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颜色效应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018-10-20李兰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智力活动一节课教具

李兰芳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颜色在人心理上产生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往往使人心情愉悦,产生兴奋的情绪;而蓝色、绿色等冷色调,会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覺。更神奇的是,颜色还影响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如浅黄色、草绿色能提高智力活动水平,淡绿、淡蓝易于消除大脑疲劳,使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而棕色、褐色则使智力活动水平下降;深红、深黄则会给人脑强烈刺激,使人脑即时兴奋但随后便抑制。

人们把不同颜色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不同影响的这种现象称为颜色效应。

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故事说明了颜色效应对人们学习、工作、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据说,有一家颇有名气的茶馆,为了招揽顾客,增加收入,将馆舍装修一新,将原本黄色的墙壁粉刷成淡蓝色,并添加了不少山水画和名人字画。这样一来,每日茶客满座,显得生意兴隆。谁知月底结账,营业额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老板百思不解。后来,有一慕名前来品茶的大学教授为其解开了疑团:淡蓝色的墙壁,加上绿色的山水画,白底黑字的名人字画,给人悠闲雅致之感,这使茶客在不知不觉中延长了在茶馆滞留的时间,从而减少了客流量。所以,虽然天天客满,但实际上光顾茶馆的人次减少了,营业额自然就下降了。

这给广大教师一个启示,要了解不同颜色对学生心理、情绪和智力产生的不同影响,重视学习环境中颜色的选择与组合,使之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心理,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第一,重视教学中多媒体及其他传统教具的色彩选择,并适时呈现,提高教学效果。

在一节课的开始时,多媒体屏幕上所呈现的颜色应以能稳定学生情绪的冷色调为主,这可使学生从课间的兴奋状态中安静下来,并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到一节课的中途,学生的注意力可能会出现一个不集中的时期,此时教师可呈现给学生以暖色为主的教具,使学生消除之前的疲劳。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教师应呈现以深红、深黄为主的教具,使学生得到强烈刺激,即时进入兴奋状态,并在课的结尾时再形成一个教学高潮,使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巩固当堂知识,圆满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一节课中教具色彩总的呈现原则是由冷向暖,伴随着的是学生情绪的由稳定到活跃。即使是教学中用传统的粉笔板书也要在一节课中的不同时间段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呈现,从细节处来调节学生情绪,使学生能在一节课中时时都能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第二,注重教室文化氛围布置的色彩,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有些班主任,为了能使班级文化氛围更浓,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将教室布置得五颜六色,四面墙壁上出现多处山水画、名人像、格言警句……这很有艺术性,但忽视了科学性,所以往往起不到积极作用,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教室内所选颜色不科学,就会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活动,影响了学习效果。

有关研究人员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对颜色的偏爱不相同。

所以,教师在布置教室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等特征,将教室布置成既美观大方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智力活动水平的学习场所。

第三,教师要注重仪表打扮,不给学生不良的色彩刺激。

教师是知识和教养的化身,教师的衣着打扮要自然得休、美观大方,不追时尚,不摆阔气,这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促使学生以积极心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如果一个教师浓妆艳抹、穿奇装异服,这很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分散注意力,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师要能根据冷暖色搭配的原则着装,要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第四,班主任在对不同问题学生做思想工作时要选择好不同色彩的场所。

针对那种正在冲动中的学生,要把他们带到蓝色、绿色等冷色调为主的场所进行教育,容易让他冷静下来;对那种缺乏动力,学习没有活力的学生,与他们交流时则可以多选择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为主的场所,这样的教育效果或许会更好。

颜色作为影响学生情绪,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得到教育者的重视。如果广大教师能够认识并重视颜色效应,积极利用它为我们服务,那么定能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智力活动一节课教具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托马斯的一节课
浅议情商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分析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