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体内寄生虫的驱虫试验

2018-10-24冯兴明张金宝刘海艳海小花

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吡喹伊维菌素

冯兴明,张金宝,石 磊,刘海艳,冯 岩,海小花

(1.灵武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宁夏 灵武,750499;2.宁夏智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伊维菌素是一种广谱、低毒的抗寄生虫药,在国内已使用较长时间,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类具有良好的驱杀作用,尤其在驱除羊螨虫疗效较好。吡喹酮为理想的新型广谱驱绦虫和血吸虫药。阿苯达唑为一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临床上对线虫敏感,绦虫、吸虫也有较强作用,对血吸虫无效。由于驱虫药的大量使用,许多寄生虫对其产生了抗性,导致使用剂量的加大和对机体的刺激性及毒性加重。因此,改变剂型、交替使用不失为一种提高驱虫药生物利用度、降低寄生虫耐药性,达到药物缓释的办法。对于防治动物寄生虫病,尤其是线虫病、绦虫病和螨虫病以及多种寄生虫病混合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了解上述药物单方制剂和复方制剂对羊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效果,形成使用驱虫药的方案及推广示范效果,特进行本试验,以期为临床应用该类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物 伊维菌素溶液(规格:0.3%,生产批号:20160201)、阿苯达唑混悬液(规格:10%,生产批号:20160329)、吡喹酮片(规格:0.2 g,生产批号:20160326)、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混悬液(自制,规格:伊维菌素0.1%,阿苯达唑5%,生产批号:20160401)和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自制,规格:伊维菌素0.1%,吡喹酮10%,生产批号:20160401),均由宁夏智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0.9%氯化钠注射液(生产批号:20160211),由陕西圣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1.2 试验动物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某羊场选取年龄、性别、营养状况、体重等相当的绵羊174只,平均分为6组,每组29只,第1-5组为试验组,第6组为阳性对照组。

1.1.3 试验器材 光学显微镜、动物粪便虫卵诊断盒、兽用金属连续投药器、一次性注射器、天平、一次性橡胶手套、一次性口罩。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分组与给药方法 试验羊随机分为6组,第1组口服伊维菌素溶液,每10千克体重0.67 mL;第2组分别口服阿苯达唑混悬液,每10千克体重1.5 mL;第3组每只口服吡喹酮片,每10千克体重1片;第4组分别口服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混悬液,每10千克体重2 mL;第5组分别口服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每10千克体重2 mL。第6组为阳性对照组,未给服任何驱虫药物。

1.2.2 粪便检查 所有试验羊在同等条件下饲养。每一组试验羊中随机选择15只试验羊并编号标记,投药前1 d和投药后第7 d逐只通过直肠采集新鲜粪便1.0 g,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进行虫卵观察,检测每克粪便虫卵数(EPG)。

虫卵减少率(%)=

驱虫前每克粪便虫卵数-驱虫后每克粪便虫卵数驱虫前每克粪便虫卵数×100%

虫卵转阴率(%)=驱虫后虫卵转阴羊只数试验羊只数×100%

1.2.3 药物效果分析 每组随机选择14只试验羊并编号标记,给药前对每只羊进行空腹称重并记录,每只试验羊按照1.2.1给药剂量给药并在7 d后重复给药,一个月后对上述每只试验羊再次空腹称重,比较给药前后重量变化。

平均增重率=(%)

给药后平均体重-给药前平均体重给药前平均体重×100%

2 试验结果

2.1 试验羊给药前后粪便镜检结果(如下图)

图1 给药前粪便镜检结果

图2 给药后粪便镜检结果

2.2 粪便虫卵数检查结果

表1 粪便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

2.3 药物效果分析

表2 试验羊给药前后体重增重变化

图3 给药前后羊体重增重变化

3 分析讨论

由表1中数据显示,使用的5种试验药物中,伊维菌素溶液、阿苯达唑片和吡喹酮片的虫卵减少率为89.38%、87.01和83.24%,而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混悬液和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虫卵减少率分别达到96.07%和95.56%,转阴率分别为93.33%和86.67%,对照组前后两次粪检虫卵数无明显变化,说明复方制剂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均高于单方制剂。Sun等报道了吡喹酮注射剂在水牛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吡喹酮肌内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较其片剂内服给药显著提高。杨海峰等研究结果表明,30%吡喹酮注射液肌内注射对水牛血吸虫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给药方便,可替代传统口服片剂。传统的单方制剂可通过剂型的改变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单方制剂驱虫效果在临床上仍有局限。Dooley等研究结果显示,寄生虫的主动外排泵系统也可以影响伊维菌素的功效,避免单方制剂的抗药性的主要措施就是寻找替代品。因此,复方制剂及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已成关键,且复方制剂已有在临床中联合应用先例。常建华等将伊维菌素和氯氰碘柳胺钠制成复方制剂,按每50 kg体重皮下注射1mL,可驱杀绵羊胃肠道线虫、吸虫、体外寄生虫(蝇蛆),且总有效率高达93%以上。说明两种驱虫药经合理配比制成复方制剂后可明显增强疗效,扩展杀虫谱。汤佳莘研究结果指出,制备出的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属于低毒药物,与其单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相比,复方纳米乳制剂具有更强的驱虫和杀虫活性,对家兔疥螨的驱杀效果明显优于市售伊维菌素溶液,对奶山羊矛形双腔吸虫的驱杀效果明显优于市售吡喹酮片。宋维彪等研究结果显示,选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进行绵羊胃肠道驱虫,其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除毛首线虫外均为100%,对绵羊的预防性驱虫和治疗驱除绵羊胃肠道线虫的效果理想,且无毒副作用。综上所述,在临床联合用药和研制复方制剂过程中,不能只根据其抗虫谱盲目配伍,应按临床实际加以综合考虑。

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未给药羊的平均增重率为4.32%,给药羊的平均增重率为7.05%以上,且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混悬液和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复方制剂平均增重率为10.22%和9.28%,明显高于单方制剂。由于试验羊体内有大量寄生虫寄生时,虽然羊只每天采食量没有减少,但是饲料转换率较低,因为有小部分饲料被寄生虫转化吸收。最终导致羊的肉料比减小,采食相同量饲料,体重增加减少,甚至采食量增加。若是驱虫后,羊只采食量基本不变,由于体内寄生虫减少,因此饲料转化率增高,提高了羊的肉料比,使采食相同量的饲料时,羊只体重增加相对较快。依据表2数据,已现在市售羊肉价格20元/kg计算,给药后1个月每只给药羊相对未给药羊平均多增收22.8元,平均每只羊按30 kg算,给药成本在0.5-1.5元。综上述可以看出,给药羊经济收益高于未给药羊。叶岚等研究结果显示,给药试验羊在2个月后体重明显高于未给药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因此,建议每年春秋两季进行两次驱虫,减少羊只体内寄生虫寄生,以最低的经济付出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刑守叶给豚鼠和大鼠肌注新型伊维菌素微乳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伊维菌素微乳制剂对大鼠长期给药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用药安全,以上结果证明伊维菌素制剂安全可靠,可应用于兽医临床。

4 结论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以得出,5种试验药物均具有良好的驱虫效果,但是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混悬液和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复方制剂驱虫效果优于单制剂驱虫效果,且给药方便简单、省时省力、降低人工及生产成本。因此,在驱虫药的后期研制中,可以从改变剂型、研制复方剂型出发,以期提高驱虫药生物利用度、降低寄生虫耐药性,达到较高养殖经济效益。

5 驱虫后工作

5.1 驱虫后由于粪便中可能有大量寄生虫虫卵存活,建议将粪便彻底清除且堆积发酵处理,以便将排出体外的虫卵彻底杀死,防止污染环境。

5.2 将粪便彻底清除后对圈舍及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处理。推荐使用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 过氧乙酸、月苄三甲氯胺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5.3 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种驱虫药物会使羊只体内寄生虫产生耐药性,所以在此建议采取以下三种驱虫方案进行轮换驱虫,以防止产生耐药性。

(1)使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混悬液进行驱虫;

(2)使用伊维菌素溶液+吡喹酮片进行驱虫;

(3)使用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进行驱虫。

猜你喜欢

吡喹伊维菌素
伊维菌素长效制剂研究进展
伊维菌素吡喹酮咀嚼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
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肝吸虫病出现黄疸的相关病因分析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多指标测定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菌素B1联合毒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伊维菌注射液中伊维菌素B1的含量
多黏菌素B在持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药动学
吡喹酮对曼氏裂头蚴感染小鼠治疗效果的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