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案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18-11-07梁伟英

卷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思考案例心理健康

摘 要:一名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智力正常是首要标准,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是基本要求,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是关键。文章首先讨论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接着剖析了七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典型案例,最后辅以笔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实例重点阐述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对策;思考

一位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凡事自信,行为协调,心理特征符合年龄,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反之,心理不健康的小学生,凡事一意孤行,人际关系紧张,反应过度,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心理不健康的小学生,如果不及时对症下药,他们往往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误了自己的前途。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件关系到小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之事,绝不可小视,值得我们探讨与深思。

1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

一名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自尊心强,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能适度地自我批评,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擊,有判断是非的标准,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能不脱离现实环境制定目标并付之于实践,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一名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智力正常是首要标准,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是基本要求,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是关键。调查表明,一名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小学生,主要表现在:智力不正常、情绪不健康、意志不健全、行为不协调、人际关系紧张、反应过度、心理特点不符合年龄等。

2 小学生心理健康典型案例分析

作为一名教导主任,笔者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努力帮助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只要为人师表者摒弃“偏见”,多一点爱心,并施以个性化教育,99%以上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为人师表者的影响力的非常大)。

2.1 智力不正常

案例:小彭,男,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喜欢交朋友,但由于大脑发育滞后,智力不正常。尽管母亲投入很多的精力“陪”他学习,还通过多种渠道开发他的智力,但他的成绩还是非常不理想。

对策:针对该生的情况,要求其跟普通学生一样读书,一样走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那是不理智的。智力的先天不足唯有顺其自然,唯有以特色求生存。因此,教师切不可按常规教育办法对待,要多一点理解,要多一点鼓励,尽快发现其特长,以培养其一技之长谋生存。在因材施教之后,小彭小学阶段的成绩虽不尽人意,但也逐渐有所提高,目前在广州市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读书。

2.2 情绪不健康

案例:小肖,男,情绪波动大,与同学经常有摩擦,套用个别老师的话说就是“发神经”、“傻傻的”。在课堂上,他有时甚至与老师对着干,严重影响老师的课堂教学,多数科任老师都觉得他是一位“问题”学生。

对策:针对该生的心理问题,“顺其自然”只会让其“自暴自弃”,要求其自我觉醒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教师应放弃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宜以身边的案例教育该生,宜通过发现其闪光点,让其扬长避短。在因材施教之后,小肖后来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并凭借良好的学习习惯考上了广州市示范性高中。

2.3 意志不健全

案例:小黄,男,缺乏自控力,贪玩,爱讲话,常因不认真上课而被老师点名批评。在课堂上,他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多话”学生,常与同学“聊天”,让旁边的同学“苦不堪言”、“恨之入骨”。

对策:针对该生的心理问题,加强正面教育是最为关键的。老师批评时,无法自控的学生是能认识到“错误”的,并有改正的“想法”,但却“屡改屡犯”。因此,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外,应晓之以理,有的放矢加强教育。在因材施教之后,小黄目前已基本上纠正了不认真上课的习惯,成绩也正在逐步提高中。

2.4 行为不协调

案例:小杨,男,动作笨拙,做精细动作时协调性不佳,有时会莫名其妙地过度兴奋,以自我为中心,脾气倔强。至今我还清晰地记着他的一件事:在辅导小杨做数学题时(13+12=?),他口头回答25,但在作业本上却写上52。

对策:针对该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是生理问题则应要求家长积极求医,教师配合。否则,教师只要对他多一点特殊关心,多鼓励他加强协调性锻炼,一般情况下,行为不协调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小杨不属于生理问题,在因材施教之后,小杨不协调的情况已大大减少,成绩提高很快。

2.5 人际关系不适应

案例:小欣,女,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常因为没有同学合作学习而需要找老师帮忙。最有意思的是,因为大家都不“关注她”,竟然是她数学测验成绩不理想的理由(小欣的自白)。

对策:针对该生的心理问题,只要多一点留意,多一点关爱,这一类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很快得到解决的。在因材施教之后,目前小欣的人际关系已得到较大的改善,成绩也不断提高。

2.6 反应过度

案例:小朱,女,凡事计较,多疑。有时同学的无心之语,也会令她“暴跳如雷”。有一次,她刚开完小记者会议回来,但却不知为什么被同学取笑,她一怒之下把同学的课本和笔全扔在了地上,自己也委屈地哭了。

对策:针对该生的心理问题,沟通与理解是最为关键的。作为教师,应多与她沟通,消除她的某些疑虑。在因材施教之后,小朱学会了宽容,与同学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类似“暴跳如雷”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

2.7 心理特点不符合年龄

案例:小洁,女,虽然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心智发育却严重滞后,无法跟同班的同龄学生沟通,她更喜欢同低年级的同学一起玩。操场上,她像大姐姐那样被小同学围着玩耍,那是她最开心的时刻。

对策:针对该生的心理问题,家校共同关注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师,应少一点责怪,多一点关爱,耐心引导。在因材施教之后,目前小洁的心理特点不符合年龄现象已有了极大的改善,虽不能与同龄人相比,但开心的時刻再也不是只有在“操场上”。

3 我的教育实例

3.1 实例

小刘,男,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他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不服从“管理”,令人“操心”。顽皮与自制力差,是他的“标签”。

有一天,午休管理时,我发现在上铺的他自己不睡觉,而且还调皮地干扰同学休息。我按常规方法对他批评教育后,他不仅没有改正错误,而且还故意继续发出响声影响其他人休息。此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小刘有心理问题,常规的批评教育作用不大,应专门引导。因此,我把他叫到午休室的外面,“轻松”地跟他交流,了解其不睡觉的原因。原来他不想睡,但又忍不住要出声(自制力差)。于是,我把他“调”到了下铺睡觉,一来给他换个环境,二来方便老师监督提醒。果然,小刘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本来安静躺着的他,突然跟旁边同学的“吵”了起来。我走上前问他什么事,他“大”声说:“他弄坏了我的眼镜,眼镜很贵的,二千元,要他赔。”本来开始安静的午休室被他这么一叫,已经入睡的学生都醒了。由于我们俩已经有了“交情”,因此我让他先睡觉,眼镜的事午休后再解决,他也表示同意。

没有想到才过了一分钟,从他睡觉的地方就发出了“咚咚”响声(他用拳头在敲打墙壁),我轻声问:“怎么了?”他不出声。过了一会,墙壁发出了闷响(他开始用头撞墙了)。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叫他随我走出休息室。在走廊上,他哭了,我拍拍他肩膀说:“你怎么了,能告诉我吗?你不说出来,老师怎么知道你的想法?”他哭着更加厉害,断断续续地说:“我的眼镜坏了,那副眼镜要二千元钱的,回去肯定被妈妈骂的。”我说:“把眼镜拿来看看。”他从床头拿来眼镜,我询问眼镜坏在哪里,怎么弄到的?他说,被迟到的同学上床时踩了一脚。我仔细看了他说弄坏的地方,事实上并没有他说的那样严重,几乎是看不出来,但我还是尝试着帮他把他认为弯的地方掰了掰,看能不能修好,并且安慰他,我会向他妈妈说明情况,并且找那个肇事者谈“赔偿”的事。同时也指出他睡觉时没有把眼镜放好也是造成这件事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他下次不要放在两个人的中间。

事情弄清楚后,我让他重新回休息室睡觉,他不再激动了,安静的躺下休息。午休起床铃响,我把他和“肇事者”一起带到办公室,简单安慰小刘后,通过电话联系了小刘的母亲,反映了午休的“眼镜”事件。诚如小刘所说,眼镜的价格是比较贵的,但小刘的妈妈通情达理说:“大家都是小孩子,发生这种事难免的,而且镜框旧了,正打算换的,不用赔偿了。”有了妈妈的话,小刘放心地回课室上课了。

……

从此之后,我常与小刘沟通。渐渐地,我和小刘成了“好朋友”,在我面前,他再也不是一位不服从“管理”的学生,而是一位懂事的好学生。

3.2 感悟

表面上看,小刘确实是属于“不听话”的学生。但作为一位小学生,自制力差是可以被“宽恕”的,担心被“父母骂”是应该被“理解”的,不属于心理问题(但用头撞墙就是心理问题)。

第一件事,小刘“自己不睡觉还干扰同学睡觉”,那是小刘“意志不健全”的一种表现。只要晓之以理,有的放矢加强教育,小刘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得到纠正的(事实上也是如此)。

第二件事,小刘担心被“父母骂”而用头撞墙,同样也是心理问题,那是“反应过度”的一种表现。只要多与他沟通,消除他的某些疑虑,小刘的心理问题也是可以得到纠正的(事实上也是如此)。

4 思考

作为一名有远见、有作为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今天就应该寻找一种适合小学生性格与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上一层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与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笔者认为下述的六种途径将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1 设立心理咨询室

在学校,小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的空间,同样也需要有心灵的助力。在各种压力之下,小学生也会因为受到挫折而产生无助的感觉,设立心理咨询室将有利于加强沟通,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2 开设心理健康课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课。一方面讲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就学生关心的心理问题进行正面教育。

4.3 加强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心理健康的班主任,将培养出一批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指数,通过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4.4 加强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因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5 加强氛围教育

调查表明,一个健康的校园环境,将有利于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成长;反之,处处皆“功利”的学校,学生难以“出污泥而不染”。因此,潜移默化,加强氛围教育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之一。

4.6 加强家庭和社会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和社会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趋利避害,给自己的孩子设立一个科学、可行的目标,让孩子生活在欢笑中。

5 结束语

新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适者生存,社会的主旋律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需要的是充满自信的职业人,需要的是心理健康的有为之才。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责无旁贷,应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与时俱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祖国下一代的茁壮成长尽心尽力。放眼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83%E7%90%86%E5%81%A5%E5%BA%B7/5593?fr=aladdin,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

梁伟英(1972-),女,汉族,广东广州人,本科,小学数学一级教师。广州市海珠区龙潭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德育

猜你喜欢

思考案例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