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师德时代内涵行高尚师德之为

2018-10-23李洁明

学理论·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认同师德提升

李洁明

摘 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标准。师德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正在随着时代变迁丰富着其时代内涵,新时期师德建设应以习近平四有好教师标准以及师德建设讲话精神为参照,加强师德内涵认知、认同,提升教师师德建设水平。

关键词:师德;内涵;认同;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4-0185-02

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标准。2016年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以及师德建设的论述,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价值参照。

一、师德建设的时代趋势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师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也在时代变迁中丰富着其自身的内涵。韩愈的《师说》将师者之责归结为“传道、授业和解惑”,这是一个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即要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技能,更要尽到育人的职责,让学生学会立身处世的方法,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教师的三种职责中,“传道”是师德评判的首要标准。“道”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的时期,“道”之内涵或价值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在新时期,随着教师专业伦理地位的确立,“道”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还要具备适应于自身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内在优良品质,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其正确“三观”的树立。“惑”之生,源于社会生活的万千变化。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所涉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胜过以往,教师和学生在知识涉猎范围和层次上的差别正在逐渐趋向模糊化,教师要做到解惑就要具备扎实的学识基础,并持续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

师德建设应是集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能和伦理道德于一体的系统性建设工程。根据我们对“师德时代内涵”的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师德内涵认同率较高的当属专业技能的提升,占比92.68%,排在第二位的是学术道德,占比为90.24%,第三位为职业规范,占比为87.8%,占据后三位的分别为伦理道德(76.83%)、渊博的知识(76.83%)和家校情怀(65.85%)。

由此可以看出,今天随着技术进步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人们评判师德的标准更关注于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以及由此对人才培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当然,传统的师德观念也是涵盖其中的。遵守职业规范则是一个合格员工的基本评判标准。伦理道德和家校情怀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对本职工作的情感投入,也是师德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大考量标准。试想一个道德不良甚至败坏的人何以能给学生以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一个对学校对本职工作谈不上热爱的人,何以能在教育事业中全身心投入?没有这份家校的情感动力,处处患得患失,分不清主次,也很难支撑起教师自身职业的长足发展。

二、师德建设的时代内涵

综上所述,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内涵,我们应当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和體悟,在过去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加深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理解与思考,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是师德+师能的系统性建设工程。师德既包括教师的政治素养也包括其职业道德。师能则主要是教师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的不懈探索和创新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师德建设的根本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向和灯塔,是人们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迈向成功彼岸的动力之源,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坚守。新时期师德建设要紧紧扭住“为谁培养人”这个人才培养的最核心问题,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在实践中历练品行,通过教师言行去感染和影响每一位学生,以保证师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第二任导师,如果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职业道德缺失,服务意识不强,势必也教不出什么栋梁之材,其职业发展之路也不会走得很远,到头来只能害人害己。正确认识自身在教育发展中的定位和职责,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自觉成为“中国梦”筑梦工程的重要实践者,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今天面对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新月异的各种媒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面临各种利诱因素的挑战。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校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培育大学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理论视野和重要的方法论指导[1]。

高校教师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价值遵循,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增强抵御思想蜕变的能力。广大教师要把以生为本,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本着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修足专业内功,在高效率授业中教会学生如何立身行事,顺势而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中来,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在1993年通过的《教师法》第3条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自古以来,人们都给予了它极高的评价。

《尚书》有云“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培根、凯洛夫、威尔逊等国外教育家分别从知识传承,人才培养的角度对教师特殊的社会地位给予高度评价,称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和“道德教育的中心人物”。这些论述突出了教师于国于民的重要作用,从实现教育本质的角度提出了对教师道德修养的要求。

敬业爱生,是师德之精华。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的爱应体现在对学生严格要求和信任、期望上,体现在教师以生为本的服务、关切和自我成长上。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培养热爱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面对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做到正确地对待和评价每个人。对待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有教无类。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在做研究时,应敢于与不良之风和学术腐败现象做斗争;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应能够认识并承认错误,坚持真理。敬业是责任感的一种体现,源于爱之动力,表现为爱之行动。爱与责任构成了师德之魂,成就了教师为人师表的地位,推动了教师“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三)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教师在长期学术积累和品行养成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较为抽象但却可以对受教育者形成示范和模仿效应的无形财富,是师德最具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因素,是教师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足以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东西,它隐于有形,却在教师与学生的亲密接触中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达到不教而育的目的。

人格魅力首先体现于师品。教师应以公正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子,做到有教无类。要把“以生为本”的情怀渗透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的苦恼和困惑,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在春风化雨般教育艺术中化其烦忧,促其成长,彰显师者之伟大。

其次,教师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也是提升其人格魅力的重要砝码。它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授课效果,也在无形中拉近了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和尊敬,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成效,甚至会创造逆袭的神话。

(四)学习与创新──新时期师德新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一个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潮流中,学习与创新成为一个职业人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方面知识更新的速度胜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形成对现有传统行业的巨大冲击,客观上要求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应有的调整和改革。同时,我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也在发生着不同于以往的诸多新变化,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机会给自己“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拓宽自己的理论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在教育实践中应时而变,守正创新,也就难以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去创新,就会严重严重影响教育质量。这样的教师充其量来说只是一个低端的教书匠,自然和大师无缘。

自觉培育自己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是提升自己学识魅力的重要基础,可以为专业学术能力提升注入持久动力,为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客观要求,也是高尚师德的重要体现。

三、加强师德内涵认知,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树立正确师德价值导向,对于解决师德迷茫,有效破除师德障碍,在师德建设中与时俱进,才能跟得上形势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师德建设的关键在加强师德认知和认同。国外对于道德问题研究由来已久,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伦理把道德认知视为道德行为的决定性动机,该理论虽未获得经验研究和日常观察的支持,但却对道德行为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说明。以布拉西为代表的道德认同研究者认为,道德判断并不能自动引发道德行为,责任判断是链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必要环节,道德认同是形成责任判断的基础。道德认同是道德判断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最重要的自我调节机制[2]。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强化道德認知,并借助于外在制度规范其自身行为,才能将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个人道德系统和自我系统同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成文,王秉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四维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8):62-64.

[2]曾晓强.国外道德认同研究进展[J].心理研究,2011(4):20-25.

猜你喜欢

认同师德提升
致良知与师德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