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差异

2018-10-29赵倡黎

吉林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挂线肛瘘引流术

赵倡黎

(阆中市中医医院,四川 南充 637400)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瘘管处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且有多个瘘口和瘘臂的一类肛肠外科疾病,该病通常采用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1],本文就这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现详细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2例,利用抽签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35~74岁,平均(53.1±3.6)岁;病程1~8个月,平均(3.9±1.1)个月。对照组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36~76岁,平均(54.2±3.8)岁;病程1~8个月,平均(4.1±1.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位复杂性肛瘘,排除合并心、脑、肾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愿意积极配合治疗。

1.2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对口引流术治疗,首先需行骶管麻醉,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美蓝注射、直肠指诊、探针等方法检查外口、内口、主管道、支管道的位置、数目、走向,在与内口对应的肛门后正中开窗作一个长度2.5 cm左右的放射状人造外口,使用探针从人造外口进入主管道,在内口处探出,切开齿线以下的主管道,切口呈“V”字形,对于齿线以上的高位管道,则在球头探针尾部系一橡皮筋,从内口向外拉出,在松紧适当后再做结扎。在支管外口作一放射状切口,并用止血钳破坏支管道,保持主支管道间引流畅通,之后用胶膜条宽松结扎主支管、支支管间的切口,如果支管较长且为弯瘘,则可在支管中间再做放射状切口,使两切口间距在2.5 cm左右。本组最多开窗5处(1例)。虽然马蹄形肛瘘的外口处于肛门两侧,但内口多处于正前位或正后位的肛隐窝处,所以应将瘘管开窗部位作于主管道转弯处,并予挂线,防止前位马蹄形肛瘘损伤阴道及尿道。将切口和皮缘修整好,以利用止血和引流。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均应用抗生素1周,每天进行常规换药,直到创面愈合为止[2]。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术前行骶管麻醉,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人造外口同治疗组。用球头探针从人造外口沿主管道向肛内探查,从内口向肛外拉出,先将内外口间组织切开,并将瘢痕组织和腐败坏死组织切除。对高位管道则通过探针挂入橡皮筋并拉紧结扎,切除其余支管,将切口修整成V形[3]。

1.3评价标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肿痛、流脓症状完全消失,且创面愈合,仅存在肛周瘙痒和潮湿的症状;有效:患者存在肿痛、流脓、瘙痒、潮湿等症状,但创面未愈;无效:患者上述症状均未见好转。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统计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肛管畸形、肛门潮湿、肛门部分失禁、肛门完全失禁的例数,并计算出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经统计分析可知,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3621(58.33)13(36.11)2(5.56)34(94.44)①对照组3613(36.11)14(38.89)9(25.00)27(75.00)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经比较可知,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更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治疗组(13.9%)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d)创面愈合时间(d)住院费用(元)治疗组3614.8±0.719.5±0.82 750.3±168.4对照组3624.7±1.028.6±0.73 124.1±188.9t值48.66251.3638.863P值<0.05<0.05<0.05

表3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组别例数肛管畸形肛门潮湿肛门部分失禁肛门完全失禁发生并发症治疗组362(5.56)2(5.56)1(2.78)0(0)5(13.89) ①对照组364(11.11)7(19.44)1(2.78)1(2.78)13(36.1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而高位复杂性肛瘘属于最难治疗的一类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流脓、疼痛、瘙痒、肿红肛、排便不畅等一系列症状,还可能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其他疾病。高位复杂性肛瘘因管道多弯曲复杂、病变位置较高、常用支管、深部死腔,导致治疗难度大、易复发、并发症高发,属难治型肛瘘[4]。该病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的选择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康复效果,不合理的术式可能会引起肛门畸形或肛门失禁,造成肛瘘久治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该病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本次研究就这两种术式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对口引流术比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更加理想,治疗有效率更高,且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两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和郑志杰、黄卫平、郭毅等的研究结果一致[5]。对口引流术具有创面小、疼痛轻、愈合快、并发症少、对肛管括约肌的损伤和刺激小的优点,能有效预防肛门功能障碍的发生,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不但疗效不佳,还极易引起肛门畸形和肛门疼痛等并发症,安全性不高,该术式在临床应用中饱受患者质疑,这一术式正逐渐被对口引流术所取代。在实施对口引流术治疗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需选取恰当的肛周引流切口位置,以保障患者在改变体位后也能顺畅引流。②在术后换药时要确保冲洗彻底,以保障切口能充分引流,如创面愈合效果较理想,则可将橡皮条选择性的撤掉。③在探寻内口时务必细致认真,要能找到每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内口,以防手术后假道形成、肛瘘复发,需再次实施手术,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综上所述,对口引流术相比于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对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建议临床对这一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挂线肛瘘引流术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全国名中医陈民藩教授肛瘘挂线技术经验总结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肛瘘挂线术后中药熏洗护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