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理解”的小学剪纸作品欣赏教学
——以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分析为例

2018-10-23李霜菊宁波市鄞州堇山小学

少儿美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化理解剪纸作品剪纸

■文/李霜菊 宁波市鄞州堇山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美术课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做到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并在“欣赏·评述”领域明确指出要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由此,全国各版本美术教材中大幅增加了民间美术作品欣赏的课型。以浙美版为例,民间剪纸作品贯穿于小学美术教材几乎每一册内容之中,具体如下:

?

通过对12册内容的梳理发现,剪纸内容种类多样,很多作品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慢慢消失,作品存在于北方的农村深处,孩子们很难有接触和体验民间美术作品的机会。该现状的弊端表现为学生面对民间剪纸作品时往往一片茫然,甚至说出“很难看”之类的言语。在美术教学注重“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下,2016年9月,中国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了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其中“文化理解”将对民间美术类的作品欣赏提出了更高要求。

著名学者尹少淳教授指出:“文化理解”是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文化理解素养的表现是:学生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尊重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的创造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二、多方面实现“文化理解”

美术学习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通过对美术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体验感受去建立与学生生活经历有关的某种联系,于此产生的感受与感动才会带来好的学习效果。民间剪纸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术文化包括美术语言、表现的构成原理和所蕴含的意义。如何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感悟、认识、接受、理解民间剪纸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达到文化理解的程度,教师在教学前需要进行深入思考。

(一)情景式导入,感悟作品背景文化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民间剪纸作为已经远离当今小学生生活的民间艺术,在设计这一主题教学时,可以创设类似北方大娘在太阳底下剪纸的文化情境,促使小学生增长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感受剪纸这个主题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从而更好地达到文化理解。

1.图片导入。美术教学活动中,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是视觉图像传达。在民间剪纸欣赏中,教师首先要确定主题所需的资源,研究每种图像在学习中所起的文化理解作用。在课堂实践中,如果一开始就给孩子们欣赏剪纸作品,学生往往会说“难看”“为什么要这样剪”这类的话语,表现出对作品的不理解。因此,笔者建议先用图片带领学生走进西北的环境,感受西北黄土的空旷感,慢慢走进大妈大嫂剪纸的情境,体验老人的传奇,感受作品所蕴含的生活寄托。

在美术教材中,很多的剪纸作品都是来自这类普通大妈大嫂的巧手,作品没有经过专业的艺术指导,流露出自然与质朴。这样的图片势必会给学生做好情感的渲染,为学生累积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作品的欣赏奠定情感的基础。

2.视频导入。在各级美术教学公开课中,经常可以看见美术教师使用视频素材,摄影、电视等科技发明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为美术教学设计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资源库。在民间剪纸欣赏过程中也可以选择相关的视频导入,以“民间剪纸”为关键词检索,可以在搜索引擎中找到很多视频,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剪纸教学视频,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

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得出纪录片类的视频更具有教学意义,无论是拍摄的专业性还是视频的故事叙述性,都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民间剪纸纪录片”为关键词检索,会发现纪录片更加有地域性,能从生活,作品的图式、意义等多个维度对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纪录片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前一个拓展知识的很好途径,但是上课时间有限,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剪裁。

3.讲授导入。在美术课堂上讲授法是运用最多的教学方式,但是美术教师应该要探究教学的有效方法,思考讲什么、如何讲、配合其他什么方法等问题,讲得生动、活泼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度。民间剪纸作品远离学生的生活方式,但是在民间剪纸作品之中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歌谣,大妈大嫂们很多都是一边念着歌谣,一边徒手剪出歌谣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剪纸的歌谣,让他们体味剪纸作品的文化寓意。例如:七月里,剪荷花,压在奴的枕头下;莲蓬壳里籽粒多;连生贵子到俺家;剪个龙凤来呈祥,祝你娶个美娇娘;铰朵莲蓬花,祝你早生胖娃娃。

讲授民间流传的故事,感受剪纸寓意。例如在讲授库淑兰独特的剪纸风格时,可以讲一讲库淑兰和剪花娘子的故事。“1985年初冬,库淑兰不慎滑入一口枯井;被人救起后,她大病40余天,几乎不省人事。然而,一日醒了过来后,她精神矍铄。大难不死的库淑兰,认为自己是得到了‘剪花娘子’的‘保佑’。从此,在每幅大作品中,她都要剪一个‘剪花娘子’的形象。”这类故事的导入吸引着学生,提升了学生对作品欣赏的积极性,也能让孩子在一定的文化理解上体悟库淑兰作品中的剪花娘子形象。

(二)图像学解析,分层理解作品文化

图像学是西方分析图像的重要方法论,旨在品味、分析和解读经典作品的内在情感。对应到美术作品上即可做出如下分析:第一层次(前图像志),是所见即所得。这一层次将看到的对象视为描述事件,如线条、色彩等。第二层次(图像志),是在特定环境下理解作品,也就是将第一层次中的所见与主题相联系。第三层次(象征意义),是挖掘作品背后的意义。要把握作品的内在意义与内容,有时候需要联系一些民族、宗教、阶级、哲学等基本背景。

以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第20课《剪纸欣赏》中的《吉庆有余(窗花)》为例,笔者将运用图像学方法论进行欣赏解析。首先运用图像学方法第一层,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直观地介绍作品描绘的自然物象——公鸡、鱼、花)。其次运用第二层进行对作品的深入探究,着重关注作品的形式、结构特质的探讨,并分析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剪纸中的公鸡、鱼和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不同?”“民间剪纸中经常出现公鸡和鱼的形象,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体会剪纸作品中以谐音来表达美好祝愿的文化方式(“鸡”同“吉”寓意吉祥如意,“鱼”同“余”寓意连年有余)。最后以图像学方法第三层进行总结,揭示民间剪纸的文化意义,民间剪纸的题材很广泛,它既反映现实生活中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也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剪纸艺术的题材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人们那朴实、纯真的思想感情。

(三)图像分解符号,欣赏作品图像文化

图像分解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备课期间,依据教学思路,首先提取教学主题相关的作品图片、摄影图片,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图像(图形)分解,将作品表现形式,如线条、色彩、空间关系、造型等美术语言分步呈现,然后以此为基础,制作PPT课件,构成教学整体脉络,最终在美术课堂以恰当的教学方法予以呈现。民间剪纸作品美术教学可以运用解读视觉图像(美术作品)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在分析学科要素的基础上理解作品意义,从而逐渐形成学生整体解读视觉图像文本的能力,加深对美术文化的理解。以《多子多福》剪纸作品的图像分解为例,可以理解剪纸作品传递的文化意义,感受老百姓简单朴素的心愿。

《多子多福》剪纸作品纹样相对繁复,学生的眼睛很难专注于“石榴”这一纹样上。但经过图像分解后的石榴,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注意到石榴的“多子”,体会老百姓用简单的纹样表达了他们祈求多子多福的心愿。民间剪纸作品以民俗活动为背景,体现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美好祝愿。用图像分解的方式分析美术作品中特定的图式,再到分析这种图式背后的寓意,从而更深层次地体悟民间美术作品蕴含的生命意义和朴实情怀,最终提升学生在文化理解上的素养。

三、课堂成效体现“文化理解”现实意义

从实际的教学经验来看,此类情境导入和作品欣赏的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十分有利。低段学生看到剪纸作品时,已经能根据剪纸的纹样、寓意进行浅显的分析,不再一味排斥这类和他们有鸿沟的剪纸作品。

笔者将二年级上册第20课《剪纸欣赏》的教学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欣赏库淑兰的作品。作为中国剪纸界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库淑兰创造的拼贴性剪纸的色彩感和趣味性也十分符合二年级学生的欣赏水平。一开始,学生以为作品是画的,但通过了解库淑兰的生平故事、剪花娘子情怀,以及图像分解方法的引导,学生能顺利地解析库淑兰作品中纹样背后的文化意义。在学生写下的课堂收获中可以发现,他们在课堂上都进行了认真思考,对库淑兰剪纸文化有所感悟,并在文化理解上得到了润泽。

“文化理解”的达成体现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美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民间主题的作品需要将作品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展开人文主题的阐述,教师为他们创设的美术文化情境以及视觉图像,将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看待作品的方法。文化理解下的欣赏教学,无疑对学生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起着强有力的作用。为能更好地实现欣赏课的文化理解,教师首先需在教学设计前大量阅读关于作品的文献、书籍,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其次,教师还需要选择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文化情境下感悟作品的文化意义。最后,教师还需要记录学生欣赏过程前后的对比,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美术教学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教师更需要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方法达成概念化的总体思想,如此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进步者。

猜你喜欢

文化理解剪纸作品剪纸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季玉兰剪纸作品
剪纸
众志成城抗疫情·剪纸作品
从“技术理性”到“文化理解”:当代音乐教学范式的转向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剪纸
跨文化对话之条件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