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湖州22年“灭门惨案”侦破记

2018-10-23林达

民主与法制 2018年39期
关键词:湖州市湖州旅馆

林达

2018年7月30日,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22年前震惊全国的湖州织里特大抢劫杀人案进行公开宣判,被告人汪维明、刘永彪一审均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令两被告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去年8月14日,浙江省公安厅、湖州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发生在织里镇的“1995·11·29”特大抢劫杀人案成功告破。时隔22年,两名嫌犯在潜逃多年后,竟然自我“漂白”,一名成为当地知名作家;另一人则在上海开办了企业。那么,湖州警方又是怎样锲而不舍追凶,将穷凶极恶的两名歹徒缉拿归案的呢?

小镇突发“惊天命案”

时间追溯至1995年11月29日凌晨,湖州市织里镇晟舍小街还处在一片宁静之中,早起的服务员小琴(化名)从附近家中来到打工的“闵记饭店”旅馆,她奇怪地发现旅馆的大门半开着,进入屋内,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扑鼻而来,小琴大吃一惊,惊恐中她走上二楼,发现旅馆的老板娘和其孙子倒在血泊之中。“啊……出人命了……”小琴吓得魂不附体,跌跌撞撞地冲出门外大声哭喊着,此时有人围拢上来,叫小琴赶快报警。

不到十分钟,织里镇派出所的第一辆警车赶到,民警立即拉起警戒线,将现场封锁。紧接着,湖州市、区两级公安机关的十几辆警车闪着红灯赶赴现场。此时,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民警进入案发现场后发现,旅馆老板闵某生、老板娘钱某英、老板孙子闵某及旅客于某峰四人被杀害。其中闵某生、于某峰死于旅馆的203房间,钱某英、闵某死于202房间。经法医鉴定,四名受害人均系被钝器击打头部致死,作案手段十分残忍。根据现场犯罪轨迹和痕迹推断,案件被定性为抢劫杀人案。当年的侦查员民警宋荣根至今还记得心里的那种难受:四条生命就这么一夜之间被残忍地夺走了。

湖州历来是座平静安宁的江南城市,谁也想不到会发生如此恶性案件,一时间这起惊天命案轰动全国。惨案发生后,湖州市、吴兴区两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迅速抽调全市刑侦骨干力量参战,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11·29”命案侦破工作。浙江省公安厅在第一时间派出刑侦专家督促并协助湖州警方破案。

“闵记饭店”是一家集住宿和餐饮于一体的小旅馆。“闵某一家在当地的人缘非常好,当年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我去到他家的旅馆,看到楼梯上全是血迹,当时全村人心惶惶,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都非常害怕。”住在闵某家旅馆附近的村民闵锦水说。

>>图1 专案组民警查阅案卷

>>图2 当年案发地“闵记饭店”旧址

>>图3 警方抓获嫌犯刘永彪(中)现场

“我们知道嫌疑人的动机,知道现场的情况,但是最难的一点在于,这个嫌疑人与受害人没有直接关系(社会联系),根本就不认识。”专案组刑事技术负责人之一、湖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徐志成回忆,22年前指纹技术还不算成熟,监控设备几乎为零。原本应严格执行的入住身份信息登记制度,在这家个体旅馆并没有得到贯彻,因此,犯罪嫌疑人没有留下任何身份信息。据刑案专家分析,此案犯罪嫌疑人的目标是劫财,并且他们的第一目标是被害的旅客,杀害旅客后,他们又“瞄”向店老板,先后把旅馆老板、老板娘和孙子三人杀害。

专案组成员日夜奋战,经过地毯式调查走访,对住宿旅店的旅客、旅店周边的居民以及织里镇周边该时段过往车辆的驾驶员等证人及可疑人员一一进行了详细询问。根据走访调查等情况,警方发现11月28日和29日在该旅店住宿的两名男性旅客有重大作案嫌疑。然而,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趁着夜色迅速逃离,仿佛“人间蒸发”。

大海捞针案件陷入“僵局”

22年前,互联网远未普及,很多事件的传播需要时间的累积,以至于现在以各种关键词检索,都找不到任何和这起特大抢劫杀人案相关的新闻报道。但在参与办案民警的记忆里,当年这起恶性案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既震惊了浙江公安,也被国家公安部列为一号督办案件,并在社会上引发不小的波澜。湖州警方面临巨大的压力,此案不破,难以向被害人家属和老百姓交代,更无法告慰被残害的亡灵!

当年参与侦办的民警陈红跃说,那时自己刚入刑队,是个毛头小伙儿。案发后的十多天,他几乎整日守在现场。当时现场工作的侦查员很多,经过对旅馆每个角落的仔细勘查,终于有了发现:一支烟蒂。“现场有一支烟蒂,‘盛唐’牌,应该是嫌疑人留下的。这种烟产自安徽芜湖。”陈红跃称,“盛唐”牌烟蒂成为专案组排查嫌犯的重要线索,旅馆女服务员也说那二人饮食习惯像皖南地区。另有目击者说看到其中一人戴着鸭舌帽,而这种装扮当年盛行于安徽一带。

>>刘永彪、汪维明庭审现场

综合以上线索,湖州警方最后圈定两名可疑旅客为安徽皖南人,遂在安徽一带展开调查。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公安机关穷尽一切手段,能做的就是摸排、指纹对比。案发半个月后,排查的工作量之大堪称惊人。陈红跃回忆,湖州警方派出多路警力前往附近多地查询指纹库。但那时,指纹对比靠肉眼识别,一个地方的指纹库可能就是一摞白纸黑纹的纸。“我几乎跑遍了安徽南部的每一个县,多的时候一天辨认几千份指纹。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我几乎印在脑子里了。”

“当时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近的上海、安徽,远的广东、新疆,很多时候没有线索,我们也要去查去看。”徐志成介绍,外地出了手法、情节类似的案子,湖州警方即派员去看“能不能并案”,可惜都是劳而无功。

随着时间流逝,可能很多人慢慢淡忘了这起案件,但是湖州警方对该案的侦破工作从未放弃,始终紧紧盯住,锲而不舍,数次启动案件侦破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遗憾的是限于当时的侦破条件和科技手段,一直未获突破性进展,此案也成为压在湖州民警心头的一块“巨石”。

重启侦破 DNA对比锁定嫌疑人

2017年6月,湖州警方再次抽调各岗位的刑侦技术人才和专家组成专案组,由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夏文星担任组长,并下设重要线索查证组、物证搜集检验组、大数据后台支援组、重点地区调查组等。专案组常驻人员15人,参与办案民警超过200人,全力以赴开展22年前的“沉案”侦破工作。

侦办期间,专案组先后赶赴江、浙、沪、皖等十余个省搜集证据资料,入户调查600余户,走访排摸2000余人。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到案件侦破中来,积极提供案件相关线索,寻找案件新的突破点。

DNA生物鉴定技术的发展,给此案的侦破带来契机和曙光。通过对现场烟蒂残留唾液的鉴定以及大量的摸排,与复杂的DNA家系比对,警方最终将嫌疑目标锁定为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的刘氏族人。已任织里镇派出所教导员的陈红跃介绍,2017年8月8日上午,他伪装成科研人员,以调查刘氏家族迁徙及当地卫生状况的名义,到刘永彪家中找其抽取血样。“他非常平静,很配合。”陈红跃说,刘永彪给他的第一印象挺斯文,“跟我脑子当中对案犯的刻画,还是有点差距的。我内心当中,这个案件的案犯,无论如何跟一个作家画不上等号。”对于刘永彪的怀疑,他内心一度产生动摇。

“其实我当时就知道了。”刘永彪说,“我看了那个白银杀人案,怎么会不知道呢?什么DNA比对,他们不讲我都知道的。”刘永彪自叹,抽血时他预感“东窗事发”,有过当场自首的念头,但12岁的儿子就在身边,让他下不了决心:“我还是没有勇气,还是有一点侥幸的心理,不一定会查到我。”等DNA结果期间,刘永彪和另一嫌疑人汪维明打过电话。“我告诉他我已经做了DNA,不想逃了。他说他也不想逃了,听天由命吧。”刘永彪说。

两天后检验结果出来,刘永彪的DNA与案发现场烟蒂上的残留唾液吻合。8月11日凌晨1点多,湖州市公安局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沈连江带领抓捕组,连夜赶到南陵县城某小区将刘永彪抓获。“我知道你们总有一天会找到我的,我等你们很久了。”当民警将冰凉的手铐戴到刘永彪颤抖的双手上时,他说道。被警察带走时,他并没有反抗。

经突击审查,警方了解到该案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汪维明在上海浦东。8月11日早上6点多,抓捕组兵分两路,赶到浦东区杨高南路一小区里抓到了汪维明。汪维明被抓获时,瘫坐在地,已64岁的他拉着刑侦民警的手,嘴里一直念叨着:“我跑不掉的,我知道,我跑不掉的……”在上海,汪维明和兄弟开办了一家投资公司,算得上是“成功人士”。

这桩特大悬案,是湖州几代公安人身上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案件成功告破后,全市公安民警为之沸腾欢呼,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一片叫好;此案的侦破是湖州公安以实际行动展现“爱党、爱民、爱警”文化的生动案例。成功抓捕的当晚,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徐加爱专门致电,向湖州公安成功破获该案表示热烈祝贺,向专案组全体民警表示诚挚慰问,并要求进一步做好案件办理工作,确保办成铁案。国家公安部对侦破此案也发来了贺电。

背负四条人命的“知名作家”

被警方带走之前,刘永彪办了一个暑假“作文班”,指导中小学生写作。他是当地一所中学聘用的校刊主编,有令人羡慕的头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刘永彪出生在南陵县弋江镇一个叫中洲的村庄。在一些村民眼里,高中毕业后的刘永彪不喜欢干农活儿,有些“好吃懒做”。许多人都没想到,他后来竟在文坛闯出一条路来。据公开报道,1985年,刘永彪在合肥市文联主办的《未来作家》期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1995年案发时,他已有一些文学作品见诸报端。几年后,他开始尝试小说创作,并自费到鲁迅文学院学习。2009年,刘永彪的中短篇小说集《一部电影》被安徽省政府授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三等奖,他成为芜湖市第一个获得“安徽文学奖”的农民作家。

此后,刘永彪先后出版散文集《心灵的舞蹈》、长篇小说《难言之隐》、历史演义小说《行者武松》等作品。2013年7月,刘永彪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当年被批准加入中国作协的13名安徽籍作家之一。

在接受审讯中,刘、汪两名嫌疑人均对22年前的那起命案作案经过供认不讳。二人是南陵同乡,也是好朋友。作案前,两人都没钱了,而汪维明之前在湖州织里打过工,所以两人商量到织里来搞钱。刘永彪说,案发那年他31岁,已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他家中除了妻子,当时有一个三岁的女儿,生活并不宽裕。按照刘永彪的解释,当年他女儿有眼疾,需要5000元的手术费,于是,他和汪维明来到经济发达的湖州织里“想法子”。

1995年11月28日,刘永彪和汪维明以旅客身份,入住了织里镇晟舍街“闵记旅馆”的一个三人房间,第二天傍晚等来了一位姓于的山东商人,与他们同屋居住,很快被刘、汪两人“瞄”上。“他做生意,又穿着西服,我们就以为他很有钱。”刘永彪说,想偷他钱时,没想到被发现,就下手将其杀害。当时他们只从于姓旅客处抢得十几块钱。而办案民警透露,于姓旅客身上的数千元现金藏在裤裆里,未被发现。接着,两人又打起了老板的主意,以退房名义把老板闵某骗到房间,再次下手。随后他们到老板房间把老板娘和其13岁的孙子杀害,并抢走了手表等物品。“抢了一块手表、一个戒指、十几块钱。”刘永彪回忆,作案后,汪维明将抢得的戒指给了他。“戒指我不敢戴,因为它是赃物,不敢卖,也不敢给老婆,后来就没有了。”刘永彪交代:“作案时,我们用的是绳子和棒槌。”

作案后,刘永彪和汪维明去了一趟上海,然后回到安徽的家中。“我们每次想到这个事就担惊受怕。”刘永彪说,自己当年一时糊涂犯下罪行,事后非常后悔“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后悔。”在他家中,办案民警还发现了一封其写给妻儿的信,信中不乏忏悔的言辞。据刘永彪自己说,这封信是很多年前就已经写好的,这22年来,自己备受煎熬,有好几次想带着这封信在父亲的墓碑前自杀。

刘永彪在被捕时,已经是当地知名的作家和诗人了。他曾在当地多家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200余万字,还获得过一定“分量”的文学奖,当地甚至为他的作品举办过一场研讨会。在他发表的作品里,其中一本书名为《水浒系列之:行者武松》。细想实在可笑,他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书中的恶虎。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刘永彪成了名副其实的作家,在当地的名声越来越大。2017年8月,他的名气以“犯罪嫌疑人”的标签抵达顶峰。想起那些血淋淋的场面,刘永彪说自己“生不如死”:“我晓得自己一定跑不掉,我盼望这一天。我现在放下了,好多了,最起码在这里睡得很好,没有噩梦,戴了手铐脚镣,精神上放松了。”

2017年8月20日,在被湖州警方抓走的第10天,刘永彪出现在央视《面对面》节目的屏幕里。他剃了短发,穿着看守所的黄马褂,说话时神情平静。他说出了当年的作案过程、案发后22年的煎熬以及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内心挣扎。刘永彪想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以警示后人,他想好的书名叫《原罪赎》。“可我现在没有资格写作了。我是死一百次都不为过的人。”沉默一下,刘永彪接着说:“我就盼着法律早给我一个了结,对我越严格越好。既是对受害者家属有一个交代,也是解脱自己。”

因超过刑事追诉期限,最高检于2017年12月29日核准追诉该案。对此案的审判,浙江省、湖州市两级政法委高度重视,由湖州市检察长出任公诉人,湖州市中院院长担任审判长,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参加旁听。“三长会审”在浙江审判工作中史无前例。在2018年6月7日的庭审中,刘、汪两人均当庭认罪。

四个无辜被杀害的生灵终于可以安息了。

猜你喜欢

湖州市湖州旅馆
湖州市庚村阳桃规范化栽培技术
My family
松间小旅馆
闯入吸血鬼的旅馆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