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产业是榆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8-10-20李美林

炎黄地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途径

李美林

摘 要:榆林市作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导致地表塌陷、地下水渗漏、林木枯死、土地沙化生态环境问题加剧。致使60多年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果面临威胁,而补救和恢复却异常艰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提出了林业生态产业发展是保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使林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 林业;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途径

前言

榆阳区虽然几十年来在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方面取得巨大成效,但整体上的生态系统依然是很脆弱的。因此,在搞好自身生态建设的同时,寻找一条可以让农民稳定收入、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化道路,对整个榆林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林业产业发展成果

榆阳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过渡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到解放前夕,区内林草植被几乎破坏殆尽,全区570万亩荒沙,仅残存以沙柳、臭柏为主的天然林19万亩,林木覆盖率仅为1.8%。建国后,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下,榆阳人民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北治沙,南治土”的植树造林运动。改革开放,榆阳区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十万亩大扁杏基地建设等生态惠民工程,扎实有效做好林业资源管护工作,全市森林资源总量实现快速增长,至2010年,榆阳区林地面积达到6.74×105 hm,占总面积的79.5%。森林覆盖率达到45.43%。南部山区104.4万亩面积的水土流失区,得到有效控制;北部风沙区570万亩荒沙全部达到了固定和半固定,“沙进人退”的历史正在变为“人进沙退”的现实,生态环境建设处于前所未有的局面。

2.生态环境面临的困境

榆阳区作为矿产资源基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及煤碳资源等,且煤埋藏浅、易开采、煤层厚。1999年以来,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也引发了矿区周围地表沉陷,植被破坏,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和地表沙化严重等生态问题。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破坏往往是轻易或者是不自觉的,而补救和恢复却异常艰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保护榆阳生态建设成果,平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冲突,已成为目前影响榆阳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3.生态产业是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3.1 大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榆阳区在以能源开发为前提的能源基地建设带动下,榆阳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而榆阳的农民年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却始终低于全国农民平均年收入水平。研究和解决榆阳“三农”问题,是摆在榆阳区这个经济增长率超常规发展地区最大的社会课题。

榆阳区是榆林市政府所在地,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接壤地带。境内有粮食作物3类、21种、126个品种,草本植物60多种,木本植物40多种,栽培作物79种,羊子饲养规模居陕西省前列,猪、鸡、牛的饲养也初步形成气候,已建成全省畜牧业基地和舍饲养羊示范县区,极具特色的农副土畜产品为生态产业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四大农业主导产业---玉米、马铃薯、羊子、生猪都处于低利润原料出售的现状,与产业化开发可以得到的实际利润相差甚远,为生态产业开发提供了极大的利润空间。因此,大力发展林果、林牧、种植、养殖等林业生态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生态产业除具有按生态经济原理和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生态功能的基本特征外,其物质、能量、资源的多级利用,主要体现在生态产业链的延长和沿伸,特别是食物链在生态产业中的应用。延长产业链,最大限度地进行产业研发,让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增值效益,也是当前生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如榆阳区目前广泛用于水土保持的沙棘,其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榆阳现有沙棘资源40万亩,利用沙棘为原料进行深精加工能提取沙棘油和藥用沙棘黄酮,其产业链延伸的经济价值能提高数十倍甚至近百倍。

大扁杏,富含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糖分以及人体所需要的磷、钙、钾、铁等物质。既可生食,亦可制成杏仁霜、杏仁露等多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和饮料。榆阳仅东南山区就有大扁杏产业基地10多万亩,均处于盛果期,大扁杏亩产杏仁50斤上下,是农业产业开发、产业链增值的最好事例。

因此,要发展生态产业,扩大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引导广大农民延长产业链,逐步进入生态产业的流通领域,介入生态产品深加工的环节,分享生态产业带来的巨大利润,这是生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大大加快榆阳解决 “三农”问题的步伐。

3.2 生态产业,是榆阳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建设榆林特色生态名市,是榆林市“十二五”规划确立的重要内容,榆阳区做为这一规划施行的主阵地,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数十年坚持“南治土、北治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榆阳北部风沙草滩区已初步形成了“林灌固沙-固沙培地-培地种粮-粮农促牧”的林灌农牧复合经营生态农业模式。

南部丘陵沟壑区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狠抓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已基本上做到土不下山,水不出沟,年入黄泥沙由建国初期的5.3亿吨降低到1.9亿吨。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工程极大地刺激了广大农民的坡地退耕种草积极性,初步达到“林草增种-牧业增值-粮食增产-水保增效”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镶嵌式”生态农业模式。

4.结论

建设绿色生态名市是榆林的战略抉择,也是榆阳的奋斗目标。只有生态产业化开发才能够达到既要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目的。从生态产业发展的内涵来看,生态产业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三农”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政府在产业开发上必须给予政策保护、市场需求、科技支撑、投入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榆林市榆阳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榆林科技.(2004).3

[2]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陕西省榆阳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2006年).

[3]姚良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绿色科技.(2011).8

猜你喜欢

林业可持续发展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洋县林业大发展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