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辨证施治贴压对产妇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研究

2018-10-24裴爱侠马锐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裴爱侠 马锐

基金项目:课项目名称:耳穴辨证施治贴压对产妇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研究,项目编号:SF201606【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对产后宫缩痛辨证取耳穴埋豆,观察其对产妇产后宫缩痛影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生理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共四组,各25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宫缩痛症状辨证,针对不同症候取不同穴位予产妇耳穴埋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宫缩痛症状辨证,针对不同症候取不同穴位予产妇耳穴埋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比对照组更有效降低宫缩痛,减少恶露量,有效收缩子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宫缩痛辨证取穴埋豆可有效缓解产后宫缩痛,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辨证取穴;产后宫缩痛;耳穴埋豆

【中图分类号】R271.4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001-02耳穴埋豆[1]是一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采用中药白芥子、王不留行菜籽等,按照耳穴位置埋在压痛点处,加以固定,可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功能和人体内分泌系统,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2]。王不留行菜籽具有行气通经,下乳消肿之功,专走血分,性善通利的功效。王不留行菜籽因价廉物美,在临床广泛使用。

在产褥早期[3]因子宫收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产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4]。产后宫缩痛,常引起产妇出汗、恶心、呕吐、胃口不佳、失眠及烦躁不安等,影响产妇的健康。

中医认为,产后宫缩痛的原因有两方面:

(1)血虚:产后伤血,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血少气虚,运行无力,致血流不畅,迟滞而痛。

(2)血淤:产后正气虚弱,起居不慎,寒邪乘虚侵入胞脉,血为寒凝,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不宜,淤血内停,恶露当下不下,導致腹痛[5]。

耳穴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的《灵枢》中即有关于望耳查病及耳穴治病的记载。人体的耳廓可以看作是全身各部位的缩影,其穴位的分布规律相当于一个倒立的胎儿,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按此规律分布于耳廓相应固定的位置上。中医认为,耳朵和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耳不但通过经络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脏腑的生理、病理直接有关。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等,这些反应点就是防治疾病的刺激点,称为耳穴。现代医学也证明,耳廓分布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与大脑皮层、躯体内脏密切联系,当人体的某一脏腑或组织器官有异常或病变时,可以通过经络和神经体液等反应到耳廓相应的穴位上。耳穴埋豆能通畅经络,调节神经,从而缓解疼痛。现代研究表明,通过对耳穴进行持续的机械性刺激,从神经末梢传导到大脑皮层的相应区,使大脑兴奋和抑制而产生镇痛效果。

胡莉丽等[6]通过研究得出耳穴埋豆法应用于分娩镇痛,促进宫缩,缩短产程,产后出血少,简便易行,费用低廉,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兰景霞[7]发现耳穴埋豆贴压对缓解产妇会阴部伤口疼痛有一定效果。耳穴埋豆贴压能有效调整痛阈,达到镇静、止痛、止痉,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减轻痛苦。

98年福建省津州市中医院黄应菜[8]在耳穴埋豆治疗产后宫缩痛58例中发现镇痛效果满意,取穴: 子宫穴, 神门穴, 皮质下穴, 交感穴, 内分泌穴.2012年海门市中医院顾春艳[9]研究发现耳穴埋豆对产后宫缩痛有较好疗效。顾春艳取穴:子宫穴、内分泌穴、神门穴、交感穴、皮质下穴、脾穴、内生殖器穴。

黄应菜与顾春艳在耳穴埋豆疗法对缓解产后宫缩痛的研究中均未辨证取穴。中医认为血的生成过程与五脏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以脾胃重要,与肾、肝有密切关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更加侧重于产妇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痛苦,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往往忽略了产妇产后疼痛的相关问题。产后宫缩痛常引起产妇出汗、恶心、呕吐、胃口不佳、乳汁少、失眠及烦躁不安等,影响产妇的健康[10]。产妇初为人母,新生儿的出生给产妇带来心理冲击是强烈的,同时由于产后宫缩痛,影响产妇的舒适度,对产妇造成困扰,使产妇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缓解产后宫缩痛,提高产妇的舒适度, 从而使产妇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促进身体恢复,更好照顾新生儿成为医务人员不可推脱的责任。目前临床上常使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释放的药物,起到止痛效果,如去痛片等,但这些药物易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药物后产妇大量出汗可能导致其虚脱,胃病病史产妇使用后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部分药物也不宜用于哺乳期妇女。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解决产妇疼痛困扰,使其舒适度过产褥期是我们医护人员所关注的。

在针对产后宫缩痛有血虚与血淤两种症状,为改善生理产产妇产后宫缩痛影响产妇的舒适度,对产妇造成困扰的情况,我在临床采用辨证取穴。通过对辨证取穴的研究来探索临床上耳穴埋豆治疗产后宫缩痛更有效更规范的的选穴。

我科于2016年11份成功立项市科技局课题“耳穴辩证施治贴压对产妇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研究”,现疗效良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07月在我科生理产产妇共100例,按就诊单双日分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各25例;两组对照组各25例;四组产妇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病例标准:

(1)单胎平产产妇,年龄20~40岁,孕周37~42周,产程顺利,无侧切。

(2)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3)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

(1)产妇外耳有明显炎症或病变, 如冻疮破溃、感染、溃疡及湿疹等。

(2)有精神病史及性格障碍者。

(3)产妇要求中断研究。

(4)发生较严重的分娩并发症者。

12方法

121辨证取穴中医医师对入选试验组对象进行辨证诊断,操作者根据辨证结果进行辩证施护。

血虚与血瘀主穴均选择内生殖器、皮质下。

血虚型配肾、脾、胃、卵巢。

血瘀型配肝、脾、交感、腹、卵巢、神门(附表一)。

123穴位位置及作用

穴位位置作用内生殖器三角窝前1/3下部使相应器官的平滑肌松弛,扩宫,疏通经络,祛瘀止痛。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调节机体,止痛肾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脾耳甲腔的后下方主肌肉,生血,统血,亦为生化之源,月经之本胃耳轮脚消失处减轻腹胀,促进消化卵巢三角窝后1/3的下部生命之源,调节月经肝耳甲艇的后下部主藏血,主疏泄,把寄于血海的部分血化为月经交感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调节植物神经及血管的舒缩功能,对内脏器官有较强的解痉止痛作用腹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治疗腹部疼痛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镇静,安神,止痛,调整机体试验组:实施前对四位责任护士进行耳穴埋豆护理理论和实践操作培训并考核合格。执行时间从产妇生产当天回母婴同室开始(产后2小时)至产后第三天。试验组实施具体方法是:常规75%酒精皮肤消毒,待皮肤干后,左手托住耳廓,右手持镊子将准备好的贴有王不留行菜籽胶布贴于已选好的穴位上,贴压牢固,按压。手法由轻及重,手法应轻快柔和为原则,按压每个穴位使产妇产生两耳发红、发热、酸胀甚至疼痛的感觉,留置3天。嘱产妇每日按压5次或疼痛时按压穴位,每次15分钟。当班护士评估并记录产后2小时、 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疼痛情况及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情况。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四位责任护士统一进行培训。当产妇疼痛时,责任护士向产妇解释疼痛产生的原因,指导产妇放松,减慢呼吸,采取听轻柔的音乐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当班护士观察并记录产后2小时、 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疼痛情况及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情况。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指标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进行评定。VAS 是德国Hayes and Patterson于1921年提出,VAS疼痛评分标准:0分~10分。

0分:无痛;

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

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

7~10分:患者有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132子宫收缩情况观察产后24小时内宫底高度、质地。

133阴道出血情况在产妇臀下置已称重的产妇专用卫生巾、卫生垫,并收集产后2~24小时所有卫生巾和卫生垫,称重量计算出血量,并作记录。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在整个试验中无1例产妇脱失。

212组产妇VAS数值效果比较,见表1。试验组血虚症与血瘀症产妇产后2小时宫缩痛VAS数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试验组血虚症与血瘀症产妇12h,24h,48h,72h宫缩痛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操作安全性观察安全性方面:操作简单,无副作用。

3讨论

产妇产后宫缩痛是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而引起的小腹疼痛。产程长产妇及经产妇,产后子宫需强力收缩才能恢复至正常大小,因此痛感较其他产妇更为强烈。产程中,部分产妇因使用缩宫素及在哺乳时缩宫素反射性分泌增多均会使宫缩疼痛剧烈,引起产妇的不适感。哺乳会促进子宫收缩,加剧疼痛,一些产妇因此可能会拒绝早期哺乳[11]。有研究[12]将不能早期哺乳列为产后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产后的康复,因而对较为强烈的宫缩痛应进行处理和干预。

祖国中医学认为产后宫缩痛主要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虚宫缩痛者因产后伤血,胞脉失养,冲任空虚;或者因血少气弱,血流不畅,迟滞而痛。血淤宫缩痛者产后正气虚弱,寒邪乘虚侵入,血为寒凝; 或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淤血内停,恶露当下不下,引起腹痛[13]。

祖国医学认为“十二经络通于耳”,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耳廓上均有相应代表区。耳穴埋豆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刺激耳廓,子宫的经络气血畅通,驱散子宫内郁滞的气血,阴阳平衡恢复,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耳穴埋豆的疗效已经得到实验多方面的证实,并在临床得到了广泛推广,说明了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以往临床认为产后宫缩痛是“正常过程”,每个产妇必经过程,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临床越来越重视产妇产后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14]。我科通过研究对产妇产后宫缩痛辨证取耳穴埋豆,观察其对生理产产妇产后宫缩痛影响的临床疗效较好,对缓解产后宫缩痛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其产后疲劳,产妇早日恢复健康。产妇治疗期间,生活不受到影响,又可避免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耳穴埋豆操作简单,使用效果满意,作用明顯,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产妇易于接受。

表3两组产妇产后2~24小时子宫阴道出血情况数值比较(均值ml)

产后2~24小时产后2~24小时试验组(n)阴道出血对照组(n)阴道出血 血虚255141血虚259481血瘀256532血瘀2511045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 [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2

[2]廖淑蔚,李静,张慧娟,王一桥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宫缩痛的疗效观察 [J].光明中医,2011,26(4)::768

[3]石学敏针灸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174

[4]徐桂华,李佃贵中医护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271

[5]徐恒泽针灸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0

[6]胡莉丽,张瑞芳,王付英,陈立琴等耳穴贴压法用于分娩镇痛及加速产程的效果评价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38

[7]兰景霞耳穴埋豆按压治疗产妇会阴伤口疼痛疗效观察[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04

[8]黄应菜耳穴按压治疗产后宫缩痛58例 [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14(2):25

[9]顾春艳耳穴埋籽在产后宫缩痛30 例中的应用与体会 [J].内蒙古中医药,2012,12:7

[10] 高建英温灸盒灸治疗产后宫缩痛50例[J].中国针灸,2013,33(1):89

[11]甘可可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降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1):159,27

[12]MAIMBURG R D,VAETH MPost partum depression among first-time mothers-results from a parallel randomized trial [J].Sex Reprod Healthc,2015,6(2):95-100

[13]管遵信,管钟洁,姜云武,等耳穴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31-333

[14]董晓江,吕巧芸产后宫缩痛的中医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4,28(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