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良是内心深处的平等和尊重

2018-10-20闲林

中关村 2018年7期
关键词:行礼搪瓷施舍

闲林

傍晚带孩子散步的时候,我又看到了天桥上那位乞讨的老人,六七十岁的样子,满脸皱纹,穿一身破旧的棉服,坐在地上,用瘦弱的手臂举着一个搪瓷缸,对过往的行人不停的行礼。我知道他是一位职业乞丐。

大人看到的世界,孩子未必能明白,儿子看到乞丐很好奇,但又不敢走进,一个劲儿的问我:“那个爷爷在干什么?”我告诉他,那是乞丐。

“什么是乞丐?”对于不懂的事物,他都喜欢问清楚。

“乞丐就是不劳动,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

儿子又问我:“他们为什么不劳动?”

我说:“他们太懒了。”

儿子说:“刚才那个爷爷不懒,也很有礼貌,他给每一个路过的人行礼。”

我说:“那不是虔诚的行礼,那只是在博取别人的好感与同情,所以,这种行礼就好像骗人一样。”

儿子似乎无话可说了,但小面子又下不来,非常生气的跟我说:“妈妈,你一点儿都不善良。”

孩子说的似乎有道理,在这个充满伪装与欺骗的世界,我们柔软的内心越来越生冷坚硬,随时准备着戒备、质疑和排斥。

为了让儿子认清世界真实的面目,我开始有了些私心,鼓动他说,“你可以过去和乞丐打个招呼。”在我笃定眼神的注视下,他终于走过去,怯生生的问:“爷爷,你为什么不回家?”

老人瞅了我一眼,又看看我儿子,生硬地说:“我没有家。”

小家伙又接着问:“那你的家呢?”

这个问题似乎让老人很不高兴,他漠然的盯着我,脸色阴沉。我赶紧拉着儿子走开了,当然,走前没忘了拿手机扫了一下搪瓷缸上的二维码,支付了五块钱。

过了天桥不远,我开始给儿子讲《伊索寓言》里《农夫和蛇》的故事,狠狠卖弄了一下大人学问和优越感,又借机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经验课,比如告诉了他什么是好心没好报?什么是欺骗?

我的故事讲完以后,儿子并没有太大反应,而是问我:“那个爷爷骗了我们什么?”

我说:“他骗了我们的同情和善良。”

儿子摸着小胸口说:“可我的善良还在啊。”

我有點儿词穷理屈,强调说:“反正他用他可怜的外表骗了我们。”

等我和儿子散步回来的时候,乞讨的老人还在那个地方,儿子小声跟我商量:“妈妈,我想去给那个爷爷一个拥抱,可以吗?我觉得他不光需要钱,还需要我们的爱。”

我问:“那个爷爷身上的衣服好脏,你不怕上面有病菌吗?会传染的。”

儿子的小心思似乎有些矛盾:“可是,就抱一下下,也会传染吗?”

我点头:“他是乞丐,你不要去理他。”

“乞丐跟我们不一样吗?”

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已经超出了我能回答的范围。乞丐真的跟我们不一样吗?那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我们的社会地位?明明这些都不是关键因素。乞丐也是我们的同胞,我们身上同样流淌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血脉。他际遇不好,需要以乞讨为生,我想,这并不是他自己主观想选择的路,儿子的问题真是让我有些迷惘。

儿子一向是行动派,在我还在疑惑和思索的时候,他已经跑过去了,他小心翼翼跟老人说:“你需不需要一个拥抱?”

老人似乎并没听懂他稚嫩的童音,只用一双饱含沧桑的眼打量他。

我赶忙上前拉住儿子,“走吧,爷爷听不懂你的话。”

他却执拗的挣脱我,“爷爷没有家,他会冷,需要我的拥抱。”

我告诫他:“你的拥抱不是火炉,不是食物,不是任何东西,没有用的。”

“但是我的拥抱很温暖。”不等我再次拽住他,他已经扑到老人身边,用白嫩的小手勾住老人的脖子,在他满是皱纹的脏兮兮的脸上蹭了蹭。

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出的亮光,他像个孩子一样,手足无措地在旧棉衣里胡乱摸索,好半天才摸出一片脏兮兮的卫生纸去擦拭眼角的泪,然后又紧紧抱住我儿子,那一瞬间,我自己竟然也泪流满面。

原来,一个简单拥抱可以让一名职业乞丐感动得老泪纵横,原来一点点温暖,就可以让寒冷的季节绽放温馨。

原以为,面对乞丐,我们施舍一点儿钱就做到了善良和怜悯,但孩子用他天真无邪的举动和简单直接的行为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善良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内心深处给予的平等和尊重。

猜你喜欢

行礼搪瓷施舍
嗟来之食
吟啸徐行,一见倾心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渐渐——搪瓷碗灯具设计
搪瓷缸
The Circus
奉献与施舍