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以生为本”的课堂行为观察研究

2018-10-27李兰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

李兰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反复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不断深入。而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教学原则。因此,通过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对于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提问频数,观察优秀课堂提问频数与学生位置的关系,研究师生课堂互动的范围以了解教师在“以生为本”教学原则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并加以模仿借鉴。

【关键词】教师课堂行为;教师提问频数;以生为本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观察教师提问对象的位置和次数,对教师的提问行为以学生为单位,予以量化“登记”,记录每个学生的应答次数和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情况。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记录的提问数是以学生为单位,对每位学生提问的次数,而不是教师提问的个数。换言之,就是不包括教师对同一学生的反复提问。

二、观察对象

由于本研究是通过观察优秀教师课堂提问频数来分析课堂教学行为与“以生为本”教学原则的相关性,所以笔者选择观察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黄果树瀑布》这一课例。薛老师自从教以来,潜心研究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形成了“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1999年起,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立足文化、以生为本”的组块教学模式。可以说,以薛法根老师为观察对象,不仅符合观察研究中的优秀教师标准,还能了解“以生为本”这一教学原则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具有公信力和代表性。

本次观察的课堂是五年级语文课《黄果树瀑布》。笔者之所以选择五年级,一方面考虑到该年级学生属于小学的高年级,有较强的自控力和自主性,注意力保持时间相对于中低年级更长,另一方面《黄果树瀑布》以“自读自悟”、“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为主,体现了薛老师对“以生为本”教学原则的理解。因此,选择这一堂语文课入手研究最为合适。

三、观察时间

2018年3月24日

四、观察结果及分析

通过一节课35分钟的提问次数统计,以及之后的提问率(即每排或每列教师提问个数/整堂课教师提问总个数)、覆盖率(即每排或每列中回答问题的人数/每排或每列的总人数)的计算统计,笔者得出了以下的统计表:

依据表1,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全班提问数、提问率及覆盖率分析

观察课堂的学生数为30人,一节课的时长是35分钟。然而,薛老师整节课的提问数量却高达44次,其中还不包括对同一学生的多次反复提问。可见,薛老师授课时,十分注重提问环节。一节课的提问覆蓋率为76.6%,体现出薛老师对班级整体的把控十分到位。短短35分钟内,在没有提示的、完全依靠潜意识的情况下,薛老师能对全班四分之三的学生进行提问,足以见得薛老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二)提问学生位置、数量的分析

从结果统计表中可以看出:薛老师提问,受学生位置因素影响较小,无论是提问率,还是覆盖率,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是比较平均的。

纵向比较后,容易发现:除第1排提问率较高外,其他4排的提问率基本都控制在10%-20%;提问覆盖率也是第1排最高,其次是第3、4排。可见薛老师提问重点不仅在前排,还能关注到中后排的学生,且较平均。

横向比较后,笔者发现:薛老师对班级左半边学生的提问数量较之班级右半边学生多出很多。经过分析思考,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公开课的环境有关。由于公开课的右侧是一面墙壁,不方便通行,而左边较为开阔,容易走动,才会造成这种不平衡。但从每一列的提问覆盖率来看,薛老师对每一列学生的提问还是大致均衡的,可见薛老师不会因为中间学生比较方便,而放弃对两侧学生的提问。

五、总结与思考

通过对薛老师课堂提问频数的观察分析,足以见得薛老师提问的功力十分深厚。薛老师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提出大量问题,还能顾及到班级大部分学生。笔者猜测,薛老师一定在教学提问上下过功夫。只有如此,薛老师才能在全情投入地上课的同时,把控全班的大局,通过提问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最后,笔者认为,作为新教师,一定要像薛老师这样的名师学习,不仅能在课堂中打破位置的局限性,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提问,还要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牢记于心,把教师的课堂变为学生的课堂才是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做法和体会
“语文”应该是学生的“语文”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