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初产妇中孕引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10-31丘苑清赖映华傅利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米非司酮初产妇

丘苑清 赖映华  傅利琴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初产妇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孕中期因各种原因需行引产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0例。参照组患者采取经羊膜腔注射利凡诺进行引产,试验组患者则在经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后再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进行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产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宫缩发生时间、产程时间及总引产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胎盘残留及宫颈裂伤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和米非司酮联合用于初产妇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可在临床方面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利凡诺; 米非司酮; 初产妇; 中期妊娠引产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0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0-0-02

中孕引产是指孕16~27周的产妇因各种原因需要终止妊娠而采取引产措施[1]。临床常用的终止妊娠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两种方式。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是目前中期妊娠引产的常用药物引产方法,其具有较高的引产成功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2-3]。但是由于妊娠中期时宫颈的成熟度较低,而利凡诺属于强力杀菌剂,并没有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因此行此方法时宫颈和宫缩不同步扩张,容易造成产程延长,而且产后出血多、胎盘残留、宫颈撕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比较高[4-5]。因此如何提高妊娠中期引产质量,减少并发症成为产科临床医师的关注重点[6]。而米非司酮为孕酮的拮抗剂,能替代孕酮与孕酮受体结合,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软化宫颈。文献[7]研究报道,米非司酮能弥补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的不足。为了进一步探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初产妇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孕中期因各种原因需行引产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单用利诺凡和联合米非司酮联用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孕中期因各种原因需行引产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为初产妇,孕周16~27周,因未婚先孕、胎儿畸形等原因自愿要求引产,经血常规、尿常规、血凝四项、B超、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必需项目检查无异常。排除标准:有利凡诺和非米司酮用药禁忌证;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严重疾病。患者年龄20~36岁,平均(28.3±3.4)岁;孕周16~27周,平均(22.41±2.21)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0例。参照组中,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28.1±3.2)岁;孕周16~26周。试验组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28.5±3.6)岁;孕周17~27周,平均(22.30±2.19)周。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孕周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单纯采取利凡诺(广西河丰制药厂,国药准字H45020606,规格:50 mg/支)进行引产,经羊膜腔注射,给药剂量为100 mg。胎儿娩出后即刻进行肌注20 U缩宫素。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经羊膜腔内注射100 mg利凡诺后再联合米非司酮口服(北京紫竹药业,国药准字H10950003,规格:25 mg/片)进行引产,米非司酮50 mg/次,2次/d,连用

3次,总剂量为150 mg;胎儿娩出后常规行肌注20 U缩宫素。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孕妇用药后的宫缩发生时间、总产程时间(正式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总引产时间(注射药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娩出2 h内,采用集血器接血及称重法进行测量估计出血量),并比较有无胎盘滞留、宫颈撕裂伤,以及引产成功率并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恶心、发热等不良反应。其中引产成功的标准为用药后72 h死胎及胎盘胎膜娩出体外内完全流产或者不完全流产,若用药后72 h内组织胎盘尚未排出即视为引产失败。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引产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宫缩发生时间、总产程时间及总引产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引产成功率、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及宫颈裂伤发生率比较

試验组患者中引产失败0例,宫颈裂伤0例,胎盘胎膜残留5例,其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及宫颈裂伤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参照组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3例,出现发热超过38 ℃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4/20);试验组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3例,出现发热超过38 ℃的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2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38,P>0.05)。

3 讨论

孕妇处于中期妊娠时胎盘形成,大量孕酮的产生使子宫处于平稳状态,此时的宫颈成熟度较低,宫口扩张慢,加之此时胎儿骨骼已形成变硬,如果宫颈管过于狭窄或扩张不全,在引产时容易发生宫颈撕裂、胎盘胎膜剥离不全等情况[8]。经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是中期妊娠引产的常用药物引产方法。由于其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在临床上应用广泛[9]。利凡诺是一种强效的杀菌防腐剂,它注射到羊膜腔后能使胎盘绒毛、蜕膜组织变性而发生坏死,还能促进体内产生并释放前列腺素,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宫缩[10]。文献[11]研究表明,利凡诺引发的成功率在90%以上。但由于利凡诺本身没有促宫颈成熟的作用,容易导致宫颈裂伤、产程延长。另外利用利凡诺引产引起的宫缩并不是自发性宫缩,子宫的收缩强度无法控制,容易发生不协调宫缩及强直性宫缩,使胎儿从子宫下段薄弱部位破裂娩出,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12]。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引产方法,提高引产质量成为临床医师的关注重点。

研究表明,宫颈成熟是保证引产成功的关键因素[13]。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甾体类的孕酮受体阻滞药物。它具有强于孕酮2~10倍的亲和力,能在分子水平代替孕酮与子宫内膜的孕酮受体竞争性结合,发挥拮抗孕酮的作用,引起妊娠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加强子宫收缩,缩短产程[14]。另外它通过竞争结合受体,还能提高雌激素比例,改变局部雌孕激素平衡,使宫颈胶原纤维发生降解,基质成分和酸性黏多酶增多,最终起到软化扩张宫颈、促宫颈管成熟的作用,而米非司酮引起的宫颈成熟扩张与足月妊娠自然分娩的生理过程非常相似,从而有效减少生殖道的软组织损伤[15]。因此米非司酮也是临床常用于终止妊娠的抗孕激素,不过有报道称孕期越长,使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效果越不理想[16]。有研究发现小剂量米非司酮置入阴道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引产能促宫颈成熟,有利于加速产程进展[17]。本次研究也发现,试验组产妇联用米非司酮和利凡诺,其宫缩发生时间、总产程时间及总引产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产后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参照组,引产成功率较高,而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及宫颈裂伤的发生率则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用,一方面能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增强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幅度,从而有效缩短产程;另一方面能在宫缩前使宫颈扩张软化,促进宫颈成熟,减少产后出血及软产道裂伤。两者联用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缩短产程、减少胎盘、蜕膜残留,避免宫颈裂伤,从而提高引产成功率和引产质量。

综上所述,利凡诺和米非司酮联合用于初产妇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时间,并能降低并发症,可在临床方面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唐爱武,姚立群.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初产妇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1):29-30.

[2]于芬兰.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36):56-57.

[3]周诗云.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089-1090.

[4]张瑞雪,张勇.小水囊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3):429-431.

[5]杨红妮,郭玉格.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与利凡诺尔用于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40例对比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5):629-630.

[6]袁茂勇,陈娅玲,揭小兰,等.小剂量利凡诺尔配伍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77-78.

[7]侯祎,蔡玉娟,钟少平.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晚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1):56-57.

[8]张菊香,江萍,黄春生.足三里曲马多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利凡诺尔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8):76-77.

[9]茅彩英,赵文霞,史红,等.戊酸雌二醇或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5):569-571.

[10]杨新.产妇产后出血并发症的用药方案选择及疗效初步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6):134-136.

[11]王海萍.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中期引產的观察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36):7716-7717.

[12]苗英.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合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110-112.

[13]兰小来.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4):442-443.

[14]何兴容.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初产妇中孕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母婴世界,2016,16(4):135-137.

[15]刘敏,杨秀兰,李光丽,等.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中孕引产中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20):30-31.

[16]朱容.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初产妇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2009(11):40-41.

[17]曹丽明.利凡诺中期引产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6):2209.

(收稿日期:2018-06-19)

猜你喜欢

米非司酮初产妇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