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感恩”融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

2018-10-27韩盛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感恩主题教育

韩盛

【摘 要】感恩教育的确立需要构建“感恩”教育的大环境、参与者的协同一致,以及明确的要求和作用,可以说,需要“感恩”教育与班级德育工作的结合,也需要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让班级德育工作有声有色,进而使感恩教育成为班级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即成为班级德育工作的主题。

【关键词】“感恩”教育;班级德育工作;主题

“感恩”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激发学生美好情操,热爱周围的人以及社会,在学校教育里收获成长的情感教育。可以说,“感恩”教育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题。

一、“感恩”教育的确立

当今社会对学生德育强化的要求日益凸显,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回馈社会的人,才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智力保障,因而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强化“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 “感恩”教育呢?“感恩”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班级德育工作中渗透感恩的情怀,让学生懂得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激励,在这些激励下懂得用自己的学识、能力、爱心去感动、去回馈、去付出,进而达到人与周围环境的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教育的效果。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感恩”教育的大环境构建

学校的生活是一名学生接受社会教育的起始阶段,因而班级的生活是他认知社会,感受激励的最重要环境。我们要在学校,特别是班级的德育工作中为学生创设最为和谐,最能激励他去关爱他人,热爱周围事物,感恩一切的教育大环境。这是一个系统的环境,包含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周边的学校环境,还有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有了这个大环境,需要班主任明确班级德育工作要围绕学校生活进行,进而关照学生的家庭生活,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感恩。班级德育工作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亲密无间的和谐关系,只有拥有这样的“感恩”教育的大环境,班级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好的组织并且协同发展。

(二)“感恩”教育的参与者的协同一致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参与者往往是班主任、班委会成员,因而会忽略一些学习较差或者没有主动为班级作出贡献的学生,然而“感恩”教育的大环境形成后,就迫切需要更多参与者的协同一致,即所有学生无差别地参与到“感恩”教育中来,感受到亲密无间的同学关系,无微不至的教师关爱,互爱互助的亲友关系。

(三)“感恩”教育确立的要求以及作用

“感恩”教育确立的要求不仅仅是在一个平等民主的学校里,更需要学生家庭成员大力支持,以达到家校齐心,感恩彼此。学生的成长不仅是学习成绩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懂得感恩,参与“感恩”教育的构建,进而将这种“感恩”教育的成果反馈到家庭中。在家庭里,尊重长辈更应该感恩长辈,父母辛勤的付出不单单是期望孩子学业成绩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独当一面,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的回馈社会,这就要将“感恩”教育确立成一种制度,在学校和家庭中间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班级德育工作的主题

班级是学生实现自我,成就自我的理想学习环境,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更要突出“感恩”教育的作用,使之成为德育工作的主题。

(一)“感恩”教育与班级德育工作的结合

一个学生有没有感恩精神是衡量教育成功的基本标准,如果他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造福社会,那么这样的教育是不合格的。那么找准班级德育工作的主题显得尤为重要。“感恩”教育很好地解决了如何有效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问题,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不能局限于仅仅是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更应该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需要,将“感恩”教育与班级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一般的班级德育工作包括传统德育教育,班级德育班会,校园道德风尚与班级标兵评比等等,但是这些活动往往停留在某一个阶段不能持续进行,为此,班主任应该将“感恩”教育与班级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以小见大的开展,如在每年固定的父亲节、母亲节举行“感恩”教育心得交流会,而且可以打破普通班会的固定形式,可以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家长来参加,这样既可以提高班级德育工作的效率,又可以使“感恩”教育与班级德育工作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与家庭的同等重视,进而有针对性地理解“感恩”教育,接受“感恩”教育,积极参与到“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二)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让班级德育工作有声有色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感恩”教育的实际意义,是最现实的问题,班主任一定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渗透感恩意识,对知识的理解不单单停留在教会学习,教会学生考试,甚至取得好成绩,而是要引导学生用更好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让家庭以自己的学习能力为荣,让“感恩”教育不仅落到实处,更要让学生感受到爱的付出,收获家庭的幸福。

(三)让“感恩”教育成为班级德育工作的主题

遇到班级管理的问题是正常的事情,在德育工作中一定要抓住主题,即“感恩”教育。恰当的运用“感恩”教育,使之长期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不仅会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工作,还能使班级德育工作变得生龙活虎,有声有色。在班级德育的整体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厘清主次,强化“感恩”教育,让所有学生在学习和自我能力提升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班级中彰顯“感恩”教育的突出作用。

总之,一名优秀的学生不仅体现在学业成绩的进步上,更重要的是自觉地接受感恩教育,自觉地融入班级德育工作。可见让“感恩”教育成为班级德育工作的主题是很有必要的。感恩教育不仅使得学生懂得感恩,自觉融入班级德育工作中,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回报父母,回馈社会,进而协调周围的人与环境,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领会“感恩”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激发学生美好情操,热爱周围的人以及社会,在学校教育里收获成长的情感教育。所以说,感恩教育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7).

[2]陈昌兴,刘利才.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危害及其对策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6,(6).

猜你喜欢

感恩主题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