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的效果观察

2018-11-06杜鹏博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7期
关键词:血粘度肝素钠肺心病

杜鹏博

(蓝田县人民医院内科,陕西 蓝田 710500)

肺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肺源性心脏病。目前,临床上主要是使用药物疗法对肺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在对肺心病患者进行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液循环的状况。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蓝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肺心病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1],并被确诊。2)患者的神志意识正常。3)患者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1)有严重肝肾功能病变的患者。2)出现昏迷的患者。将这14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7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10例;其年龄为64~85岁,平均年龄为(73.2±5.6)岁;其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为(7.8±1.5)年。在观察组的7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8例;其年龄为64~86岁,平均年龄为(73.0±5.8)岁;其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7.2±1.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是:1)用8 g的氧哌嗪青霉素和0.2 g的丁胺卡那霉素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治疗2次。2)让患者每次口服5粒杏仁白果胶囊,每天服用2次。3)让患者每次口服0.25 mg的地高辛片,每天服用3次。4)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其进行低流量持续吸氧,对其进行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改善心肺功能等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方法是:用5000IU的低分子肝素钠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2次/d。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1)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和死亡四个等级。⑴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⑵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⑶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无改善。⑷死亡: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2)进行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沉降率等。进行检测的方法是:⑴抽取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⑵取部分检测标本使用肝素进行抗凝,在2 h内对经抗凝处理后的检测标本在室温条件下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进行全血粘度和血浆黏度检测。⑶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流程规章》中规定的魏氏法对检测标本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⑷使用血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检测标本进行纤维蛋白原检测[3]。3)进行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指标的检测,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SaO2(血氧饱和度)、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等。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SaO2的平均值和PaO2的平均值均更高,其PaCO2的平均值更低,P<0.05;两组患者pH的平均值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s )

表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s )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pH SaO2 (%) PaO2 (mmHg) PaCO2 (mmHg)对照组 71 治疗前 7.1±0.3 83.1±9.3 52.4±5.5 70.5±5.4治疗后 7.2±0.3 89.1±9.7# 69.6±3.4# 60.1±3.8#观察组 71 治疗前 7.1±0.3 85.5±14.3 35.1±3.6 73.4±4.5在落后 7.2±0.4 94.4±5.0#* 85.0±4.8#* 47.5±4.2#*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血浆粘度的平均值为(2.43±0.34)mPa·s,其全血粘度的平均值为(5.39±0.43)mPa·s,其纤维蛋白原的平均值为(4.42±0.85)mPa·s,其红细胞沉降率的平均值为(12.59±3.46)%,其血小板的平均值为(150.8±18.8)×109/L。观察组患者血浆粘度的平均值为(1.43±0.32)mPa·s,其全血粘度的平均值为(4.39±0.42)mPa·s,其纤维蛋白原的平均值为(3.42±0.86)mPa·s,其红细胞沉降率的平均值为(11.59±3.45)%,其血小板的平均值为(145.8±19.8)×109/L。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浆粘度的平均值、全血粘度的平均值、纤维蛋白原的平均值、红细胞沉降率的平均值和血小板的平均值均更低,P<0.05。

3 讨论

肺心病是指由肺组织或肺动脉发生慢性病变所致的肺血管阻力增大引起的一种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引发右心功能不全、右心衰竭等疾病。肺心病患者的机体若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其血液会呈现高黏、高压和高凝的状态,进而加剧其肺动脉高压和心脏衰竭的症状[4]。因此,治疗肺心病的关键是缓解患者的高黏血状态。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通过化学解聚形成的肝素片段,不仅能够通过抗凝作用降低肺心病患者的血液粘度,减少其血管的阻力,改善其肺部的微循环,而且其抗凝血酶的作用较弱,不会减少其血小板的数量,并可防止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物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SaO2的平均值和PaO2的平均值均更高,其PaCO2的平均值、血浆粘度的平均值、全血粘度的平均值、纤维蛋白原的平均值、红细胞沉降率的平均值和血小板的平均值均更低。此研究结果与李纲[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液循环。

猜你喜欢

血粘度肝素钠肺心病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斯匹林或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比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血粘度测量系统设计
气压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妇科术后不同风险分级DVT患者中的应用
高血压患者血粘度增高怎么办
达肝素钠和肝素钠对小鼠毒性的比较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探讨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活血化瘀结合综合干预指导对高血压病合并糖耐量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