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浅析

2018-11-07张伟鹏

卷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困境

摘 要: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只特殊力量,《教育大辞典》中将高校辅导员定义为:在中国高校中从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的人员。他们是大学生“学习上的教授者、生活上的指导者、人生中的引导者”。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辅导员应当从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业务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内涵及外延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困境;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近年来,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接触到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变得刻不容缓。辅导员作为和大学生接触最多的一个角色,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强化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建设能够进一步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才能不断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新局面。

1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教育部于2017年8月31日修订通过《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将辅导员定义为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并明确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正是在这样相应的社会角色扮演并通过与其直接受众——学生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了辅导员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不同群体对辅导员角色定位具有不同的期望。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进程当中,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正在逐步走向独立化、规范化,越来越需要一只专门的队伍进行统一管理。于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定位逐步成为一个必然趋势。辅导员的职业化,是指高校专职辅导员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达到辅导员职业执业资格要求,通过严格的考核、晋级、淘汰等机制,保持辅导员职业的相对稳定性。[1]辅导员的专业化,是指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经过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树立专业意识,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的继续学习和培训。[2]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的保障。

2 辅导员工作的困境与新思考

现阶段,辅导员的工作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思政教育、班级管理、勤工助学、心理与就业咨询。看似简单,但是这几项工作要具体到每一位学生,延伸出与学校教学、管理等各个部门方方面面的联系。过去,辅导员队伍基本由本科刚毕业的年轻人承担,因而工作热情高、干劲十足是这个群体的特点。但正因为这个群体相对年轻的特点,导致普遍职称水平低,学术水平低;加之学生辅导员处于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最“末端”,他们始终处于被领导者和事务执行者的地位,因此,个人对职业的认同感低,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认知度低致使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前进中受阻。为改变这一现状,现如今各高校在辅导员招聘过程中首先对应聘者的学历提出了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次在职称评定方面各高校也相继出台了新的政策用以缓解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等现状。

我们应当认识到,辅导员工作始终围绕着大学生思政教育这一基本矛盾展开,“人生的引导者”是辅导员最为本质的任务,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角色,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这一定位无疑是最为贴切的。辅导员队伍应该是一直具有很强基本职业技能、专业职业技能(包括思政教育、心理疏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关键职业技能和年龄结构搭配合理的队伍。唯有这样,辅导员才成着实承担起“学习上的教授者、生活上的指导者、人生中的引导者”的角色。唯有这样,才能使辅导员在入职之初就明确自身工作的最终目标,才有利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

3 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3.1 坚定信念,爱岗敬业

理想是前进的动力,是指路明灯。辅导员在工作当中首先应当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先锋力量,辅导员的一言一行所流露出来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对大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上坚持自己的职业理想才能够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爱岗敬业是辅导员对待工作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应当具有的基本道德操守。辅导员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为己任,要时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工作当中。爱岗敬业也是个人魅力的体现。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热爱,能够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的建立起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3.2 虚心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知识群体,具有现代意识和独立人格特征、崇尚科学与理性,善于与新事物打交道。因此辅导员的另一个重要的能力结构就是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无论是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还是科研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停增强知识储备,才能与时俱进,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更上一层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辅导员需要将思想观念、政治理念和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教导学生“去糟取精”,这必然要求辅导员要终身学习。在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辅导员可以通过组建科研小组、开展专项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交流协同创新等不同形式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3.3 做腹中有墨的良师益友

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是必然趋势,但年轻不可“学无所成”。辅导员之于学生,首先是老师其次才是朋友。教师的广博知识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教育影响力,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具备合理的知识构成,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良好的业务素养,既要心理学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前沿知识,还要掌握所负责院系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及全面发展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作为核心知识层,把众多学科知识作为辅助知识层,通过知识的相互渗透实现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完美结合。[3]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辅导员队伍。

3.4 勇于实践,创新工作技巧

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把“巧干”和“实干”相结合,所学所思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水平。辅导员的工作琐碎而复杂,要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工作技巧必不可少。从现实来讲,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网络运用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等都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方式和途径。[4]辅导员开展工作要在以上活动形态上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一是语言载体,通过书籍的书面语言和教育者的口头语言传递教育信息,语言的丰富性体现在形式多样的书刊、口号、演讲、报告、授课、谈话、等载体。二是网络载体,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引导网络舆论,提高学生媒介信息的辨別、批判和转化能力。三是文化载体,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形成优良校风、学风和教风,构建大学精神和良好育人环境。四是无形载体,即对教育者加强人格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最新高校辅导员工作技巧与职业能力经验借鉴指导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李琳.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

[4]张宏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J].思想理论教导刊,2011.

作者简介

张伟鹏(1992-),男,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