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精准肝切除术与传统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作用

2018-10-29张高智

吉林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胆道胆管

张高智

(什邡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400)

本研究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5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精准肝切除术与传统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每组25例。试验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1~67岁,平均(42.2±3.2)岁。对照组中女15例,男10例,年龄22~68岁,平均(42.5±3.3)岁。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彩超等辅助检查及诊断;②均符合肝内胆管结石诊断标准[2];③意识均清楚;④在术前均伴有腹痛、发热等情况;⑤均自愿参与本实验,并且已经签订自愿治疗协议书。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感染,血凝检查表明有出血倾向者;②伴有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肺疾病者。

1.2方法

1.2.1基础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常规的支持治疗,主要涉及抗感染、输液等。

1.2.2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肝切除术,气管均插管,在全身麻醉后,选取仰卧位进展开手术,取斜切口于腹肋缘下2 cm将腹腔打开,对肝脏、肝门系统以及肝内胆道情况进行探查:①借助胆道镜将二级结石取出,对肝管狭窄程度展开评估;②借助直径从小至大的胆道镜扩展狭窄,将二级结石取出;③常规切除肝部分、肝叶、肝段,将三级以及以上结石取出。

1.2.3试验组:25例试验组患者提供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全身麻醉,选取仰卧位,腹部肋缘下2 cm取斜切口,将腹腔打开,常规探查肝脏系统和肝内胆道的狭窄情况。通过胆道镜将一级肝管结石取出,对结石近端肝胆管狭窄程度展开评估;对于二级肝管的结石,近端狭窄按照术中情况展开整复。术后如果出现胆红素持续存在,需要按考虑是否出现狭窄未解除或再次狭窄。针对出现狭窄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考虑是否出现胆道支架治疗适应证。针对位于三级以上肝管的结石展开精准肝切除术。在术中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实质内血管走向进行辨认,明确肝脏病变的预切割线,并且按照探查情况、术前肝脏三维重建情况,进一步评估病变范围、可能切除范围,明确切除范围。对于位于肝脏断面上存在较大肝静脉,需要考虑制约远端肝组织回流者,同时需要把其邻近断面的肝组织中较大静脉吻合,特别是肝短静脉和第二肝门较大静脉。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展开观察。手术情况主要包括: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对比: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费用的比较上,试验组明显优先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术前、术后1周肝功能水平的比较:术前,两组的肝功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肝功能水平均降至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组别例数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后引流量(ml)住院费用(万元)试验组25220.92±15.74117.65±15.525.82±1.46121.94±15.562.64±0.37对照组25447.56±14.65135.15±14.437.96±1.63182.23±14.413.95±0.56t值7.4537.4637.4687.8457.357P值<0.05<0.05<0.05<0.05<0.05

组别例数AST(U/L) 术前 术后1周 ALT(g/L) 术前 术后1周 TBIL(μmol/L) 术前 术后1周 试验组2580.92±5.7638.65±3.57①72.82±4.7337.53±3.52①30.13±2.3713.92±1.42①对照组2580.56±4.8938.15±3.25①72.96±4.4637.21±3.31①30.13±2.5613.56±1.65①P值>0.05>0.05>0.05>0.05>0.05>0.05

注:与术前比较,①P<0.05

3 讨论

在外科治疗中,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其病情的特殊性,极易诱发患者出现胆管结石,造成近端狭窄,最终致使手术难度加大,同时此病具有相关的复发率以及再手术率[1]。一般情况下,对于该病通常应用的是肝切除的治疗方法。随着外科学逐渐的发展,手术模式也由之前的完全将病灶清除,提高手术速度,向切除病灶之余,最大程度上确保脏器的正常功能,帮助患者术后的恢复方向发展[2]。目前,精准肝切除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精准肝切除主要是在术前对患者基本指标展开评估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影像学、肝功能储备、图像处理等相关软件展开处理,达到合理化、精细化治疗的目的。手术方式为精准、无血的解剖型肝切除,具有恢复快、创伤小,尽可能确保正常功能的肝组织的优点[3]。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费用的比较上,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肝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肝功能水平均降至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4]。

综上所述,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传统肝切除法,精准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降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胆道胆管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