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剑出鞘:是什么让“老赖”们无处可逃?

2018-10-23王涵

民主与法制 2018年39期
关键词:执行局董某老赖

本社记者 王涵

“请问是李沧法院执行局吗?你们的具体地址在哪儿,我要去。”一名女子着急忙慌地说。还没等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法官回答,她便主动自我介绍:“我是董某,我要去把钱还上,怎么我现在连动车票都买不了?”

第二天,董某便来到了李沧法院执行局,将她拖欠的子女抚养费全部交齐。董某如释重负地说:“这回我可不挤那六七个小时的汽车了,我要坐动车回去。”

原来,董某2017年6月与丈夫协议离婚,每月需担负子女抚养费500元直至子女年满18岁。董某一直未按协议付抚养费,被前夫申请强制执行。

进入执行程序后,办案法官多次试图联系董某,她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借口工作忙、要出差,总之不露面也不付钱,几次之后,竟然玩失踪,法官再也联系不到她了。

按照规定,法官将董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限制高消费,在征得了董某前夫的同意后,该案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

董某一直不敢露面,躲在老家,时间久了以为不了了之了。谁知在要外出办事买动车票时,发现自己因失信限高不能买。她这才着急了,立即联系法官,要求履行义务。

近日,关于治“老赖”的电影《特别追踪》上映,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节奏紧凑,让观众大呼过瘾的同时,也对当前法院执行工作有了客观的了解。

影片中讲述的故事,都是根据青岛两级法院近些年执行工作的真实案例改编而成,以法官抓“老赖”为核心,真实反映了目前各地法院正在开展的“执行攻坚战”。

说到案例的“原产地”——青岛,近年来,青岛两级法院按照“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要求,瞄准工作的短板,内外并举,上下联动,打出了一套漂亮的解决执行难组合拳。

多方联动“限”“老赖”

青岛法院用一组组数据,将执行工作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他们不断刷新着“老赖”的名单,让失信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

2016年至2018年8月,青岛法院已执行到位金额250亿元。自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全市法院累计开展各类集中执行活动690余次,实际执结2.3万件执行案件,出动执行民警1.3万人次,拘传被执行人4537人,拘留2394人,罚款684.6万元,56617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47632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以拒执罪追究31名被执行人刑事责任。

据青岛中院执行局局长陈显江介绍,该局在2014年9月就制作了《执行实施办案手册》,2015年8月又制定了《执行审查业务常用规范选编》。近年来,青岛两级法院为推进规范化建设,不断出台、修订相关制度,就拒执罪自诉、执转破、网拍等工作均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细则。

截至2018年8月,青岛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已基本完成。联合50多个部门拦截“老赖”,仅在工商登记环节就拦截“老赖”任职1000余次,限制275家失信企业认定守重企业。与此同时,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将失信惩戒纳入诚信体系,在行政审批、考核任用、评奖优选、扶持资金、招标投标等方面对“老赖”一票否决。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失信人王某就因此差点错失评优机会。

王某为某公司负责人,公司经营一直不错,但今年年初,该公司刘某称公司未为其缴纳保险,将公司诉至即墨法院,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赔偿金4000元。法院判决支持了刘某的诉讼请求。

判决生效后,公司以各种借口拒不履行判决,刘某向即墨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曾多次找王某做工作,希望其主动履行义务,但王某迟迟没有动静。法院将该公司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并准备采取强制措施。

转机出现在今年8月,即墨总工会组织开展了“关爱职工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王某准备参选。但自己阅读参选要求之后发现,其中有一条竟是企业家所在公司无执行未结案件。王某这才着急了,立即将4000元赔偿款交到法院。

让“老赖”不想赖、不敢赖,成了青岛法院执行局的目标。

常态化行动“堵”“老赖”

自从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青岛两级法院先后开展“执行利剑”“春雷”“夏雨”“秋风”“冬暖”和“蓝色风暴”等系列专项活动, 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开展“周末执行”“凌晨行动”,有力执结一大批案件。

>>图3 镜头下执法

>>图4 凌晨专项执行行动

《青岛晚报》、《青岛日报》等媒体曾大篇幅追踪报道各法院的执行工作。

据报道,今年以来,黄岛法院的民警们,坚守150多个日夜,布下天罗地网“迎接”“老赖”。

薛某万万没想到,自己躲避多年,回老家都要住酒店,可最终还是被抓住了。

薛某是一名欠款多年、辗转多地、逃避履行法律义务的“老赖”,2011年,因雇员伤害纠纷被法院判令赔偿顾某15万余元,为规避执行,他辞去本地工作躲到外地打工,每年只在重大节日才回老家。而且,为隐藏行踪每次都是住在宾馆,五年来安然无恙。这次他故伎重施,但没想到刚办理完入住手续便被抓获。原来,黄岛法院利用公安大情报系统对隐匿行踪以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进行查控,一旦发现被执行人的踪迹,迅速出击,定点抓获。面对执行民警,薛某感叹:“哎,迟早都躲不过去的啊!”

走街串巷这种传统的执行方式效率低、效果差,黄岛法院依托执行信息化建设,提高执行效率。

“呼叫梁云学,在六汪镇大集上发现被执行人,距你不到5公里,请你速去支援!”黄岛法院执行局局长宗桂平通过指挥中心视频联络正在六汪镇政府驻地附近进行执行任务的梁云学庭长,几分钟后梁云学就与其他民警出现在了这名“老赖”面前,将正在卖鱼的“老赖”合围。

据了解,新区面积2096平方公里,如何在这么大的区域内开展集中执行活动,对执行局的民警们来说一直是个挑战。近年来,黄岛法院探索使用执行单兵系统,这一系统就是执行实施统一指挥的神经末梢,而执行指挥中心就是执行的大脑,在外出执行的过程中要求每一名,民警打开单兵系统,这样便能实时掌握执行动态,实现统一调度。

为了破解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执行乱象,青岛法院加强执行规范管理,在规范着装、规范执行行为、规范流程管理等方面提出硬指标、硬要求。

“你好,我是黄岛区人民法院执行员王传河,这是我的执行公务证,向你出示一下。”在一次凌晨执行过程中,法官在进入被执行人家中的时候,首先亮出执行公务证表明身份,然后打开执法记录仪,在镜头下执法。王传河告诉记者,这名被执行人屡次拒不履行,今天是带着搜查令来到他的家中的,要实地进行搜查,看是否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在搜查过程中,两名同事同时打开执法记录仪进行全程记录,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另一方面对执行员也是一种规范和约束。

“刁法官你快过来,我发现了被执行人的车辆!”接到申请执行人刘某的电话后,执行法官刁振华立刻召集团队民警,迅速赶往刘某所说的地点。

看到法院的警车赶来,被执行人赵某企图逃避,警车到达的时候他已经将车发动起来。

“决不能让他跑掉!”情急之下,执行民警踩足油门冲了上去,一个急停,警车刚好挡住赵某前行的道路。执行民警迅速包围了赵某的车辆,在向其出示相关证件并说明执行依据后,依法对车辆进行了扣押。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在青岛两级法院690余次的执行活动中,花式逃跑、花式耍赖司空见惯。只要你想着法的躲,执行民警们就会想着法的堵。

影视剧里“育”“老赖”

为了更好地向全社会展现法院面对“执行难”问题坚定的决心与力度,加强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在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进程中,青岛法院十分重视宣传推广和普法工作。除传统的宣传途径外,积极配合最高法院,创新性地加大对执行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力度,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了执行工作和执行法官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积极作为。

影视剧的优势在于让原本生硬冰冷的法律条文转化成了生动的剧情,将枯燥的法理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使观众在观看时可以对相关的法律问题有基本的了解,一部剧看完,可能会学习到很多法律知识点,是一次潜移默化的普法宣传教育。让普通观众看了起到科普和警示作用,让“老赖”们看了,呵呵,可能就要瑟瑟发抖了吧!

在青岛中院与最高法院影视中心合作拍摄《阳光下的法庭》后,双方再度成功合拍《特别追踪》网络大电影。在题材选择、角度开掘、人物塑造、情节设定上,始终以严肃、专业的尺度把握故事主题,在整个作品中,都严格遵从法院的工作程序及法官的行为准则,在法律专业用语、法律条文引用、法院工作程序上,都体现了专业高度,从创意到剧本,都有法律专业人员参与把关。

《阳光下的法庭》作为第一部以大法官为主角的影视剧,一经播出就引发好评。在这部剧的立项及拍摄过程中,青岛两级法院鼎力支持,积极向制作单位推送执行典型案例。

这些法治影视剧,作为向大众传播的媒介,从不回避社会突出矛盾,反而以身边最常见的违法事件为例,向观众展示以法治精神破解社会难题,突出依法治国的最新成果,坚定了知法、用法、守法的信心和自觉。

这样的挖掘角度,使法治题材影视剧具有了强烈的现实观照性,体现了艺术概括力和典型性,更体现了法律在国家治理、个人劳动成果保护、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权、保障人身自由权等维度上的庄严、神圣与不可侵犯。

每一部剧的热播,都说明了这种新的普法形式的尝试是成功的、是可以继续进行的,对观众们知法、守法、用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说《特别追踪》精彩,不如说“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打得精彩。这场仗这么打,“老赖”们还会张口闭口没有钱,死去活来不还钱吗?

猜你喜欢

执行局董某老赖
趁女子熟睡,前男友翻开其眼皮刷走15万多元
搀扶酒友双双摔倒 法院判决无错
如何叫醒装睡的人
发改委限制733万“老赖”买机票!
募捐援助白区罢工
法治社会岂容“老赖”横行
歌手张行欠债不还被列“老赖”
咸阳:30名“老赖”被追究刑责87人被拘留
英国执行局模式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