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2018-10-29王郁文廖伟旋范宇进

吉林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肾镜肾结石碎石

王郁文,廖伟旋,范宇进,钟 英

(兴宁市人民医院,广东 兴宁 514500)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复杂性、巨大肾结石的金标准[1],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该术式发展成两种通道,一种标准通道(将肾通道扩张到F24-30),一种是微/小通道(F20以下)。为探索两种通道的手术效果差异,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0例孤立肾肾结石临床资料,探索标准通道(F24)与小通道(F16)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的130例孤立肾肾结石患者为2015年7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根据肾通道的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28~57岁,平均(40.2±7.3)岁,其中功能性孤立肾40例,解剖性孤立肾11例,多发性鹿角结石11例。结石最长径为1.21~4.67cm,平均(3.20±0.35)cm。观察组患者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30~55岁,平均(40.6±7.5)岁,其中功能性孤立肾44例,解剖性孤立肾12例,多发性鹿角结石12例;结石最长径在1.16~4.83 cm之间,平均(3.35±0.41)cm。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标准通道(F24)的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小通道(F16)的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患者取截石位,以逆行插管的方式在患侧输尿管镜下留置5F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形成人工肾积水,然后留置16F导尿管夹闭,将患者的体位更改为俯卧位,将腰腹部垫高,行B超检查定位结石等,从患者的第11肋间或是第12肋下腋后线与肩胛线之间的区域作为穿刺点,以中上盏入路或是肾盂入路,使用18G穿刺针穿刺,直到流出尿液确定进入集合系统后,置入安全导丝,测量穿刺针的长度,将皮肤切开1 cm长,使用筋膜扩张器扩张肾通道,从F8扩张到F16,置入肾镜短鞘,置入输尿管镜定位结石后行钬激光碎石;对照组患者则将肾通道扩张到F24后置入肾镜短鞘,取出扩张器,置入输尿管镜,行钬激光碎石术。术后两组患者常规留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期结石清除率)、预后指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软件对计数数据/计量数据进行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期结石清除率上,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预后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94%,对照组为16.13%,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1手术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x±s,min)术中出血量(x±s,ml)一期结石清除率[例(%)]观察组6863.8±11.591.6±14.560(88.24)对照组6272.7±13.1127.9±19.258(93.55)χ2/t值4.12412.2291.093P值<0.05<0.05>0.05

组别例数导管留置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685.87±0.437.21±0.37对照组629.20±0.6110.25±0.54t值36.22137.722P值<0.05<0.05

表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血尿切口感染迟发性出血发生率(%)观察组680112.94①对照组6234316.13

注:与对照组对比,①χ2=6.732,P<0.05

3 讨论

孤立肾指的是因先天性缺如或是后天疾病引发的一侧肾功能丧失,单靠一侧肾脏生活的情况,孤立肾由于失去健侧肾的代偿以及流经肾脏局部结石成分浓度较高,因此很容易出现肾结石和梗阻,容易因梗阻而出现尿路感染、肾功能障碍等[2-3]。而且由于单肾的特殊性,孤立肾肾结石很容易诱发肾积水,甚至出现氮质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因此对于孤立肾肾结石患者,一经确诊后要立即制定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最大程度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并且有效清除结石,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孤立肾肾结石的治疗是目前泌尿外科的一种难题,而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孤立肾肾结石的治疗也有了很大进步,有了安全的微创术式,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因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孤立肾肾结石治疗的金标准。

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关键步骤是建立肾通道,安全有效的建立理想肾通道是手术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而目前临床上的肾通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标准通道,指的是F24以上的通道,一种是微/小通道,是F20以下。标准通道手术由于需要利用筋膜扩张器将肾工作通道扩张到F24以上,这样就增加了肾脏出血和损伤的风险,在扩张肾通道、碎石操作、肾造瘘过程中都可能造成肾实质的损伤和术中大出血,术后出现发热、再次出血、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5]。尤其是对于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而言,患者只有单侧肾功能,手术造成的肾脏损伤导致患者术后恢复较慢。随着腔内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系统等的发展,不少学者将肾通道缩小到F20-24,认为可以有效减轻手术创伤,但是两种通道的结石清除效果、安全性等还有较大争议。伴随着外科技术发展,到今天,小通道的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将肾通道扩张到F16-18,能大大减轻手术对患者肾实质造成的损伤,术中出血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少,手术的安全性高。但是由于输尿管镜的操作通道仅5F,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碎石系统的应用,只能应用钬激光碎石系统和气压弹道碎石系统,而无法使用超声碎石等第三代先进的碎石系统,而且只能通过高压灌注的方式取石、清石,使用钳夹取石时只能钳取小结石,很难一次完成碎石取石,尤其是对于巨大结石、鹿角形结石、多发性结石患者,往往需要二期碎石术治疗[6-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出小通道手术对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而在一期结石清除率上,观察组患者略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在孤立肾肾结石治疗中,小通道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且结石清除效果好,在手术操作中,可以从结石的边缘开始碎石,缓慢将大结石击碎成小颗粒,同时鉴于孤立肾肾结石的特点,严格控制感染,无需一次性将结石清除干净或是粉末化,在碎石结束后可以使用套石篮将碎石取出,降低感染的风险,缩短手术时间[8]。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易被患者接受,可以将其与小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结合起来,提高结石清除效果,最大程度地减轻手术对患者肾实质造成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孤立肾肾结石患者应用小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可行的,但是小通道手术因通道小而存在结石清除受限问题,较适宜于小体积肾结石治疗中,而为了提高结石清除效果,减轻手术创伤,可以适当将小通道手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合起来,避免多次手术造成的患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肾镜肾结石碎石
碎石神掌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悲壮归乡路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常喝甜饮料易患肾结石吗?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