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高三生物教学新模式

2018-10-23高兴利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三生物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高兴利

[摘 要]全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高三生物教学新模式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三生物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在高三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想、多动,可有效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三生物高效教学。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高三生物;教学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6-0083-02

高三生物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很多生物教师为了能够快速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用自己的生物学习思维引导教学,进而导致学生失去生物学习兴趣。对此,高三生物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构建高三生物教学新模式,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构建生物知识体系,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高三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一、让学生多读

有位苏联的教育家曾说过,让学生多阅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借助阅读可以让学生的智商得到有效的提升。而阅读也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充分阅读,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只有充分阅读,学习思维才会逐渐清晰。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生物教学新模式的第一步。因此,在高三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前,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课前阅读任务(提供阅读提纲),让学生依据阅读提纲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以生物选修3教材中《科技探索之路: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争论》的内容为例,课前笔者给学生列出了以下阅读提纲,让学生依据阅读提纲的要求认真阅读。

(1)阅读“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争论”的内容。

(2)简述与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有关的生物学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理解不同观点的内容和论据。

(3)举例说明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4)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提出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所引出的种种伦理、社会和法律问题。

以上阅读提纲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为学生指明了阅读的方向,同时能在学生已有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之上,引导学生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进行正确的思考。学生认真完成提纲列出的阅读任务以后,了解到由于个人所处的社会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历史背景、伦理观念等方面的差别,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这样,对于生命科学中同一个伦理、社会或法律问题,在不同社会中不仅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且还会引出截然不同的社会措施、政策和法规。对于中国来说,所有的判断和所立的法规,都必须符合自己的国情,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既要有利于中国科学家占领科学研究的制高点,有利于国家科学技术的繁荣,又要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另外,通过介绍我国对待转基因生物、治疗性克隆、生物武器等问题的政策和法规,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立法要在国际法规的大框架下,符合自己实际的国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更加容易理解学习内容,进而促进了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让学生多想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三生物教师应当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这是新课标生物教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生物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过去的高三生物教学普遍存在“教师占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生物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要想真正改变这些问题,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多想,促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生物学习经验,去获取新的生物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生物选修3教材中《科技探索之路: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争论》的教学为例,笔者针对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提出了三個热点问题。

(1)如果有朝一日克隆人真的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2)你支持试管婴儿吗?

(3)你需要一张基因身份证吗?

以三个热点问题为核心创设问题情境,真正将学生带入到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的讨论中。学生放飞想象,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究,很好地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与探究,逐渐加深了对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的理解,有效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三、让学生多动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每一个生物知识的探究都是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完成的。因此,生物实践研究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生物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在高三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参加生物实践研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究、总结进而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科技探索之路: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争论》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研究的机会,让学生去当地的农场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

(1)当地村民是否栽培或者饲养转基因生物?如果栽培或者饲养转基因生物,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2)市场上是否有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商品?如果有,主要有哪些?它们的标识符合国家的规定吗?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农场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由于这一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培养了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高三生物课堂教学新模式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三生物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全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营造宽松、愉快的生物课堂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昕.新课标背景下黑龙江省高中生物教学学生主体性调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2] 王含辉.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实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207-208.

[3] 张云.导入生活,延伸课堂: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126.

(特约编辑 安平)

猜你喜欢

高三生物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调整视野聚焦点 构建课堂新模式
基于“人生艺术化”理论的《艺术导论》教学新模式初探
概念图教学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三生物学科的复习质量
高三学生解生物选择题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