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控中心食品检验风险控制分析研究

2018-11-01董智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食品检验疾控中心分析研究

董智力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食品检验风险控制的背景,提出了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面面临的风险和威胁,阐述了食品检验风险控制的作用和意义,从两方面提出了食品检验风险控制的问题,包括人才的检验能力和范围的欠缺以及检验设备的配置不足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食品检验风险控制的对策,包括从人才和设备两方面进行详实的介绍,对疾控中心食品检验风险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也为从事食品安全的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资料支持。

【关键词】 食品检验;风险控制;疾控中心;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007-0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之一,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但是相关的食源性检测体系依旧不是很健全,这就无法及时发现相应的安全隐患,从而得不出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十三五”对食品安全的保障系统的战略转变已经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只有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的监测系统与食品污染的检验体系建设,才能有利于研究病原体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为保障人们饮食安全和改善国家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创造良好条件。

1 食品检验风险控制的意义

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的无毒和无害性,既满足人们对营养的基本需求,还能不至于使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我国的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有害因子监测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监测包括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污染指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目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不仅包括原材料和半成品,还涉及食品本身及包装材料,监测项目涉及农药残留和有毒有害元素,致病细菌和真菌,超量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等上百个指标。开展食品检验风险的控制不仅能有效评估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合理掌握食品安全的各项关键指标和要素,为相应监管部门的执法提供详实的技术支持,为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提供资料保障。

2 食品检验风险问题研究

2.1 人员和检验范围、能力欠缺的问题

根据本人本单位的调查研究,在疾控中心从事食品检验的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以大专学历为主,硕士以上学历的检验人员较少,职称方面以本单位评定的中级和初级职称为主,国家级的中、高级职称较少,人员年龄上来说,管理方面的人员以45岁以上人员为主,年龄较大已经使其无法与时俱进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食品检验风险大大增加。

由于对食品检验机构主要是对食品的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检验指标须根据产品的不同而采取一定的检测方法,对于检测指标包括常规的监测指标和特殊监测指标,地方的检测指标一般均明显少于国家的疾控系统的检测指标的数目,且很难达到国家要求的检测能力,特别是相应的理化鉴定指标。

2.2 检测设备的配置不足问题

虽然目前的地方的食品检验已经较十年前取得了大幅度进步,但是依旧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加之目前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其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地方疾控中心一般以公共服务型为主,但是随着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其检测设备的配置已经不能时代发展的要求,加之食品检验的成本费用的增加,检测设备的配置不足已经开始严重阻碍食品安全的发展,特别是超高效液相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流动注射分析仪等,这些仪器设备的配置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疾控中心食品检验的能力和水平。

2.3 食品检验风险控制研究

2.3.1 人员素质的提高和检测机构的规范化操作

对人员的要求须选用配备专业性人才,制定符合自身机构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定期对人员开展一定形式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在职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职称、技能水平,根据检测中心的人员特点进行岗位部署,全面培养并因材施教,对管理层人员的设置须不断引进年轻人才,不断提高和更新创新的检测方法,积极把握前沿的食品检验的信息热点,对各级疾控系统的人员开展定期的业务学习和交流,增强检验方法和流程的管理,使其更加科学和规范化,利用跟其他机构的不断合作,提高自身的质量体系的科学性,控制食品检验的风险系数,为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检验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食品检验工作的科学专业和更具系统性。

2.3.2 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和利用

依据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管理要求,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对食品检验机构进行认定后,按照政府的资金拨款和企业的合作间的资金补充,建立相对完善的食品检验的实验室,及时补充对所需设备的引进,针对性地按照检验的指标对设备进行引进和使用,加强对日常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断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测量的精细程度,利用使用人员的业务学习机会不断增强设备的利用率,还可以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不断获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加大对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提高仪器设备的更新速度,为食品检验风险的控制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重视食品安全檢验风险的控制,才能从源头上根治诸如“瘦肉精”和“苏丹红”等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避免人们对食品安全谈虎色变,缓解社会对有毒食品的恐慌情绪,也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强化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的监督,积极开展执行食品风险的监测才能有效预防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百姓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从而为监管部门的监管和执法缓解一定的压力。本文所研究之处均为本人在实际的岗位工作中的经验总结,所陈述指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颇,望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以期为食品安全的风险控制水平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董炳刚,梁胜楠,李传波,地级市疾控如何应对食品风险检验的研究。心理医生月刊,2012(6):518-519

[2] 左锡贵,罗云,聂菱等,浅谈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10):2401-2402

[3] 周明浩,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测技术研究专题。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5):1783-1784

[4] 何爱华,对疾控系统中基层食品检验工作的探讨与反思。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7):5331-5331

[5] 邢俊生,董晓娟,浅谈食品药品检验质量管理中风险防控体系的建立。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8(2):231-231

猜你喜欢

食品检验疾控中心分析研究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的效果分析
探讨如何提高食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控制措施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