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嵌入城市网格

2018-10-21张翌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步行街号线空间

张翌

摘要:龙华1960地块(绿地缤纷城)项目经多年的设计与建设,终于2018年初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参与其中的设计师,作者回顾了设计历程,提出设计大型公共建筑不仅仅是针对建筑物本身,除个性外观之外,其交通、公共空间的组织职能,将为解决城市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字:精明增长;可持续发展;建成环境;密度;TOD的发展模式;紧凑设计;多孔性空间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城市空间的现状

截止到2017年我国人口数量为14.05亿,占全世界人口的18.82%(2017世界人口报告),2017年平均城镇化率达到57.36%。上海是中国的第二大城市,常住人口2419.7万,城镇化率达到87.6%,已经比肩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高速的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城市问题日益显现,人口、产业和空间承载力,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既有的城市中心区空间承载力有限,为解决容量问题,城市不可避免的向外水平扩散。

有一个现象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在空间需求高涨的同时,城市正在不断的郊区化,土地利用效率反而下降。伴随而来的,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市民出行方式的机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不得不转向为汽车出行、停放提供便利。据最新调研,上海的机动化的出行比率约为29%,高于全球平均,而在世界之都纽约,这一比例只有24%。由于公共服务资源的相对稀缺,普通市民不得不涌向少数的核心区域,在这些区域周边就产生了交通压力。随着落差的显著化,交通拥堵情况日盛,通勤耗时也不断提升.。

此外,喧嚣高速的交通不仅割裂了地块、打断了人行环境、产生了大量消极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尾气污染,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事故的高发;总而言之,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居民的城市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很快,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描述的场景将会在我们身边上演。

二、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探索

其中原因很多,其一就在于本应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居住、生产、贸易、文教)被人为地拆解、分别放置到了专门的地方,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域,也就是所谓的分区规划制。单一的土地利用也并非负面,把不兼容的功能分离,以确保健康生活、高效运转,它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城市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土地出让制度、开发模式等诸多原因,那些本来兼容的功能也被分隔开来,出现了成片的住宅却缺乏商业配套和文体娱乐的情况,或是偌大一片商务贸易区,无处解决白领们的就餐、休憩的需求。

另一方面,用中大运力的公共交通形式替换现有的私人汽车,提高运输效率,也可以减少交通量从而改善道路拥堵情况。这种解决方案,可以有两个抓手:其一是尽可能的将出行需求聚集在公交站点周边,以发挥大运力、长距离交通工具(如轨交、BRT等)的绩效;其二是通过优化的设计,提升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提供换乘便利性,以提升个体出行体验。

这种开发模式的案例,也较多的出现在其他高密度地区(如北美、日本)。归纳起来,这是一种以交通为引导的开发模式(TOD),有三个重要特征:利用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线路导引城市扩张的方向;通过公交站点周边土地的混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形成用地紧凑、功能均衡、环境宜人的城市生长点,从而共同支撑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达到精明增长、公平的开发的模式。

相似的,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也正向着由中心圈层式发展向多核心协同的方向演进,区域核点心更多地与枢纽节点型建筑(建筑群落)同构发展甚至融合。下文就以作者参与的龙华1960地块项目为例,通过分析其间采用的设计策略和方法,将综合体建筑嵌入城市交通网络,与城市公共空间整合并成为其一部分,达到资源配置的最大绩效。

三、工程实践分析

(一)城市区位及开发定位

龙华1960地块项目位于徐汇滨江最核心板块,整个基地北至龙华路、南至瑞宁路、西至阳光路、东至东安路。项目基地西南方至上海南站约4公里,西向距徐家汇中心区2公里,北向距静安寺约5公里,东侧紧邻2010上海世博会浦西片区,交通便利、环境舒适。规划定位打造动态与静态并存的“城市客厅”,为现代多功能都市滨水区整体开发服务的品质生活中心。

(二)优势与挑战

龙华路为城市主干道,交通量大,对周边地块形成明显的割裂效应。区域内虽有船厂路正大乐城、凯宾斯基酒店等高新项目,但由于步行到达困难,地块间很难形成联动。

上位条件中,规划道路从地块内穿过,将整个地块分为南北两个街坊。地下南北方向上轨交7线贯穿而过,西北侧龙华路侧连接有轨交12号线,西南阳光路与龙华路交叉处规划有公交巴士枢纽。用地性质多样,P1~P6分别为商办综合用地、住宅用地、幼托用地、城市区域变电所用地、公交站点用地。

由于地铁区间的保护要求,对于1960地块的开发限制重重:7号线地铁站体建设时对上方物业开发除4颗柱位以外,几无任何荷载预留;同时尚有多处活塞风井、机电设备、疏散设施侵入到地块内部;7号线5、6号出入口更是直接开设于地块中部。

另一方面,东安路和龙华路交接处为7号线和12号线的换乘站,也是越江7号线的浦西的第一站,建成后预计日人流量将达百万,将为商业开发带来足量的人氣。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功能集甲级写字楼、高端行政公寓、亲子教育、特色休闲、时尚零售及临江豪宅于一体,同时配置公交巴士枢纽站、imax影院、地铁博物馆等多种功能。项目的开发体量如下:容积率4,商办面积约30万平方米,限高80m,建筑密度45%。

北侧设计为多层商业建筑,屋面形成2万平方米的城市开放公园,为上海之最。其上,安置两栋办公和一栋行政公馆塔楼;北侧街坊设三层地下室,局部设置夹层。地下一层及其夹层空间配置商业业态,与7号线站厅平接;地下二层设置12号线联通口;地下三层为机动车停车库,配置人防单元;南侧街坊为豪宅区。

(四)设计目标

1、价值目标:

通过混合利用、高强开发来提升土地价值;

2、活力目标:

打造多公交系统的换乘系统,弱化私家车到达的需求,为步行者创造便利、舒适的建成环境,来鼓励市民的穿越,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积极化;

3、可持续目标:

丰富的业态、多样的空间营造,建立区域核心,吸引周边的市民参与;同时项目自身完善的业态配比,各组成部分可以互为支撑,以提振开发回报。

(五)设计应用策略

1、建筑体量落位与城市区域发展同构化,步行街与城市景观廊道双赢方案

传统商业建筑的设计手法,是将一个大盒子放进地块内,然后在里面配置店铺,挖掘中庭。而本项目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沿周边市政道路布置最大的建筑体量,连续完整的大屋面不断地向内侧中轴(7号线过境区间上方)倾斜,形成了峡谷状的商业步行街区。纵深400米长的步行街具备清晰的指向性,串联起了南北两个地块,也形成导向滨江景观的城市视廊。

创建开放式的步行街,是设计化解上位限制条件的重要策略。设计运用建筑和景观手法在两旁安排富于层次的建筑空间,配合丰富多彩的小品以及富于变幻的水景、节点广场的编排,自然形成了移步易景的景致,人行其间,趣味盎然。

2、建筑动线嵌入城市公交网络(由公交枢纽扩展出来的交通网络)

另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处理地铁7/12号线以及公交枢纽交汇所带来的海量过境人流与项目自身动线的关系。

平面规划中,峡谷步行街形成贯穿南北街坊的主动线,另一条相对活泼的动线,由北侧入口广场发端,呈弧形切入地块中部,并向南侧延伸。其间设置竖向交通,可以上至绿化屋面。

东西方向上,以16.8m的商业主内街进行连接东西两侧的轨交站厅(B1)及公交枢纽(L1);与之平行间隔约50m,又另设一条副街,沟通办公塔楼与峡谷步行街。这两纵两横的街道体系,结合中心广场,构建起了一个开放性的网络状步行街区。

地下商业设施与轨交站厅通过开敞的水体景观相连接,出站人流迎着led天幕由自动扶梯向前行进,将不自觉的进入街区的中部。

中心广场上覆通透的雨棚,空间上贯穿B2层至14层天空,不仅将自然采光通风引入建筑内部,同时还有机的组织了多种性质的人流动线。商业人流可沿自动扶梯回旋而上,经过零售空间,可到达14的imax影院;休憩人流可由景观电梯到达起伏的绿化屋面;一组提升高度达30m的飞天梯,可将办公人流直接送达到位于屋顶草坡之上的玻璃体空中大堂;此外,P+R人流也可经由下行的扶梯到达地下停车库。

3、多孔化的建成环境实现了高可达性、高可视性,商业与公共活动立体化、多样化

无疑,覆盖了整个地塊的绿坡是本项目的吸睛亮点。设计运用都市景观的手法,还原了一个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山水综合体,给市民带来别样的人文空间体验。蔓延起伏的屋顶草坡覆盖了整个地块,由峡谷步行街向两侧翘起上升,至东西两侧为最高点。面向步行街,草坡局部翻起,错落通透的老虎窗,露出了别致而通透的对视场所。这极具开放性的立体空间,现已成为了市民公园,人们可由多种方式方便的从不同方向进入其间。

4、风景上的集约开发

建筑设计对于环境保护的考虑,不应仅仅停留在采用节能减排的措施上。更是有效地发掘地块的潜力,寻求本体与周边功能设施的联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的实用性和建筑的经济性。

南侧街坊为高端住宅,享有最充分的日照资源,同时也享有安静的滨江景观;行政公馆塔楼布置于北侧街坊最东端,向东便于观赏江景,向西南,可以欣赏到整个项目的屋面绿景;两栋办公塔楼对角错位式布置,获得了最大化的景观视角。底层各有一遍直接落地,共享的阳光路一侧的办公专用落客区,巧妙地避开了商业展示面,同时又保持了便利的通达性。

在塔楼的设计策略上,并未寻求奇特的建筑造型,而是将空间灵活性的最大化放在了首位。通过理性的设计操作,将安全合理的结构体系融入了高效使用的平面,实现了规划条件下的最大开发强度。

5、公共空间体现个性差异性,文化要素的植入不可少一信息核

开放空间的组织模式,造就了独特的空间体验,建筑形式元素也是打造话题性地标的必要条件。

本项目设计在峡谷步行街的中间位置,配置一处视线焦点,利用预留的4颗柱子,形成飞碟状的信息核(eyestop)。其外观采用了鳞片状的金属板与光洁透明的玻璃按参数化拼接而成,室内空间被赋予了地铁博物馆的场所功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网红打卡目的地。

四、设计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建筑空间模式转型以承载现代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强调建成环境、人性化的场所体验、鼓励公共交通、优化慢行系统的建设,不但有助于商业开发项目的盈利,同时对于市民出行方式的改变、城市公共空间的积极化,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人口、空间、交通矛盾凸显,生态环境退化等多重压力,如何实现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成了大城市所面临的大挑战。这需要城市管理者、设计者、建设者、运营者、使用者共同的智慧与努力。龙华1960地块项目在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及规划设计上,做了一次有益探索,希望其采取的设计策略、前期预期与建成效果的对比验证,可以为同类开发建设提供借鉴帮助。

猜你喜欢

步行街号线空间
空间是什么?
商务部:确认5条步行街为全国示范步行街
创享空间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问路
QQ空间那点事
步行街23号
空间
快乐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