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市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8-10-29林汉英谢乃强潘小兰

吉林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肇庆市家族史患病

林汉英,谢乃强,潘小兰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00 )

据医学调查显示,国内糖尿病发病率达到9.17%,糖尿病前期发病率达到15.5%,严重威胁国民身体健康,而且糖尿病病情从前期开始,但糖尿病前期病情是可逆的,因此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筛查是十分重要的[1]。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肇庆市端州区及鼎湖区内40岁以上、在该地区居住时间至少5年的常住居民1 02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针对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组织其参加体检,分析调查结果及体检结果,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肇庆市端州区及鼎湖区内40岁以上、在该地区居住时间至少5年的常住居民1 023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行动不便、体质较弱者;意识障碍、精神系统疾病、无法正常交流者;无法配合医务人员及调查人员者;其他不适合参与本次研究者。

1.2方法

1.2.1调查前准备:所有参与调查的研究人员均在开展问卷调查前先行接受统一培训,邀请资深内分泌医师、护士、药师,以及科学研究领域资深从业人员,培训后统一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与本次研究。

1.2.2研究方法:研究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生活习惯,并组织研究对象参加体检,收集其体检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体检数据。其中糖尿病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口干、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加空腹血浆葡萄糖≥7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 h血浆葡萄糖≥11.1 mmol/L或随机血浆葡萄糖≥11.1 mmol/L;②无糖尿病症状,空腹血浆葡萄糖≥7 mmol/L或OGTT 2 h血浆葡萄糖≥11.1 mmol/L或随机血浆葡萄糖≥11.1 mmol/L,需再次检测,有一项达到以上值,可诊断。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其中分别为空腹血浆葡萄糖6.1-﹤7.0 mmol/L,OGTT 2 h血浆葡萄糖7.8-﹤11.1 mmol/L;检测血脂指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三酰甘油以及总胆固醇。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选择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利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经由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影响因素,当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1 023例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1 023例调查对象中诊断为糖尿病患者204例(19.94%),糖尿病前期患者231例(22.58%);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以及其他被调查者临床资料详见表1。

表11 083例调查对象临床资料分布[例(%)]

项目糖尿病(n=204)糖尿病前期(n=231)其他被调查者(n=588)性别(男/女,例)158/46142/89375/213年龄 40~59岁62(30.39)72(31.17)317(53.91) 60~69岁93(45.59)122(52.81)168(28.57) ≥70岁49(24.02)37(16.02)103(17.52)城乡区域 城市125(61.27)109(47.19)306(52.04) 乡镇79(38.73)122(52.81)282(47.96)吸烟 是45(22.06)49(21.21)99(16.84) 否142(69.61)162(70.13)468(79.59) 不清楚17(8.33)20(8.66)21(3.57)饮酒 是34(16.67)49(21.21)100(17.01) 否156(76.47)158(68.40)457(77.72) 不清楚14(6.86)24(10.39)31(5.27)糖尿病家族史 有53(25.98)60(25.97)77(13.10) 无151(74.02)171(74.03)511(86.90)BMI <24 kg/m280(39.22)111(48.05)329(55.95) ≥24 kg/m2124(60.78)120(51.95)259(44.05)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n=231)69(33.82)72(31.17)117(19.90) 初中(n=387)96(47.06)83(35.93)223(37.93) 中专及高中(n=315)22(10.78)61(26.41)195(33.16) 大专及以上(n=67)17(8.33)15(6.49)53(9.01)血脂异常 有92(45.10)83(35.93)176(29.93) 无112(54.90)148(64.07)412(70.07)并发症 有141(69.12)40(17.32) 无63(30.88)191(82.68)高血压 有142(69.61)129(55.84)116(19.73) 无62(30.39)102(44.16)472(80.27)高尿酸血症 有25(12.25)7(3.03)11(1.87) 无179(87.75)224(96.97)577(98.13)中心性肥胖 有78(38.24)78(33.77)19(3.23) 无126(61.76)153(66.23)569(96.77)

2.2糖尿病影响因素: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龄(≥60岁)、BMI指数、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高血压、不良嗜好史、城乡差异;其中高龄、不良嗜好史、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患病之间更相关,其余影响因素关系稍小。详见表2。

2.3糖尿病前期影响因素:糖尿病前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60岁)、嗜甜食、吸烟、饮酒、BMI、血脂异常、腰围、糖尿病家族史;其中高龄、不良嗜好史、血脂异常因素与糖尿病前期患病更相关,而其余影响因素关系稍小,详见表3。

表2糖尿病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因素β值S-x值Waldχ2值P值OR值(95%CI)性别-0.0260.0490.3380.5610.975(0.889~1.065)年龄 40~59岁1.000 60~69岁0.5010.05871.666<0.011.644(1.439~1.852) ≥70岁0.8540.062180.536<0.012.339(2.062~2.666)城乡区域~0.1660.04511.879<0.010.835(0.775~0.913)文化程度-0.0750.0452.6310.1040.922(0.854~1.017)吸烟0.3590.06235.952<0.011.429(1.276~1.623)饮酒0.3570.06335.584<0.011.416(1.246~1.639)BMI0.1420.0458.439<0.011.070(0.962~1.119)中心性肥胖0.0440.0450.7590.4231.025(0.955~1.126)FPG异常0.0650.0531.9240.1620.926(0.811~1.035)高血压0.5820.06971.446<0.012.075(1.863~2.320)血脂异常0.3350.04053.843<0.011.403(1.332~1.524)高尿酸血症0.3940.06638.112<0.011.493(1.335~1.687)糖尿病家族史0.1320.0526.534<0.051.142(1.032~1.268)

表3糖尿病前期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因素β值S-x值Waldχ2值P值OR值(95%CI)年龄 40~59岁1.000 60~69岁0.0440.06565.666<0.011.346(1.139~1.551) ≥70岁0.9240.07290.536<0.011.429(1.362~1.96)嗜甜食0.1690.0098.392<0.011.233(1.065~1.402)吸烟0.5820.08515.335<0.011.445(1.129~1.761)饮酒0.3490.07412.538<0.011.322(1.304~1.339)BMI0.1850.0664.445<0.011.259(1.011~1.507)血脂异常0.3850.05513.843<0.011.203(1.003~1.404)腰围0.0850.0289.632<0.011.095(1.006~1.185)糖尿病家族史0.4550.0625.534<0.051.112(1.003~1.22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典型表现是慢性高血糖,常见患者群是中老年群体。糖尿病患病时间过长,其间可波及其他系统及多个器官,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健康。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而患者群年龄则成下降趋势,现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死亡人数中与糖尿病相关的比例至少占5%。据医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数现已达到4 000万人以上,而且患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糖尿病发病的重灾区[3]。糖尿病多需通过药物治疗方法对血糖进行控制,有助于延迟病情发展进程,改善并发症,把握合理用药。坚持长期用药是控制血糖,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故应做到加强用药指导,提高治疗依从性[4-5]。由于糖尿病病情比较复杂,合并症诸多,因此很多患者需联合用药,用法、剂量及服药时间均需严格要求,若无法提高依从性,意味着患者并未严格遵守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很容易引起临床效果出现波动,提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糖尿病筛查及糖尿病前期筛查的重要性。而做好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自我控制糖尿病病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就成了血糖等糖尿病相关观察指标良好控制的基础及前提[6-7]。目前,从前期开始逐步提高筛查及管理力度是不同医疗机构糖尿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8]。

此外,糖尿病患者多合并肥胖,此类患者若无法及时得到治疗,体重下降较快。因此医务人员需在科室内开展糖尿病相关医学知识讲座、自我护理讲座等,定期召开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交流会,加强医患之间、护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增强其对糖尿病的了解,提高其诊疗服从度[9-10]。

本次研究调查了肇庆市2个市区人群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发病情况,其中1 023例调查对象中诊断为糖尿病患者204例(19.94%),糖尿病患者前期231例(22.58%);而糖尿病患病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龄、BMI指数、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高血压、不良嗜好史、城乡差异等相关;糖尿病前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嗜甜食、吸烟、饮酒、BMI、血脂异常、腰围、糖尿病家族史;提示肇庆市区40岁以上居民在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方面患病风险较高,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老人而言,其患病风险更高,其原因可能是60岁以上身体机能处于持续下降状态,血管脆性增加,机体抵抗力较弱,而且老人基础代谢较低,对能量的需求较少,导致糖耐量下降,糖代谢及糖利用能力也随之下降,肝糖储藏量增加,加上老人运动过量不多,若进食过多,则很容易导致其体重增加,综合作用下导致胰岛β细胞的糖刺激代偿功能减弱,进而引发糖尿病。因此,需引起临床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足够的重视,建议对相关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防控,加大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筛查及宣传力度,旨在降低肇庆市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及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肇庆市家族史患病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澳大利亚初级保健家族史筛查问卷的研发与检验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