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2018-10-20林仁江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效创新思维

林仁江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试着从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出发,提出有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构建高效课堂,取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效

构建高效课堂,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的投入中,取得教学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综合发展的最大化,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试着从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出发,提出有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构建高效课堂,取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创新思维源于有效的准备

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起点是收集和整理信息,储存必要的知识和经验。这个积累的过程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爱迪生为发明电灯,所收集的有关资料据说有200本笔记,多达4万余页。因此,就整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而言,有效的准备,收集和整理信息,仅仅是它起点的第一步,但是这一步却非常的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收集和整理的信息可分为:解决问题所需的必要信息、解决问题所需的相关信息、其它信息等等,最后可以以文字或者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丰富有效的信息是学生探究学习、想象创新的资本,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好习惯,使学生储存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创新思维酝酿于有效的碰撞与冲突

我们都知道很多创造者都经历过疯狂思维状态。比如非常熟悉的牛顿煮手表、安培不识家门口以及黑格尔一天一夜站在同一个地方思考等等故事。这都充分说明,要培养创新思维,都离不开长时间的有广度有深度的思维碰撞与冲突。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应当适时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时刻处于有效的思维碰撞与冲突的状态中。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设置“一题多解”的题目,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这样就可以逐渐改善学生思维狭窄的状况,让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活动当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练习,所谓开放性练习是指一个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或者有多种解法,因而它的解题策略也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时我们可以设置如下的综合性练习,“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角被盖住,只露出一个40度的角,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按角分,那么这个三角形可能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呢?”

三、创新思维生成于施问、质疑与猜测之中

在数学的创造发明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灵感现象,人们恰当地把这种灵感现象的出现称之为顿悟,学生在长时间的思考和酝酿后,思维常常会突然进入“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境地,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但是,灵感的出现是以长期思考或过量思考为基础的,没有苦苦的思考,灵感是决不会到来的。创新思维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的确是比较高的要求,但是我们依然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有初步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师,这个时候应该创造时机和机会,引导、点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

1.巧“施问”

一个思维灵活的人,遇到问题时,如果从正面方向经过反复分析和思考得不到结果时,他会灵活地尝试从反面方向进行研究,以期寻找到合理的答案。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多思,多问,培养学生善于打破常规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此时学生出现思维“中断”,或者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

比如,在教学完“圆的周长”后,我设置了如下一道求半圆周长的拓展题,“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纸,在它里面挖一个最大的圆形,然后把这个圆形剪成两个半圆后,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先是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小组长汇报求解的过程和结果。此时学生开始认真思考起来,渐渐地交流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但是汇报的结束令我不是很满意,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讨论出结果,就出现了思维怠慢的情况!于是我就中止小组汇报,接着问同学们:“半圆的周长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的长度你能求吗?”这个问题提到点子上,问到了关键处,使学生们的思维“豁然开朗”,同时也掀起了课堂高潮的气氛,使他们更加认真地思考和积极开拓!

2.勇“质疑”

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需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疑问,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源于对苹果落地而产生的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没有质疑的思维是缺乏创造力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质疑氛圍,使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智,智生灵感!

比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在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后,请学生质疑,这时就有学生提出疑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不是一定要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才能推导出来?”面对这个问题,教师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下节课,我们一起通过剪、摆来研究好吗?”到了下一节,学生认真剪、摆,把圆剪拼后摆成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并相应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由此可知,质疑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励“猜想”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伟大的力量,灵感很多时候诞生于猜想。因此将猜想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开拓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猜想、尝试、探索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使命!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各年龄段和学段的心理特征,把握好数学概念的教学和言语的培养;其次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好习惯,使学生储存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最后适时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碰撞与冲突的状态之中,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施问、质疑、猜想等等)来激发学生的灵感,促使创新思维的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普通心理学》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创造学理论与实践》姚凤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1日

3.无意识思维中的顿悟.王思俭《中学数学月刊》1998年11期

4.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思维能力.朱伟坤《小学数学教育》2010年第6期

(作者单位:东莞市清溪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高效创新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