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美的踪迹与创造

2018-10-28梁爽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主观艺术家

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什么是美?由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产生,美本身是存在的。那么如何去评判一个东西是美的呢?又或者说美的定义是什么?

客观上讲“美”的事物一定是谐和的,具有节奏感的,不但具有“美”的外表,还有内在的启示。我们经常会说一个地方“风景如画”,这个成语中其实就是美是客观存在的解答。风景就在那里,它是客观存在的,本身就是美好的。不管有没有人踏足,发现这片风景,它就是客观存在的。落日的余晖毫无保留的洒向海洋,金光闪闪。浪花像个害羞的孩子刚刚触碰一下海岸便立马羞涩的退回妈妈的怀抱。海鸥懒散的拍打着翅膀,凌乱却优美的在天空中划着弧线,寻找着今天的晚餐,在夕阳的衬托下披上了昏黄的外衣形成一个愉悦的剪影。

主观上说“情绪”也会产生美。阳光,沙滩,海鸥,浪花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景色。是人通过自己的意识与情绪赋予了它更深层次的美。太阳东升西落,海洋的潮汐效应只是地球的自传产生的连锁反应,海鸥觅食也只是动物的本能。但是上述的画面经过游人的加工变成了一副和谐,优美的画面。这就是主观情绪所产生的美。通过口碑效应相传,别人听到他的文字描述便可以体会到风景如画的美好。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

当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因为你的意志而转移。希腊伟大的艺术不会因为中古时代而减少光辉。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顾艺术史,希腊艺术也在艺术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法抹去。这样看来似乎主观意识上的美要远远高于客观存在的美,其实不然。面对美丽的事物你可以选择不去看却不能给他添加上自己的意志“不美”。把自己关在狭窄的心的圈子里,只在自己的心里去找寻美的踪迹是不够的。

如何去发现“美”呢?文中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实则思想上的碰撞。我们都知道东方的思想大多是含蓄的,内秀的。而西方是热情的,奔放的。但是对于追求“美”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在主观意识形态与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我们对“美”有了新的认识,“移情”将自己的情感施加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之上。这里分为了“移入”与“移易”其实就是儒家与道家思想上的碰撞。儒家思想,其实就是移入。将自己的思想施加在事物之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中便包含追求“美”的方法。而道家思想讲究的是清静虚无,顺应自然。这里就是“移易”不要添加自己的情感,是什么样便是什么样。但是从美学的角度上说却是消极的表现。儒家思想,不但发现美,还要追求美,施加自己的“情绪”让其外表美的同事还有内在的启示。这两种追求美的方式显然儒家思想更胜一筹,他体现着“生命”的追求。而道家眼中的美则是死的,机械的,空洞的形式。所以“美学”是通过美感来摄取的美,而不是为了发现美而“发现”的美。

那么如何将“美”上升到艺术的层次呢?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本体是美的,接着将自己的内心升华并改造,这一点着实的不容易,把美如实的,深入的表现到心里并发散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并赋予他们主观意义上的美而且还要表现出来,使其他人能给明白。

了解“美”的同时也要了解更重要的一点发现美的不易。就像是民間手工剪纸艺人王桂英,贫苦的生活环境,令人惋惜的人生经历并没有击倒她,反倒是她凭借着这些经历,洗涤改造了她的心境。发现并且抓住了身边的美,赋予他们灵魂,让这些生活中的美跃然纸上。我们评价一个人往往会从他的作品作为出发点,但是与其说她的作品造就了她不如说是她造就她的作品。

美是本身客观存在的,只是取决于你能否发现美。那么如何锻炼自己寻找到生活中的美,成为创作艺术必备因素发现美之后(机会点)而不去加以利用,那么它只能成为美,不能成为艺术。

身处创作期的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些问题中:

1.没有想法和思路:这一点就处于第一时期,没有发现心中的“美”。

2.有天马行空的想发无从下手,做出的作品与想象的有差距:没有把期待中的“美”如实反映到作品的创作中。(没有很好的利用“美”)

3.立意和选材都很好,而作品效果却不好:自身的技术无法支撑庞大的命题。

如果上升到哲学层面那么就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他的大弟子亚里士多德思想上的碰撞。首先通过“美“的形式与表现来解读“美”到底是什么,只有了解“美”到底是什么,才能回归到“原始美”,进而才能谈到艺术创作。当成功得做到艺术创作,才可以涉及艺术家甚至成为艺术家;既然涉及到了艺术家,不得不提到艺术家的创作环境,包括生存环境与社会环境。面对这些环境,艺术家应该做到的就是保持中庸和净化,也就是回归到了原始的轨迹。关于美的形与影,舍形与悦影是一个更高的境界,但是也不能盲目的追求影而舍弃形,尤其是对于处于创作和积累期的我们。

寻找与追求美一定是站在巨人和历史的肩膀上,大量的观看和解读艺术作品,惊醒深入的研究,将其精华灵活的运用到我们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一种超越形式上的美感,这样才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梁爽(1992.5—),女,汉族,籍贯: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装饰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主观艺术家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小小艺术家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小小艺术家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对立与存在
Why Lear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