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8-10-29高岩峰

吉林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肠系膜结肠癌结肠

高岩峰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响水 224600)

结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内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正呈上升趋势,老年人是结肠癌发病最多的人群。长期摄入高蛋白食物、长期便秘等因素都可引起结肠癌,一些炎性的肠病也可能诱发结肠癌。结肠癌患者早期的症状可能为腹痛、排便次数多、粪便带血等症状,等到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症状,则说明结肠癌已经发展到晚期,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结肠癌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本文研究发现,在针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能防止癌细胞转移、扩散,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临床治疗中有不可代替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结肠癌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皆确诊为结肠癌患者,并且严格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21)与观察组(n=21)。对照组中,男12例,女9例;年龄61~81岁,平均(71.12±1.16)岁;其中,左半结肠11例,右半结肠癌10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8例;年龄61~77岁,平均(69.51±1.47)岁;其中,左半结肠癌10例,右半结肠癌11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传统根治手术进行治疗,术前做好充分准备,让患者平躺于病床,注射麻醉剂,麻醉起效后对患者进行消毒,采取开腹的方式,分离结肠,并切除病灶结肠和淋巴结及大网膜,缝合伤口,预防感染。

给予观察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平卧于病床,注射麻醉剂,麻醉起效后对患者进行消毒,采取开腹的方式,检查患者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情况,仔细的将患者壁层及脏层筋膜分离,手术过程中保持筋膜的完整,将肠系膜下供养血管充分暴露,完整切除整块系膜,大范围清除血管旁脂肪组织及淋巴结,保证恶性肿瘤已彻底切除后,在血管起始部位进行结扎,缝合伤口,预防感染。手术后给予两组患者相应的护理。

1.3疗效判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恢复时间,将疗效分为三个标准:显效、有效和无效。若患者疼痛感明显消失,肠胃功能恢复正常,没有便秘现象,则视为显效;若患者疼痛感减轻、肠胃功能轻微好转,有便秘现象,则视为有效;若患者疼痛未消失、减轻,肠胃道功能没有好转、恢复,便秘或症状明显加重,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对比:如表1所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恢复时间(min)对照组21105.24±2.33140.54±2.6315.6±2.50观察组21124.36±2.12129.23±2.5612.7±2.43t值27.8114.123.81P值<0.05<0.05<0.05

2.2两组患者手术后总有效率对比: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通过相应的手术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显效例数为10例,有效例数为5例,总有效率为71.42%;观察组显效例数为13例,有效例数为6例,总有效率为9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比传统根治手术效果显著,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表2两组患者手术后总有效率对比[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2110(47.61)5(23.81)6(28.58)15(71.42)观察组2113(61.90)6(28.57)2(9.53)19(90.47)χ2值2.48P值<0.05

3 讨论

结肠癌的病因较为复杂,社会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遗传等因素都可导致结肠癌的发生,结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结肠部位出现恶性肿瘤[2],特点是病情险峻,病发率、死亡率高,且晚期结肠癌患者治愈的几率非常渺茫,这对结肠癌患者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临床上对结肠癌患者的治疗尤为关注。

针对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切除病灶块,切除后进行化疗、放疗等降低复发率[3]。目前临床上多使用传统根治手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来治疗结肠癌患者。传统根治手术在左、右结肠部位切除恶性肿瘤,以达到有效抑制癌细胞扩散的目的,但手术视野受到限制,导致医生手术过程容易挤压到肿瘤,导致癌细胞的扩散,彻底清扫淋巴结也有一定难度,且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大,容易感染,手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有一定的风险存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是一种的新型结肠肿瘤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的区别:它的探查面广,能为医生提供广阔的视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是通过钝性分离脏层、筋膜,分离的过程中能保护结膜的完整性,避免结肠系膜过度暴露,同时能保护肾脏、输尿管不受伤害,可以限制住局部肿瘤的扩散,防止结肠癌的复发[4],起到根治恶性肿瘤的作用,且对周围血管没有影响,伤口小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和患者出血量,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5]。虽然传统根治手术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皆有良好效果。但经临床多次实践证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是从胚胎发育、解剖的角度进行手术,清扫淋巴结比较彻底,为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进行传统根治手术时,手术时间为(105.24±2.33)min,术中出血量为(140.54±2.63)ml,恢复时间为(15.6±2.50)min;而观察组进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时,手术时间为(124.36±2.12)min,术中出血量为(129.23±2.56)ml,恢复时间为(12.7±2.43)min,虽然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是其术中出血量少,且恢复时间快。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47%)较对照组(71.42%)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证明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可操作性,同时说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针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更占优势,效果显著的同时手术后遗症少,复发率低,有助于患者手术后身体的恢复,具有优良临床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肠系膜结肠癌结肠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