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鼓膜穿刺灌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2018-10-29邓成梅

吉林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分贝中耳炎积液

邓成梅

(宝应县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 宝应 225800)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非化脓性中耳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耳痛、耳鸣及听力下降[1],患者中耳腔内部存在积液现象,严重者将会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存质量,长期患病将会降低患者语言能力[2],本文主要分析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鼓膜穿刺灌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我院50例中耳炎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3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上述中耳炎患者均经精确诊断后确诊。随机将上述中耳炎患者分成两组,各25例(50耳)。研究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16岁,平均(8.8±0.7)岁,均为双耳患病。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15岁,平均(8.5±0.3)岁,均为双耳患病。所有上述患者家属均已知晓病情,另外本次研究均不违背伦理学原则。两组间一般资料,经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3-4]:患者应采取坐立的姿势,将患侧的耳朵对着医生,头部稍向前倾,对外耳道行常规碘消毒,将带有穿刺针头的注射器放置于患者耳边,且距离鼓膜边缘1~2 mm处,然后行穿刺操作,抽净患者中耳腔内的积液。若内耳积液为黏稠,则应该使用9号针头,且注射器后面要连接在吸引器上,利用负压装置对内耳积液进行抽取。对照组患者在完成上述操作后,注射1 ml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注射液。研究组中的患者在鼓膜穿刺回抽积液后,同样沿之前进针的方向注射0.5 ml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注射液和0.5 ml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后者应用1 ml 0.9%的氯化钠溶液充分溶解后再使用。使患者的头部向一个方向侧偏,按压患者的耳屏,当感受咽部有药液感后停止。棉球堵住外耳道,30 min之后取出棉球,7 d后进行复诊,若无效可重复上述操作。治疗期内,给予患者百分之一麻黄素滴鼻液,同时可少量给予地塞米松及抗菌药。

1.3数据指标观测: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频率的气导听力测定分贝值及临床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将两组患者不同频率的气导听力测定分贝值及临床治疗效果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不同频率条件下测定的听力分贝值是计量资料,应进行t检验;临床疗效是计数资料,应进行χ2检验。若两组数据间P<0.05,则组间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频率的气导听力测定结果比较:①治疗前,两组患者不同频率的气导听力测定结果均无显著性的差异,经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中0.5 kHz、1.0 kHz、2.0 kHz条件下,患者的分贝数值分别为48.09±3.88、53.78±1.34、63.56±6.03;③治疗后,对照组中0.5 kHz、1.0 kHz、2.0 kHz条件下,患者的分贝数值分别为35.08±4.23、43.28±2.07、52.97±5.27;④研究组患者在0.5 kHz、1.0 kHz、2.0 kHz条件下的分贝值分别较对照组的高出13、10、11,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耳数时间0.5 kHz1.0 kHz2.0 kHz研究组50治疗前25.23±2.1635.11±2.0943.99±5.02治疗后48.09±3.8853.78±1.3463.56±6.03对照组50治疗前25.15±1.2535.18±2.2744.02±2.44治疗后35.08±4.2343.28±2.0752.97±5.27t值治疗前0.226 70.547 40.453 6治疗后20.826 018.956 319.887 4P值治疗前0.821 20.768 00.453 9治疗后0.000 00.000 00.000 0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①研究组中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②对照组中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③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高出28%,经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著有效一般有效无效总有效研究组2510(40)9(36)5(20)1(4)24(96)对照组258(32)7(28)2(8)8(32)17(68)χ2值14.934 9P值0.001 9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5],相关学者认为,中耳炎的发病和免疫变态反应及感染等有关,所以,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抑制变态反应和抗感染[6]。地塞米松及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常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具有抑制变态反应和抗感染的作用[7]。盐酸氨溴索为抗炎药物,被广泛用于感染性和炎性反应性疾病[8]。本研究主要分析上述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效果。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0.5 kHz、1.0 kHz、2.0 kHz条件下的分贝值分别较对照组的高出13、10、11,经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高出28%,经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总之,应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对分泌性的中耳炎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明显改善中耳炎患者的整体听力水平。

猜你喜欢

分贝中耳炎积液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分贝是如何定义的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小分贝上街“不讲话”了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MP3使用不当  听力易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