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西方规划理论看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转型与发展

2018-10-21王海洋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

王海洋

摘要:上世纪60年代西方思想理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不同类型的思想理论系统不断地进行碰撞和融合,并在时代的推动下绽放出光彩,尤其是现代主义规划理论等成为了这一时期思想发展的代表。而我国在近30年来的改革过程中,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环境改善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需求在不断减弱,因此我们需要依据不同的发展需要开展城市规划的转型和发展。

关键词:西方规划理论:我国城市规划理论;转型: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末,无论是从城市化的进程还是城市人口增涨的速度来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处于世界前端。而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在时代限制的环境下,城市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革。主要由于我国城市发展深受前苏联理论影响。为了理清这一脉络我们必须从西方规划理论人手,了解我国近些年来的发展规划进展,从而为我国在新时代的城市规划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简述西方规划理论

(一)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它的系统内容主要是通过一个“封闭系统”来构件城市规划模型,然后依据大量的模型进行工作,简单、直观的连接城市变化发展的趋势和进程。这一理论观点认为,城市的发展变化是以线性特点为基础的,它能够直观地预测出城市发展的变化行为。随着不断的发展这一理论又衍生出了复杂系统理论,这一理论则认为城市的发展是具有复杂性的而且非常的没有规律,其在未来的发展行为是无法进行预测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结论一致被怀疑和否定。学者们认为,城市发展规划不应该处于封闭的环境中,它必须要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同时城市的规划发展与科学内容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科学内容是在不断的求证和验证的过程中前进的,但是规划却是将一些现有的内容进行改变的过程。

(二)理性规划理论

这一理论又被称为“作为设计的规划”,它出现于西方战争时代之后。这种思想理念更加贴近于“工程师”的角度,借助科学和客观的认知方式来对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但这种理论从未缺少批判,有些人认为城市的规划应当和政治内容连成一体,而不是与政治相分离;同时还有人认为这种理论过于理性;甚至有人认为这种理论过于理论和学术,忽视了人的主观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理论

这一思想理论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该思想的提出人是(Harvey,D),在他的理论中认为城市规划应当作为客观现实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反映,它是一种建立在“公共利益”上的资本利益。所以通过城市规划,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本利益对公众的把控。因此在进行规划时更加倾向于贴近市场发展的需求。

(四)新右翼规划理论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市场发展导向以及政府介入的规划指导的结果下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新型”的理论,是由于英美法三国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都使用了这种经济理论发展模式。这种理论在研究中被分为两种不同的倾向。

1、自由主义

这种理论坚持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也是城市发展规划的主导。所以要进行城市规划首先应当弄清楚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但是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情况并未表现出与“邻里效应”的相关性,因此无法证明其正确性。这一理论的关键词有个人、市场安全、规划等。

2、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多认为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有通过政府的介入和管理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城市的管理维持好社会的发展秩序。在这一理论中主要围绕着包括权威、服从、等级以及秩序等相应的关键词。

无论是哪种倾向的理论都应当在城市发展规划中,通过一定的手段来使城市和市场发展需求相契合,而不是通过规划来干扰和妨碍市场。

二、我国的城市规划

在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贸易契机,通过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世界加工厂”来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进行融合。而以空间区域作为划分,我国东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更加优越,通过不断地发挥我国劳动力的优势特征,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获得了快速的增长,同时也为推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提供了保障。就近些年来的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我们在城市规划发展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呈现出了自有的特征。

(一)应对经济发展的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我国城市规划的思想出现了转变,主要是围绕着城市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尤其是对城市后期的扩张、开发以及新城区的建设规划方面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1、工业园区的扩张

打造一系列配套设施完备的开发区项目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首要内容,它是城市不断获得发展快速扩张的保障,甚至超出了城市发展的势头。

2、建立土地市场

将土地作为资产项目进行重新分配,能够提高资本的嬗变效率。使地方政府能够有更多的资本展开融资,不仅可以积极地推动区域经济的收入,同时也能够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最重要的是还可以使城市内部的地貌和构成出现巨大的变化。

3、特殊的土地制度

通过特殊的制度体系,能够使一些商住用地获得更高的溢价,并且能够使政府为工业用地的资本进行补贴,实现了一定阶段的平衡。当然这种制度也带动了城市快速发展的速度。

(二)应对区域竞争

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城市间的区域化竞争不断加深,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稳定城市区域发展变化的速度,政府增加了调控的力度,实现了以城镇群为单位的发展规划。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城市化发展的统筹布局,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改善型规划

为了应对人们不断的需求变化,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我们一改往日“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積极应对居民对城市服务和公共设置的服务需求。包括城市绿地建设、污水处理、自来水引入、天然气引入、人行道路铺设、公园建设、住房建设等内容,旨在提高城市化的建设水平,同时改善城市人口的生活环境。

三、关于转型的思考

(一)应对转型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要将经济发展进行调整,主要包括出口导向转向内需,投资导向转为创新,生产导向转为消费导向。而对于城市发展规划来说,就是通过经济的转型带动空间的变化,满足城市人口生活需、消费、娱乐、休闲的不同需求。

(二)应对社会治理

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公众意愿起了非常大的决定性作用。这体现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社会利益之间的博弈,但是在城市规划时最终还是会以公众利益为主,确保城市内部各个阶层的人口获得基本的保障。

(三)应对城市分化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的到来,这种快速涨幅的时期已经结束。而有些城市也必须要面临这种增长期后的回落。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就必须要依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城市规划空间更加的科学合理。

四、结语:

我国城市规划的早期完全是在西方规划理论的影响下推进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了自有的特点,因此在不断地转型和变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不同关系之间的平衡,增强相互之间的合作性,使城市的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当然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发展不仅与经济,基础建设相关,还涉及到生态环境、民生等内容。所以城市规划的工作不能局限于城市建设中,更应该站在城市、经济、社会的整体规划角度出发。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