禁聚众赌博、打架闹事,坚决维护邻里关系的和谐;在改善不良风俗方面开展“破除旧观念·致富奔小康”教育活动,严禁大搞封建迷信、传播邪教、教化大修豪华墓情况等。

2.2.4 人文情怀引领人才回流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桂花村基层党组织充分认识到人才回流的重要性,不仅为人才返乡创业提供优惠的条件,还积极主动的在年底村民返乡时走访入户,带领村民感受新农村的变化,激发村民对乡村的热爱之情,鼓励村民给予美丽乡村建设意见和建议以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主动性。

2.3 主要建设成果

2.3.1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首先在道路、桥梁、引水、供电、通信等生活设施和农业生产设施的改善方面,全村已建成5.5米宽的柏油路村道4公里、3.5米宽的社道水泥公路13公里,完成便民道 45公里,安装自来水480余户,完成危旧房改造229户,使用沼气140戶,安装天然气138户,安装有线电视496户。其次,在改善居住环境方面,桂花村已建设新农村居民点4个,99%的农户从以前的土房住进了三楼一底的小洋房,洋房水电气完备,样式美观,交通便利。

2.3.2 特色效益农业初见成效

为促进农民增收,村党支部开拓产业兴村之路,建成2760亩柑橘基地果园、种蜂繁殖基地、土鸡养殖基地,形成了以柑橘为主导,林下养殖、大豆高粱种植、水稻制种齐头并进的农业生产销售体系。引进企业2家,占地4亩修建鲜果厂,厂房建设,机器设备安装基本投入使用。

2.3.3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桂花村引进两家农家乐,集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解决劳动力就业10余人。引进农业公司三家,重庆磊金农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在桂花村二组、四组流转果园600亩,重庆市沃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果园500余亩。重庆市卓裕农业,在桂花村流转果园1500亩,2016年流转土地80亩以打造休闲度假山庄。人工湖堤坝主体、绿化已基本完工,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居民300余户。果皮烘干加工厂可带动周边20余人就业。

2.3.4 村集体经济新发展

调研发现早在多年前为了改善村集体经济桂花村书记就带领全村人民开办石长、酒厂增加村集体收入以改善村基础设施。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春风之中,桂花村又积极地规整利用村内富余资源创收,例如改造原旧村小学校修建果皮烘干加工厂。

2.3.5 公共服务大幅改善

经调研发现,经过今年的假设桂花村已经基本实现:雨天出门不脏教、晚上出门不怕黑、学生上学有班车、村里办事不用跑的景象。在医疗健康方面,桂花村基本实现村民100%参保,村服务中心设有药房和值班医生,村民在家门口就可刷医保卡就医和拿药。在养老方面,桂花村为五保户统一在村服务中心提供住房和生活保障,全村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和独生家庭养老全部公开、透明。在文化生活方面,建设活动广场和体育运动场地,组织村民参加文体活动,鼓励村民自愿捐赠体育用品和书籍,开展阅读活动等。

2.3.6 乡风文明与基层党组织建设

桂花村村支两委班子带领全体党员和全村人民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并且在村服务中心展示栏上进行公布,开展村规民约学习活动,定期开展村规民约对照检查,带领全村人员形成对村规民约的入心入脑和自觉遵守。桂花村及党支部先后获得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小康示范村、村民自治模范村、无邪教示范村、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等殊荣。村支部中有17人次获县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表彰。

3 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新立镇桂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仍然是由乡镇和个别的村书记起主导作用,多数农民依然游离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外。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对于“美丽乡村”规划发表意见的积极性不足、有效建议不足,建设情况沦为“上传下达”的任务工程。二是农民对某些应分担的建设资金贡献度低,对财政补助依赖性大。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新立镇桂花村只有少数的居民愿意或者已经对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一定的资金贡献,但是大多数居民仍然认为建设资金应该完全由乡镇或者村组织承担。三是创建过程农民参与少,农民投工投劳的热情不高,主动改善生活环境、改善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四是对于建设成果的长期主动维护主动性不足,旧思想、坏习惯难以根除。例如仍有乱扔垃圾现象、铲除绿化植被种菜的现象和修豪华墓的情况。

3.1.2 产业质量效益不高

新立镇桂花村柑橘、高粱、林下养殖等产业绿了青山,有一定经济效益,但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色还不够。乡村土地虽撂荒不多,但是大多数是简单的土地流转和承包,村民不愿意承担风险以入股方式加入企业以获取更多利益。设施农业、定制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缓慢。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可看、可赏、可体验的点比较少而且季节性比较强。乡村旅游游客的食宿问题、农产品的买卖问题目前处于零散自主开发阶段,缺乏统一管理。

3.1.3 村集体经济规模较小

新立镇桂花村村集体经济还处于摸索阶段,目前只是简单地闲置房屋土地的出租,以及劳务公司的创办,村集体经济规模不大、特色不明显,缺乏进步一纵深长远发展的源生动力,创造的集体经济收入也有限。另一方面由于集体经济规模小、创收少就无法形成收入再投资,资金再利用的良好循环模式,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挣点花点”的阶段。

3.1.4 特色不突出、品牌打造不足

新立镇桂花村特色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人居环境方面特色不足。桂花村居民点建设统一整齐,但是同时特色不足。居民点建设均采用黑白色的偏徽式建筑风格,本地乡土文化和传统特色建筑特点展示不足,没有特色美。其次,在农业产业品牌化不足、效益有待提升。现今,桂花村最主要和响亮的特色效益农业品牌只有一个即为派森百橙汁,其他的林下养殖业,种植业等都规模小、特色少,不重视品牌效应。最后,在服务业发展方面特色农耕文化体验性不强。桂花村一直致力于打造乡村旅游,例如建设人工湖以供观赏荷花和垂钓,开展花果采摘活动等。但是目前的建设成果来看本地突出特色项目不足,存在与其他地方的同质化现象。

3.2 关于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3.2.1 加强基层自治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农村精英回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缩小城镇差距让农民留的下来,人才愿意进来,解决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等问题,农村精英的培养、回流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首先,用乡愁留住人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这是中国人对乡村、田园的眷念之情。只有保持乡村独特风貌和文化才能勾起老乡的乡愁。村社区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老党员、志愿者们要多与走出去的人才多沟通、多走动、多联系,用乡愁吸引他们回来。其次,用乡村景观吸引人才。要抓紧、抓全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建成田园综合体验区。新立镇桂花村可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之上进行分区规划完善,利用人工湖打造集中连片的自然景观带并且可以将桂花树作为景观带特色。配套景观带综合服务功能带,集中连片管理食宿问题。最后,用优惠政策带领人才创业。对于返乡创业的人员提供优惠政策和上次部门专家的指导,最重要的是要带领村民走出去学习,看其他村庄怎么创业,看沿海发达地区的村民怎么搞产业。例如带领村民学习先进的技术和苏州淘宝村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打好农村农村淘宝这张牌。

3.2.2 立足生态发展,打造高端农产品品牌

新立镇桂花村的农产品产业化不足,品牌打造不足,現主要是依靠派森百橙汁这个品牌。但是忠县柑橘产业资源丰富,高端产业应该给予扩大,加强招商引资、形成竞争、综合、共生的多个高端品牌联合互动的生态。

3.2.3 扩大参与渠道,增强村民参与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新立镇桂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也面临村民热情建言献策参与热情不高。要加强对村民参与的引导和扩大渠道,基层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在节假日村民回村时进行入户走访、定期召开院坝会、确定结对互联机制定期与外出务工村民沟通了解其困难、需求和建议。形成鼓励村民提建议到村民愿意主动提建议转变。

3.2.4 引进第三产业,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的“三留守问题”包含了“儿童、妇女、老人”三大群体。其中又以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最为严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了“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新立镇桂花村同样面临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其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设“老年公寓”。但是在集体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时,基层财政无力直接解决这一问题,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才是根本的措施。在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之后,以因地制宜的优惠措施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以换取对该服务机构的监督权利,同时也可以与邻近村、社区开展合作引进。

3.2.5 挖掘利用本土文化,建立示范典型

忠县是“忠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之一,又是著名的“中国柑橘城”。新立镇桂花村可依托忠文化和柑橘文化,挖掘本地特色的农耕文化,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一是关于“柑橘”文化,建立柑橘科普园和亲子采摘体验园,让城市的游客全方位感受柑橘文化;二是关于农耕文化,可收集农村石磨形成规模开展石磨展示园,利用桂花村已建成的荷塘开展挖藕、捕鱼大赛等。

参考文献

[1]帅志强, 蔡尚伟.《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颁布实施的意义、作用及执行[J]. 生 态经济, 2016, 32(3):198-201.

[2]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1):1-6.

[3]田韫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9):229-232.

作者简介

罗春花,女,汉族,重庆万州人,中共忠县县委党校教师。

猜你喜欢

桂花美丽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做桂花糕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桂花蒸
打桂花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