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直绿化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8-10-21彭加兴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垂直绿化政策建设

彭加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所造就的高密度人居环境的形成.特别是中心城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这些问题也受到大家重视,特别是对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的要求已经大范围试点;我们希望通过垂直绿化增加城市绿量,营造更舒适的城市环境。本文借鉴了国外的的先进经验,总结出我们当前遇到的问题,通过法律法规的建设来保障实施的质量与效果,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垂直绿化;政策;建设

一、垂直绿化现状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城市化带来的用地紧缺、高密度开发导致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承载着窗口功能的叫中心城区,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代表着整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并且能有效吸引外资,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城市口味与市民生活质量。国内目前在政策层面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相应的这些手段更多的是属于隐蔽工程,我们一般情况下很难看得见、摸得着。为了在城市有限的平面场地内,才能得到更高的绿地,国外通过对竖向空间的利用,采取空中花园、棚架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在中心城区营造出更多的绿量,既满足了生态效益,又营造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环境景观。垂直绿化国内起步比较晚,几个一线大城市先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技术措施,但总体水平较低、规模较小。

二、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究其原因,除了起步晚和基础弱之外,国内对于垂直绿化不够重视是最为关键的原因。

(一)政策不健全

在规划层面,无区别对待的一味追求平面绿地率指标,这与高密度的城市发展本身是背道而驰;根据现阶段政策的实施情况来看,更多的建设方因项目实际需求而无法满足绿地率,而不得已采取各种欺瞒手段应付,社会影响恶劣。相对于这種强制性的政策,垂直绿化的要求竟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形成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对行业的发展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

(二)缺少规范化引导

在建设层面,由于垂直绿化属于系统性工程,建筑主体结构的承载方式、材料设备的研发运用、植物品种的选择培育、维护运营的技术措施和手段等各相关配套条件落后,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引导,出现了百花齐放,各自为政的情形。

(三)推广困难

在民众认知层面,对于垂直绿化的还是一个陌生的事物,更多的还停留在原始的盆花摆放、植物攀爬的理解上;国内缺少形成规模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人们不会去深入了解垂直绿化的功能、建设的技术措施、维护的成本等,造成难以推行的重要因素。

三、法律法规建设

垂直绿化的实施和推广需要国家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德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走在了我们前面,自80年代开始,就通过立法强制推行垂直绿化,并从国家到地方,各相关行业的法律规范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协同政府职能部门与行业协会,制定国家标准,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和指南,来保障垂直绿化得以实施。

(一)纳入发展规划

纳入城市计划和总体规划当中去,能够有效推进垂直绿化建设的持续进行。通过确立发展目标和途径,制定长期战略规划,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新加坡自建国后,政府就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近几年更是进一步提出打造“花园中的城市”远期规划,其绿化覆盖率从36%增长到了52%,这取决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和长期规划的作用。

(二)强制性要求

有些国家具备完善且覆盖范围广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在远期规划的依据下,在建筑项目立项审批阶段就强制要求垂直绿化指标,并且可作为“生态补偿”的方式代替绿地率指标,通过严格的惩罚措施与健全的法制保障,引导行业的有序发展。

(三)激励性政策

因垂直绿化的效益在短期内人们难以感受到,会造成建设的积极性降低,所以,根据项目规模、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实际情况,应细分区别对待,制定一些更灵活、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激励性政策:

1、财政补贴

从经济上支持是最普遍的方式,对屋顶、墙面等符合要求的垂直绿化项目按产生的绿量进行补贴,国家和地区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进行支出。

2、低息贷款

在财政方面采取低息贷款进行援助,这种方式比直接补贴具备更大的灵活性。根据项目规模与垂直绿化的比例关系,以从简的审批程序,给予低息贷款融资等经济援助。

3、税收减免

有些国家对于雨水调蓄方面的规划非常重视,并在城市建设中征收雨水管理费;垂直绿化具备蓄积雨水、减缓雨水排放速度的功能,政策上对于符合技术要求的项目,可减免雨水管理费。

4、容积率奖励

在日本的土地紧缺情况非常突出,所以在2002年开始,就针对建设垂直绿化的项目奖励容积率,并对绿视率达25%的项目实行建筑面积、容积率政策的优惠;这在高密度开发的中心城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既提高容积率,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又能很好的处理生态环境与城市景观关系。

5、计入城市绿地面积

很多国家在法律法规层面中,将垂直绿化项目折算为绿地面积,计入绿地率;目前国内在这一政策上还是空白,也是无法提升人们建设垂直绿化的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6、纳入建筑认证制度或生态评分体系

国内目前推进的绿色建筑规范,应建立认证制度;各地试点推广的海绵城市建设,需纳入生态评分体系,因为这些项目的建设并不是单独的专业、独立的系统能够完全满足的,需要多元化的系统进行协调,对于符合指标要求和达到认证标准的项目,政府应按级别给予奖励。

四、未来发展方向

(一)政策法规——多层次有效衔接、明确目标

建立垂直绿化具体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从国家到地方推进实施。根据城市中出现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如:洪涝和干旱、生物多样性、热岛效应等,根据明确的远期发展目标,制定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城市规划,在实践中对发现的新问题进行各层次协调,实现滚动式推进。为使法规能有效落实,必须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以及各级别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衔接,在此框架基础上,从规划到设计、施工、维护的每个层次都有据可依。

(二)规范化——制定奖励机制、评价认证标准

不管是垂直绿化的政策激励措施还是评价标准体系方面,在参照国外经验和垂直绿化效益研究上,都要根据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统一的实施标准和规范条件。对各地垂直绿化需要強制实施的对象标准,财政补贴的对象标准和力度,以及评价认证标准的建设,最终达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体系,并通过不同等级的激励措施对应不同标准的项目。

(三)特色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完善政策类型

在法律法规层面,国内可借鉴国外实践经验进行优化,根据当地城市财力、环境条件、建设和发展情况,增加符合需求的政策类型,并针对性地灵活使用激励方法,在保证法律法规能长期有效实施的前提下,让政府、建设方、业主具体适当的能动性,完善已形成的政策框架,同时形成符合当地特色的政策标准,能够更有效地缓解面临的各种生态问题。

(四)效益化——提升效率,满足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未来的城市发展必然朝着高密度、集约化方向倾斜,然而垂直绿化要适应这种发展就必须具备效益化的功能。一方面通过规划层面的指引,标准体系的建设,促进行业技术研发及生产经营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其次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垂直绿化的综合效益和生态效能;利用新的设计理念如“城市空中菜园”、“城市垂直农场”等手段,与农业项目相结合,增加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创造科普教育场地与景观立体体验。

(五)信息化——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强调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包括政策公开的技术支援两个方面。通过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以网站、移动设备APP等形式组建技术咨询、信息公开平台,并常态化组织宣传推广活动;采取植物认领、科普教育、场地租赁等方式强调公众参与,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体验;为使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准确,须保证政策的公开透明,同时要拓宽市民参与的渠道。

五、结语

国内垂直绿化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法规层面是阻碍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内的垂直绿化整体水平相对滞后,且各地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同,发展严重失衡,难以保证行业政策的长期实行。以国外经验为基础,针对国内发展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国情的政策法规,推进行业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1)稳步建立完善的垂直绿化政策体系,从国家到地方各层次确保强制性、激励性、援助性政策的全面实施;

(2)推进行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的发展,健全认证标准和评价体系的整体性和有效性,达到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阶段有具体依据;

(3)充分结合地域特征,发挥能动性与特色化、效益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地补充激励性政策类型,利用先进理念和技术,满足垂直绿化的综合效益并保障一部分经济、社会需求,符合科学、艺术、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猜你喜欢

垂直绿化政策建设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寒露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