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市甘蓝类绿色农产品基地土壤理化性质调查

2018-10-29孙辉吴愉萍吴丹亚沈群超陈静谊胡远党王明湖马永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氮甘蓝绿色食品

孙辉,吴愉萍*,吴丹亚,沈群超,陈静谊,胡远党,王明湖,马永军

(1.宁波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总站,浙江 宁波 315012; 2.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浙江 宁波 315012; 3.慈溪市农业监测中心,浙江 慈溪 315300; 4.余姚市农林局,浙江 余姚 315400; 5.宁海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浙江 宁海 315600)

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1]。近年来,宁波市大力推进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主导的绿色农产品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1 337个、绿色食品155个,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比率达到了58.86%。绿色农产品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倡多施有机肥[2-3],特别是绿色食品,无机氮素用量不得高于当季作物需求量的1/2。

甘蓝类蔬菜是宁波主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常年种植面积8 666.67~9 333.33 hm2,年产量26万t,年销售额4.9亿元,主要分布在慈溪市、余姚市、象山县和宁海县等地。截至2017年底,宁波市甘蓝类蔬菜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有149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9个,认证规模约占生产规模的60%。为探明绿色生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宁波市甘蓝类蔬菜为调查样本,通过访问形式,调查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种植方式,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值,以及有机质、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以期为推动绿色农产品发展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基地

调查基地位于宁波市宁海县、慈溪市和余姚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 ℃,年积温1 900~2 000 ℃,年均降水量1 300 mm,土壤类型为滨海盐土。主要种植作物为甘蓝类蔬菜,包括青花菜、花椰菜、结球甘蓝等。甘蓝类蔬菜多与豆类作物、粮食作物或其他蔬菜轮作。施肥模式主要有商品有机肥+化肥、厩肥+化肥、沼液+化肥和只施用化肥等。

1.2 土样采集

采样时间为2016年2—3月,共设43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对应于1家基地),每个点位采集土壤样品3份,样品总数为129份。按县市分:宁海县15份,余姚市39份,慈溪市75份;按基地类型分:绿色食品基地15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4份。采样点尽量选取相同类型的土壤,采用“S”形取样方法,采样深度为20 cm(耕作层),每个土壤样品约重1 kg,土壤风干后,研磨过筛备用。

1.3 农户调查

对43个采样点的农户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认证类型、轮作方式、施肥模式、肥料用量、种植年限等。

1.4 样品检测

土壤pH值测定参照NY/T 1121.2—2006;有机质含量测定参照NY/T 85—1988;全氮含量测定参照NY/T 53—1987(半微量开氏法);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测定参照LY/T 1228—2015。

1.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对有显著差异的处理采用LSD法或邓尼特T3法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土壤理化性状差异

如表1所示,绿色食品基地土壤pH值为6.44~8.03,平均值为7.61,极显著低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范围为7.34~8.68,平均值为7.86)。绿色食品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2~41.9 g·kg-1,平均值为17.7 g·kg-1,极显著高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范围为5.3~25.1 g·kg-1,平均值为12.8 g·kg-1)。绿色食品基地土壤全氮含量范围为0.24~2.33 g·kg-1,平均值为1.10 g·kg-1,极显著高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范围为0.37~1.35 g·kg-1,平均值为0.85 g·kg-1)。但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显著差异。

从农户调查情况看,所有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生产过程中均使用了有机肥,种类包括自行堆置的牛栏厩肥和商品有机肥,且有机肥的用量较大,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部分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化肥。有机肥能够调节土壤pH值[4-5],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6-7]和全氮含量[8]。从土壤数据也可看出,宁波市的甘蓝类蔬菜绿色食品种植户能够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施用肥料,土壤肥力得到了较好的保持和改良。

表1 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土壤理化性状

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小写字母的分别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与显著(P<0.05)。表2~3同。

2.2 不同县/市土壤理化性状差异

宁海县的15份样品中来自绿色食品基地的6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9份;余姚市的39份样品中来自绿色食品基地的9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30份;慈溪市的75份样品均采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县/市甘蓝类蔬菜土壤pH值,以及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表2)。宁海县供试甘蓝类蔬菜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6.8~41.9 g·kg-1,显著高于余姚市(5.2~21.4 g·kg-1)和慈溪市(5.3~20.4 g·kg-1)。宁海县供试甘蓝类蔬菜基地土壤全氮含量的范围为0.86~2.33 g·kg-1,亦显著高于余姚市和慈溪市。宁海县甘蓝类蔬菜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可能与其样品中来自绿色食品基地的比例较高有关。

表2 不同县/市的土壤理化性状

2.3 不同施肥方式土壤理化性状差异

不同施肥方式下,沼液+化肥的土壤pH值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施肥方式,商品有机肥+化肥和单施化肥的土壤pH值次之,厩肥+化肥的土壤pH值最低,显著低于其他施肥方式(表3)。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pH值与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表4)。席莹莹等[9]研究发现,沼液对盐渍化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王帅等[10]发现,商品有机肥和厩肥均能降低盐碱土的pH值。施用有机肥能够促进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减少土壤胶体对交换性阳离子的吸附,从而降低碱土土壤pH值[11]。本研究中农户施用的厩肥主要为牛栏肥,含有较多的稻草秸秆,纤维素含量高,在土壤中分解速度慢,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贡献大,有利于降低土壤pH值[12]。沼液有机质含量较低,随着现代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发展,饲料添加剂大量使用,导致沼液本身偏碱、盐分含量高[13],故沼液+化肥的土壤pH值较高。

表3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pH值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表4 种植年限、土壤pH值与土壤养分 含量的相关性

注:*与**分别表示在0.05和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沼液+化肥和厩肥+化肥下较高,均显著高于商品有机肥+化肥和单施化肥(表3)。厩肥+化肥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单施化肥。除厩肥+化肥外,其他3种施肥方式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土壤铵态氮含量在4种施肥方式下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4)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铵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分析表明,施用沼液和厩肥比施用商品有机肥或不施有机肥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利于土壤培肥。商品有机肥效果不佳,可能与选用的商品有机肥质量较差有关。潘运舟等[14]对海南省商品有机肥的组成与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供试商品有机肥的合格率仅为7.84%。梁金凤等[15]对京郊有机肥进行分析,合格率也仅为7.9%。商品有机肥的监管和品质把控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4 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理化性状差异

供试土壤样品中,同一模式种植年限不足5 a的有28份,5~10 a的有30份,10 a以上的18份,38份样品无法确定种植年限。将种植年限与土壤pH值和养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4),结果发现,种植年限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调查的甘蓝类蔬菜种植基地均为滨海盐土,随着种植年限增长,土壤pH值降低,土壤质量得到了改良。土壤全氮和铵态氮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推测与施肥有关。据调查,大部分的甘蓝类蔬菜种植基地所供氮素超过了植物需求,因而在土壤中累积。

3 小结

通过对土壤理化性状的调查发现,在滨海盐土上,绿色食品基地土壤pH值极显著低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相对于无公害农产品而言,绿色食品生产模式更有利于保持土壤地力。宁海县甘蓝类蔬菜基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高于余姚市和慈溪市,可能与当地绿色食品获证率较高有关。种植过程中施用厩肥最能降低碱性土壤pH值。采用沼液+化肥和厩肥+化肥方式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方式。相对于商品有机肥和沼液而言,在滨海盐土上施用厩肥更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性发展。随着种植年限延长,甘蓝类蔬菜土壤pH值降低,但土壤中全氮和铵态氮含量累积,提示生产中氮素供应仍然是过量的。

猜你喜欢

全氮甘蓝绿色食品
变色的紫甘蓝
厨房色彩游戏
什么是绿色食品
煤矸石山上不同种植年限和生长期香根草各部位全氮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的比较
紫甘蓝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分布格局及关系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套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红碱淖流域湿地土壤全氮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