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洁净度手术间对颅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2018-11-02曾彦超易凤琼钟昌艳李高杰张为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腔隙洁净度神经外科

曾彦超, 易凤琼, 钟昌艳, 李高杰,张为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 400016)

洁净手术室是指采用空气洁净措施,达到一定细菌浓度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手术室,其可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创造一个洁净舒适的手术空间环境。洁净度是指洁净环境中空气含尘(微粒)量多少的程度。医院感染已成为关乎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手术室感染控制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手术室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1]。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中洁净手术部用房分级,将洁净手术室分为Ⅰ、Ⅱ、Ⅲ、Ⅳ级,即传统分级中的100、1 000、10 000、100 000级,Ⅰ级手术间参考手术为假体植入、某些大型器官移植、手术部位感染可直接危及生命及生活质量等手术。某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年手术量3万余台,有净化手术室34间,其中Ⅰ级2间、Ⅱ级18间、Ⅲ级12间、Ⅳ级2间。年颅脑手术量有1 300余台,心脏手术、关节置换手术和器官移植手术等也宜在Ⅰ级手术间进行。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可直接威胁其生命,为了探讨不同洁净度手术间是否对SSI有直接影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不同洁净度手术间进行的神经外科颅脑手术45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SSI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Ⅰ、Ⅱ级手术间进行的所有神经外科颅脑手术病例资料,排除术后3天出院或术前已有颅内感染的病例。Ⅰ级手术间病例为对照组,Ⅱ级手术间病例为试验组。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阅病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住院号、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名称、手术持续时间、术前住院时间、住院日数、基础疾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术中出血量、术中是否输血、再次手术、手术入路、有无引流管及类型、是否急诊、有无植入物、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无脑脊液漏、是否接台手术、主刀医生职称(该院神经外科主刀医生须为中级、高级职称)、SSI类型等。

1.2.2 SSI诊断标准 依据2001年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进行SSI的诊断,SSI包括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感染发生于术后30 d内;深部切口感染是指无植入物发生于术后30 d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发生在深部软组织(深筋膜或肌肉)的感染;器官腔隙感染是指无植入物术后30 d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的器官或腔隙感染。颅内感染属于器官腔隙感染,是神经外科SSI常见的表现形式,具体诊断标准为:(1)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颅内感染症状和体征;(2)脑脊液白细胞>10×106/L,外周血白细胞>10×109/L;(3)脑脊液蛋白定量>0.45 g/L,脑脊液葡萄糖定量<2.50 mmol/L;(4)脑脊液或颅内引流管细菌培养阳性即可诊断;培养阴性者需要同时满足前3条。

1.2.3 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该院SSI监测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管,临床科室院感员上报,手术医生诊断并录入电子病历系统,同时填报杏林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5年7月—2016年7月颅脑手术患者对照组(Ⅰ级手术间)212例,试验组242例(Ⅱ级手术间)。其中对照组男性85例,女性127例,平均出血量448 mL,输血33例,14例因术后出血行二次手术治疗,42例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212例患者疾病分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86例,血管病120例,帕金森病6例。试验组男性102 例,女性140例,平均出血量353 mL,输血32例,7例因为术后出血行二次手术治疗,45例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242例患者疾病分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48例,血管病90例,帕金森病4例。所有手术均在术前30 min~2 h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超过3 h追加一组抗菌药物,手术均有植入物,术中无低体温,手术间严格限制参观人数(每例手术室内总人数为8~10名),备皮方法相同,麻醉方法相同,手术室环境温度20℃~24℃,湿度50%~60%,手术团队均经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培训,接台手术常规清洁手术间层流30 min后患者再入室。两种级别手术间大小、布局一致,并按常规清洁消毒维护保养。每月空气培养一次,达到相应级别静态下的空气质量标准:Ⅰ级手术间空气菌落数<0.2个/30 min·φ90皿,Ⅱ级手术间<0.75个/30 min·φ90皿。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颅脑手术患者一般资料

Table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raniocerebral operation

基本信息对照组试验组t/χ2P年龄(x±s,岁)50.06±13.2652.28±20.59-1.4020.162体重(x±s,kg)60.91±11.3659.48±11.821.3060.192身高(x±s,cm)161.02±8.40160.96±7.14-0.0940.925手术时间(x±s,h)4.76±2.014.77±1.84-0.5600.576住院日数(x±s,d)25.74±11.5227.88±12.23-0.8660.387性别(男/女,例)85/127102/1400.1970.657术前住院日数>7 d[例(%)]70(33.02)81(33.47)0.0100.919糖尿病[例(%)]19(8.96)23(9.50)0.0400.842脑室引流管[例(%)]59(27.83)61(25.21)0.4000.527急诊[例(%)]30(14.15)35(14.46)0.0090.925再次手术[例(%)]14(6.60)7(2.89)3.5280.060出血量>400 mL[例(%)]74(34.91)76(31.40)0.6260.429输血[例(%)]33(15.57)32(13.22)0.5060.477幕下手术[例(%)]43(20.28)42(17.36)0.6370.425脑脊液漏[例(%)]23(10.85)27(11.16)0.0110.917接台手术[例(%)]73(34.43)85(35.12)0.0240.878中级职称主刀[例(%)]24(11.32)31(12.81)0.2350.628

2.2 手术部位感染情况 对照组212例患者中发生SSI 25例,SSI发病率为11.79%;试验组242例患者中发生SSI 31例,SSI发病率为12.81%。9例切口感染均为表浅切口感染,无深部切口感染,其余47例SSI均为颅内感染,即器官腔隙感染。两组患者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颅脑手术患者SSI发生情况比较[例(%)]

Table2 Comparison of occurrence of SSI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raniocerebral operation(No. of cases[%])

组别调查例数SSISSI类型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对照组21225(11.79)4(1.89)21(9.91)试验组24231(12.81)5(2.07)26(10.74)χ20.1080.0190.086P0.7420.8910.770

3 讨论

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病情危重,且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多,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等特点。 SSI是颅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调查[3-5]显示SSI发病率为2%~18%。SSI的发生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的预后及转归,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引发医疗纠纷[3]。发生颅内感染治疗难度大,不仅增加患者治疗成本、影响原发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同时感染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是导致颅脑手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7]。本研究发现,颅脑手术SSI以器官腔隙感染即颅内感染为主要表现,其中有9例因颅内感染死亡,因此,神经外科颅脑手术SSI一直以来都是关注的重点。本研究还发现,颅脑外科手术SSI发病率与手术间的洁净度无直接相关性,Ⅰ级手术间与Ⅱ级手术间手术患者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洁净手术室的分级标准是静态环境下的质量指标,虽然在静态环境下的空气质量有区别,而整个手术过程是在动态环境下完成的,两种洁净度级别的手术间动态空气质量应该会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不足以对SSI发病率产生影响,因此,颅脑手术并非一定要在Ⅰ级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更应该关注颅脑手术SSI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综合的防控,如术中环境管理、人员控制、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团队的配合、引流管的正确留置、脑脊液漏的预防以及术前基础疾病的控制[8-11],以及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预防SSI全球指南及2017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预防SSI指南推荐的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维持正常体温、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围手术期吸氧等[12-13],以减少SSI的发生。

洁净手术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有效控制室内尘埃(微粒)的浓度,甚至对<0.5 μm的细菌病毒都可以高效过滤,以创造一个洁净的手术空间环境。但由于其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鉴于我国现状,多数医院Ⅰ级手术间并不多,本研究调查医院的34个手术间中仅有2个Ⅰ级手术间。另外,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和洁净度相关,洁净度越高,空气质量越好,不同洁净度的手术间是否会影响SSI发病率,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有文献报道在血管手术病例中,洁净手术室在预防SSI方面优于非洁净手术室[14];在胃肠手术中,洁净手术室在预防SSI方面优于非洁净手术室[15]。洁净手术室并不一定优于非洁净手术室,层流气流系统主要使用在手术室关键区域以减少手术室污染。Miner等[16]对25所医院的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感染调查发现,使用空气洁净技术的患者术后90 d SSI发病率为0.34%,使用空气洁净设备和不使用空气洁净设备患者术后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的研究和评论也没有表明洁净手术室与SSI发病率降低有关[17-18]。

尽管目前对颅脑外科术后SSI的影响因素研究甚多,然而并没有对Ⅰ级、Ⅱ级、Ⅲ级不同洁净度级别的手术间对颅脑手术SSI影响的研究,本文对此关注点进行研究,以期为手术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手术排程以及手术室修建设计的参考。不过术中空气的动态质量对SSI有无影响以及影响作用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更好地防控SSI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腔隙洁净度神经外科
胃肠道或肝胰胆管癌术后病人器官/腔隙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分析眼底动脉硬化分级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改变相关因素
前循环血管狭窄与老年患者腔隙或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胎盘植入超声征象:“胎盘陷窝”的再探讨
穿层物流垂直提升输送技术在制药企业中的技术应用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中常见问题和改进建议
洁净电子厂房消防系统设置及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