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重建,叩问教学的真谛

2018-11-01王强国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边长倒数教者

◇王强国

杨再隋先生说:“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俗的、迷茫的实践。”课堂中,关注教学的细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从评价引导的推敲、教学环节的取舍、介入方式的遴选等视角选取三个案例,加以反思,尝试重建,以期引发对教学真谛的叩问。

案例一:这种做法好不好?

【描述】在“认识 11~20 各数”(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学的练习阶段,教者让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十”第1题,要求先圈出10只,再写出一共有多少只。(如图1)学生纷纷动笔,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随手圈的,但有一个学生用直尺工工整整地圈起10只。教者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份作业,举起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看,我们班某某某同学特别认真,他借助直尺来圈,这个做法真好!”

图1

【类比】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在竖式计算中,横线用直尺画可以理解,但等于号也用直尺画是不是有些过分?条形统计图教学中的画统计图环节,教师会评价说“涂得很均匀,真认真”,学生也会评价同学“他画的不对,涂到外面去了”……

【分析】上述做法,注重形式,偏离了数学的学科本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强调规范,注重形式,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精神无可厚非。但在具体的情境中应有轻重缓急之分,我们常常在无意中强化一些形式的东西,偏离了数学的学科本质。

事实上,在画图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老师都会要求学生用尺画图,“这样画,清楚明白,也是数学严谨精神的体现”。但试想一下,我们自己需要画图来帮助解决问题时会那么认真、严谨吗?如果老师要求学生在解题中画图要用尺之类,增加的是画图的烦和难,学生是把图画漂亮了,三角板、圆规也用上了,但画图解题的意识却可能被压抑,更为严重的是,学生的思维会在这种“规范与严谨”中被打断。因此,要让学生画草图。不过,让学生画草图,教师同样要注意细节的指导。比如,一个长60米、宽20米的场地面积发生变化,需要画图时,教师这样要求:“不用尺画,但你画的图也要能反映出题目中的长短关系哦。”或者当学生画的草图比例失调时,呈现草图(或比例失调的图与好图对比呈现),让学生意识到画草图也要反映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重建】在该环节,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嗯,你画得真好!不过,不用尺画是不是也可以?”学生用尺画,确实是一种认真的表现,只是我们不必刻意强调!

案例二:这个环节要不要?

【描述】下面是“认识面积单位”(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个教学片段。

学生自学课本,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者呈现板书: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请同学们从信封里拿出黄色的小正方形,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大家量一量,它的边长是不是1厘米?”学生操作,然后汇报。生1:“我量的结果是边长为1厘米。”生2:“我量出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1厘米。”生3:“我量出小正方形的边长比1厘米少一点。”……教者小结:“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学生思考、口答……

【类比】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其主要目标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从实物中找出这些图形。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可能觉得内容过于简单,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用尺分别画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分析】上述做法注重操作,忽视了活动内容的价值性。课后,就这一环节与教者对话,得知教者的意图是,给学生提供的小正方形是用电脑设计打印的,大小是准确的。课中,只告诉学生面积是1平方厘米,没有告知边长是1厘米,量一量的过程是让学生再次确认。没有想到,学生出现这样的结果。数学中的“量一量”,其价值主要是数据的获取,进而支撑规律的发现与结论的验证。笔者觉得课例中的这个环节不要为好,面积单位的教学,其重点在于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空间观念,因此,在教材中概念以描述性定义的形式出现,并且这个概念需要学生去理解、去感知,但不需要验证。

【重建】本课“量一量”的教学环节,在哪里安排合适?笔者以为,可以安排在“联系生活”这个环节中。上述片段中,当教者问“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学生回答出自己的大拇指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安排学生通过量一量来验证,但不能明示学生去量边长,这个过程要让学生自己经历,量什么?怎么量?数据能否说明猜测的合理性……

案例三:这种方式行不行?

【描述】“倒数的认识”(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始,教师以“回文诗”导入。师:“老师想效法古人,来个以诗会友,老师先来一句——春眠不觉晓。”生:“处处闻啼鸟!”师:“真厉害!再来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生:“一行白鹭上青天。”师:“你们不要得意,老师可要出难题了——客上天然居。”学生没有反应。师:“不行了吧?看答案——居然天上客。”师:“怎么样?再来——僧游云隐寺。”生:“寺隐云游僧。”师:“人中柳如是。”生:“是如柳中人。”师:“你们真聪明,像这种有趣的现象数学中也有。”

【类比】在情境的设计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梯形的面积计算”导入,教者以更换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引入课题。配置玻璃需要知道面积吗?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形状与尺寸,而汽车的挡风玻璃一般都是成品,需要考虑的是汽车的品牌与型号。

【分析】注重趣味性,忽略了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教学片段中,教师以对诗的形式来引出“倒诗”,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情境中思考答案,慢慢发现规律,在感受古诗韵律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确实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会感到轻松、有趣。值得反思的是情境创设的价值仅仅如此吗?笔者觉得情境的创设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应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有所帮助。细看教材,不难发现“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乘积为1”“两个”是把握倒数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认识理解中的难点。再看片段中的情境设计,可以发现回文诗与本课的教学内容看似关联,实则不然。回文诗的“倒”与倒数的“倒”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我们仅仅用诗的顺读与倒读导入新课,而忽略“倒数”的本质意义,这样的情境是缺乏价值的,甚至对学生有误导之嫌。

【重建】我们可以用问题情境来替代案例中的设置。板书“倒数”,让学生读一读,两种读法,第三声和第四声,教者定向,在数学上我们读第四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猜一猜“倒数”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认为对一排人或物逆着方向数,也可能是将一个数倒过来,比如,“6”倒过来变为“9”,还有一种可能,“15”倒过来是“51”等,这时教者可以设问:“如果这个数是7,按照大家的方法,倒过来是几呢?”在上述尝试之后,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的相关内容……

细节决定成败!教学中,“批判性”的反思与叩问,不意味着“批评”,也不仅仅意味着说“不”。相反,它意味着“看到更远处”。这样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对教师、对教学都是有益的。

猜你喜欢

边长倒数教者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惊喜倒数日历
大楼在移动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