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水文化探源与济读庙的形成(一)

2018-11-07杨艳霞

卷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王屋山王屋济源

杨艳霞

早在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和抵抗来自大自然的侵害,多把栖身之所置于监近水源和防止水淹的高地,这样,我国的古代文明就陆续出现于黄河、长江、准河和济水流域,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但由于历史上济水到后来逐渐枯竭,其下游河道被黄河侵夺等原因,致使到了今天,济水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但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格化精神却一直被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崇赏,并一度形成一股奇特的“济水文化现象”。

济水是我国历史上一條著名的河流,早在上古时期,它已与华夏民族的各种社会活动紧密相连。《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时,治理了“九川”,济水就是其中之一,属名山大川。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明确指出,沇水即为济水的源头,并对其流向和所经之地作了大概的阐述。《水经注·山海经》旧“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泰泽”。《汉书·地理志》日“王屋山沇水所出,联沇声相近,盖一水也”,可知济水的源头是被称作沇水和联水的,但其仅指王屋山发源之地,其整条河流仍被称作“济水”。《济源县志》载:“水经注导沇水注于此,既伏而见平地,水有二源,按西源出城西,今呼龙潭,其水东北流经济渎庙南,东源出原城东北……画”,进一步阐述了济水自王屋发源,潜行地下几十里至济源县城形成东西二源复出,西源即龙潭寺(又名延庆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舍利塔一座),东源即济渎庙内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同许多大江、大河一样,发源名山汇支流而形成,从而为天下人所东西二池和万泉赛(称北水)。

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同许多大江、大河一样,发源名山汇支流而形成,从而为天下人所知。《尔雅·释水》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把济水同黄河、长江、淮河等大河并列为“四渎”。那那么济水是何时被列入“四渎”呢?《韩非子·五蠹》载:“中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史记·殷本纪》中也记载了商王汤发布的一篇《汤诰》,日“古禹、皋陶久劳于我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既然韩非子、商王汤时期已有“渎”和“四渎”称谓,那么济水位列“四读”也就应是商或商代以前的事了,至此,济水在历史上已经初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战国策·燕策一》载“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乾隆二年《敕修济渎庙碑记》上谓“济水发源王屋山,东出为济,汉新莽后枯而复通,唐高宗前通而后枯。然其潜行地下未尝绝也”。告知我们在战国时期济水的流量和名谓是可以和黄河相提并论的,并一度成为诸候国赖以凭借的天险,但到了

汉新莽以后济水就出现了于枯和断流的现象,流量也逐渐减少,直至名存实亡。另外、济水是由各支流泉水喷涌汇集而成,济水流裁的济源、济阳、济阴、济宁、济南均因此而得名,所以济水究竟因何真正消失,历代学者多有争论,且众说纷纭,无一定论。

济水地处中原,在秦代以前就已经被列为“四渎”,虽然到了后期断流直至干枯,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趋减轻,然而却仍受到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的重视和赞赏,究其原因、是济水精神造成的,是济水所特有的历史文化造就的。首先,从物质文明上看,济水同多河流一样,为两岸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水利条件,蕴育了济水流域的农业文明,济源县志》载:“济水发源于王屋,两见于平原,汇而为渠,名为引导,遂成沃壤。”记载了济水上游设堰筑堤造福农田的历史。同时,由于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堤和泛溢成灾,给两岸人民生活带来过灾难,而济水却因流量等因素造就了温顺的性情,一直造福两岸百姓,所以受到历代尊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次,是济水具有“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和“远朝沧海珠无得,横贯黄河自不浑”的高贵品质。济水到了唐代,流量下降,唐太宗李世民就发出疑问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甚细,而在四渎,何也?”其大臣许敬宗答:“渎之言独也,不因馀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中微细,独而尊也”。北宋《梦溪笔谈》载:“济水自王屋山东流,有时隐伏地下,至济南冒出地面而成为诸泉”。《日下旧闻考》之《麦庄桥记》载“水之有休胍者,其流必长,亦如人之有蕴藉者共德必广。济水三伏三见,黄河亦三伏三起,此其大者也。”学者郑樵更是把济水三见地点指明,其一见为济源,二见为荥水,三见为山东诸泉水,大小清河,皆济水也。这些都表现出济水虽“盈蝌不数尺”,却能“列渎宗诸侯”,靠的是其不屈不挠、出淤泥而不染的顽强与高洁的品性。历代诗坛文人白居易、韩愈、文彦博、尹安等均被济水精神折服,并多次作诗著文以诵之。其三,济水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济水发源于黄河中游北岸的王屋山,距黄河不过数十里,发源汇成济水后曾于今温县注入黄河,又至荥阳溢出,其流向同黄河又是一致的,且相距并不远,这从后来济水故道被黄河侵夺可见一斑,所以确切地讲,济水同黄河是浑为一体的。

猜你喜欢

王屋山王屋济源
王屋琴书
——散落在王屋山间的曲艺之花
济源体彩实体店全城“选美”
王屋山大葱特色产业发展与对策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王屋山下“大讲堂” 人大履职“加油站”
点 炮
点炮
对说唱艺术发展中现存问题的理性思考
——《王屋琴书》论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