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豆荚螟成虫种群监测方法的效果比较

2018-11-05朱文君刘锦陈鹏迟家家刘俊展刘永杰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异色诱剂瓢虫

朱文君,刘锦,陈鹏,迟家家,刘俊展,刘永杰

(1.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病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 泰安 271018;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园林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3.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1)

豆荚螟属鳞翅目(Lepidoptera) 螟蛾科 (Pyralidae),是一种寡食性昆虫,可取食60多种豆科植物,是大豆产区的重要害虫[1,2]。目前对豆荚螟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剂,但豆荚螟的钻蛀性特点使得药剂防治效果不佳。随着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和播期延长,豆荚螟危害逐年加重。

利用豆荚螟性诱剂监测成虫发生期对于指导防治是一项有效途径。Tóth等[3, 4]对豆荚螟雌性性信息素的四种组分进行鉴定,并在测试中取得较好效果;韩群营、柴伟纲等[5, 6]研究了性诱剂对豆荚螟的田间诱集效果,发现性诱剂和粘胶型诱捕器组合诱虫效果最好。本试验比较了豆荚螟性诱剂三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并监测了大豆种植期豆荚螟发生动态,以及诱捕器对其他害虫及天敌昆虫的诱杀作用,为豆荚螟的测报及诱捕器的改进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设于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大豆品种为75-3,正常农事管理。

1.2 性诱芯及诱捕器

性诱剂诱芯均为反口钟形天然橡胶诱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三角形诱捕器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蛾类通用诱捕器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水盆诱捕器为市售绿色塑料水盆,直径约30 cm,内盛洗衣粉水,用细铁丝穿一枚诱芯横放在盆口中间并固定,距离水面1~3 cm。

1.3 试验方法

1.3.1 不同诱捕器对豆荚螟的诱捕效果 以三角形诱捕器、蛾类通用诱捕器、水盆诱捕器为3种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间隔20 m。每666.7m2放置6个诱捕器(各放置1 个诱芯),将诱捕器用竹竿架在空中,高出作物 20 cm 为宜,分为两行排列,与风向平行。大豆于2017年4月23日种植,调查时间为6月8日—7月11日,间隔约10 d调查一次,期间不更换诱芯。

1.3.2 豆荚螟性诱剂诱捕昆虫种类及其发生动态 每666.7m2放置6个三角形诱捕器,每个诱捕器内放置1个诱芯,将诱捕器用竹竿架在空中,高出作物 20 cm 为宜,分为两行排列,与风向平行。大豆于2017年4月23日、5月3日、6月22日种植,共3个处理,每处理间隔20 m 。调查时间为5月14日—9月24日,大豆收割后将诱捕器转移至后期种植的大豆田。间隔约10 d调查一次,每次调查后清除成虫,每30 d更换一次诱芯。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ukey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诱捕器对豆荚螟的诱捕效果

由表1可知,使用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最好,平均每诱捕器能诱到豆荚螟成虫0.22头,蛾类通用诱捕器和自制水盆诱捕器均未诱捕到豆荚螟,这可能与其进出口面积较大,成虫容易逃脱有关。另外,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豆荚螟性诱剂还会诱捕到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寄生蜂、食蚜蝇、中华通草蛉等天敌昆虫以及小绿叶蝉等害虫,且数量较大。除了龟纹瓢虫,蛾类通用诱捕器和水盆诱捕器诱捕的天敌及害虫数量均显著小于三角形诱捕器。

表1 不同诱捕器的诱虫效果 (头/诱捕器)

注: 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2.2 大豆田豆荚螟性诱剂诱捕昆虫发生动态

2.2.1 豆荚螟成虫的发生动态 如图1所示,在大豆生育期内豆荚螟共发生4代,第一代发生高峰期在6月上旬,最高诱蛾量为0.33头/诱捕器;第二代发生期在7月中下旬,发生数量较少;第三代从8月上旬开始发生,最高诱蛾量在8月15日,平均每诱捕器诱到1.10头;最后一代发生最为严重,从9月上旬一直到10月上旬,最大诱蛾量为9月13日的2.17头/诱捕器,也是整个大豆生育期的最高诱蛾量。

2.2.2 其他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 在豆荚螟性诱剂诱捕豆荚螟时可同时诱捕到其他一些重要害虫,如二点委夜蛾、棉铃虫、短额负蝗和蟋蟀等。如图2所示,二点委夜蛾在大豆生育期只有一个发生高峰期,集中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最高诱捕量为7月17日的5.50头/诱捕器,但至今未见其在大豆上为害;棉铃虫以幼虫取食叶片、花、荚为害,从6月中旬开始发生,在7月中旬达到发生高峰期,诱捕数量为1.94头/诱捕器,之后诱捕量减少,发生持续到8月底;短额负蝗和蟋蟀为直翅目害虫,主要以咀嚼式口器取食叶片为害,蟋蟀从7月中旬到9月中旬均有发生,在8月下旬达到发生高峰期,平均每诱捕器3.50头;短额负蝗从8月中下旬开始发生,在9月13日达到最大诱捕量(6.33头/诱捕器)。

图1 大豆田豆荚螟成虫的发生动态

图2 豆荚螟性诱剂诱捕其他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

2.2.3 主要天敌昆虫的发生动态

(1)寄生蜂和食蚜蝇的发生动态。除了诱捕到多种害虫,豆荚螟诱捕器也诱集到多种天敌昆虫,其中诱捕数量非常大的有食蚜蝇和寄生蜂(图3)。食蚜蝇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对于控制蚜虫具有重要作用,寄生蜂通过寄生害虫的卵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作用,两者均为大豆田主要天敌昆虫。在整个大豆种植期食蚜蝇均有发生,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发生量最大,6月24日达到发生高峰期,诱捕数量为80.39头/诱捕器,这可能与6月中旬开始收割小麦,其缺少栖息地而进入大豆田有关;寄生蜂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发生量都比较大,在6月底7月初发生量最大,之后慢慢下降,最大诱捕量为6月24日的89.06头/诱捕器。

图3 豆荚螟性诱剂诱捕寄生蜂和食蚜蝇的发生动态

图3豆荚螟性诱剂诱捕寄生蜂和食蚜蝇的发生动态

(2)其他主要天敌的发生动态。豆荚螟诱捕器还可诱捕到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中华通草蛉等天敌昆虫(图4)。中华通草蛉在5月下旬到7月中旬数量较多,之后数量下降;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在整个大豆种植期均有发生,其发生动态曲线基本一致,异色瓢虫发生高峰期在5月下旬到7月上旬;龟纹瓢虫发生稍晚于异色瓢虫,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旬到7月下旬,且在诱捕数量上稍少于异色瓢虫。豆荚螟性诱剂诱捕到的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中华通草蛉发生动态与田间调查到的发生动态基本一致。

图4 豆荚螟性诱剂诱捕其他主要天敌的发生动态

3 讨论与结论

豆荚螟性诱剂诱捕试验表明,三角形诱捕器、蛾类通用诱捕器和自制水盆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差异明显,三角形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最好,蛾类通用诱捕器和水盆诱捕器均未诱捕到豆荚螟,可能与其进出口面积较大,成虫容易逃脱有关。

本研究在大豆整个生育期使用豆荚螟性诱剂诱捕器,对诱捕昆虫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大豆生育期内豆荚螟共发生4代,最后一代发生最为严重,从9月上旬一直到10月上旬。使用豆荚螟性诱剂进行诱捕不仅可以作为害虫防治措施,也可以用于田间种群的发生动态调查,与传统田间调查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体现种群的消长规律,并为药剂防治时机提供依据。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豆荚螟诱捕器还可诱捕到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寄生蜂、食蚜蝇、中华通草蛉等天敌昆虫,以及小绿叶蝉、棉铃虫等害虫,且诱捕数量较大,可能与性诱芯、诱捕器颜色以及粘板上无色胶的味道等有关系。大豆田存在较多的天敌昆虫,在用药防治豆荚螟等害虫时,要选用对天敌毒性小的药剂,如氯虫苯甲酰胺等,以达到保护天敌、控制害虫的作用。豆荚螟性诱剂诱捕到的豆荚螟成虫数量相对较少,一是可能与其诱虫活性有关,二是试验地豆荚螟发生程度较轻[7, 8]。因此,加强豆荚螟性信息素的活性研究以及解决诱捕器对其他天敌昆虫的诱集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异色诱剂瓢虫
果实模型诱捕器外观及颜色对实蝇引诱特性的影响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异色瓢虫在茄子上防治蚜虫的应用研究*
2种桃树蚜虫和天敌异色瓢虫对桃树品种趋性初探
小小瓢虫
异色瓢虫成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作用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飞呀,小瓢虫
性诱剂组合诱芯对害虫具有较好诱集效果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异色瓢虫捕食和繁殖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